楚筵辞醴 chǔ yán cí lǐ
1. 拼音:chǔ yán cí lǐ
2. 意思:指汉代楚元王因穆生不嗜酒,为其设醴酒,后楚元王之子即位,忘设醴酒,穆生遂辞官离去,比喻因礼遇渐衰而辞去官职或离开。
3. 出处:出自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初,元王敬礼申公等,穆生不嗜酒,元王每置酒,常为穆生设醴。及王戊即位,常设,后忘设焉。穆生退曰:‘可以逝矣!醴酒不设,王之意怠,不去,楚人将钳我于市。’遂称疾卧。申公、白生强起之曰:‘独不念先王之德与?今王一旦失小礼,何足至此!’穆生曰:‘《易》称“知几其神乎!几者,动之微,吉凶之先见者也。君子见几而作,不俟终日。”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,为道之存故也;今而忽之,是忘道也。忘道之人,胡可与久处?岂为区区之礼哉!’遂谢病去。”
4. 近义词:
挂冠而去:指辞去官职离开,比喻不恋官位,主动退隐。
拂袖而去:把衣袖一甩就走了,形容生气或不满地离开。
激流勇退: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,比喻在得意时及时引退,以避开灾祸。
5. 反义词:
恋栈不去:马舍不得离开马棚,比喻贪恋官位,不想离职。
阿谀奉承:曲从拍马,迎合别人,竭力向人讨好。
趋炎附势: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。
6. 例句:
他因看不惯官场的虚伪,如楚筵辞醴般毅然辞官,回归田园。
职场中若遇礼遇渐衰,有人选择楚筵辞醴,有人则默默忍受。
典故里的穆生以楚筵辞醴的智慧,避开了后来的灾祸。
文人风骨常在,如楚筵辞醴般不恋权位的故事屡见不鲜。
他效仿楚筵辞醴的古人,在受轻视时果断离去,不失气节。
楚筵辞醴的典故,警示后人在礼遇缺失时要懂得及时退身。
纵使仕途有望,他也不愿苟且,宁学楚筵辞醴,保持尊严。
历史上多少名臣因楚筵辞醴般的抉择,留下了清高的名声。
若待礼遇全失再离开,不如学楚筵辞醴,在微时便见机而作。
他以楚筵辞醴的决然,告别了那个不再尊重人才的环境。
成语词典:楚筵辞醴
不辞劳苦 [ bù cí láo kǔ ] 辞:推托;劳苦:劳累辛苦。不逃避劳累辛苦。形容人不怕吃苦,毅力强。
与世长辞 [ yǔ shì cháng cí ] 辞:告别。和人世永别了,指去世。
义不容辞 [ yì bù róng cí ] 容:允许;辞:推托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
隐约其辞 [ yǐn yuē qí cí ] 隐约:不明显,不清楚。形容说话躲躲闪闪,使人不易完全明白。
四面楚歌 [ sì miàn chǔ gē ]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、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不辞而别 [ bù cí ér bié ] 辞:告辞;别:离别。没有告辞就离开了。
万死不辞 [ wàn sǐ bù cí ] 万死:死一万次,形容冒生命危险。死一万次也不推辞。表示愿意拼死效劳。
衣冠楚楚 [ yī guān chǔ chǔ ] 楚楚:鲜明、整洁的样子。衣帽穿戴得很整齐,很漂亮。
在所不辞 [ zài suǒ bù cí ] 指遇到该做的事情,即使有困难也绝不推辞,形容主动承担责任或任务,毫不退缩。
一清二楚 [ yī qīng èr chǔ ] 形容非常清楚、明白,没有任何模糊或疑惑,指对事物的情况、细节了解得十分透彻。
楚楚动人 [ chǔ chǔ dòng rén ] 形容人姿态美好,神情凄楚或秀丽可爱,令人心动;多用来形容女子容貌、神情或姿态惹人怜爱。
辞致雅赡 [ cí zhì yǎ shàn ] 辞致:文辞的意境和情调;赡:充裕。指文辞的立意和情调高雅脱俗。
水火不辞 [ shuǐ huǒ bù cí ] 指面对像水与火一样危险的处境也绝不推辞,形容人意志坚定,不畏惧艰难险阻,甘愿为他人或理想付出一切。
辞简意足 [ cí jiǎn yì zú ] 文辞简炼而意思却很充足。
辞多受少 [ cí duō shòu shǎo ] 辞:推辞掉。受:接受。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。
谩辞哗说 [ màn cí huá shuō ] 指浮夸不实、喧哗取宠的言辞,形容说话虚妄荒诞、夸夸其谈,旨在用虚饰的语言博取注意,而非表达真实内容。
理过其辞 [ lǐ guò qí cí ] 说理多而文采不足。
义不得辞 [ yì bù dé cí ] 义:道义;得:得到;辞:推托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
利口巧辞 [ lì kǒu qiǎo cí ] 利口:锋利的口才;巧辞:善于言辞。形容能言善辩。
意切辞尽 [ yì qiè cí jìn ] 意思恳切,言辞毫无保留。
放言遣辞 [ fàng yán qiǎn cí ] 放言:敞开说;遣辞:用词造句。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。
便辞巧说 [ biàn cí qiǎo shuō ] 指牵强附会、巧为立说。
响不辞声 [ xiǎng bù cí shēng ] 回音由声音而来。比喻人的名誉根据他的行动而得来。
恶言詈辞 [ è yán lì cí ] 中伤辱骂的言辞。
含糊其辞 [ hán hú qí cí ] 话说得不清不楚,含含糊糊。形容有顾虑,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。
利喙赡辞 [ lì huì shàn cí ] 指口齿伶俐,辞令优美。
朝秦暮楚 [ zhāo qín mù chǔ ] 原指战国时期一些小国在秦、楚两大强国间时而依附秦国,时而依附楚国,比喻人反复无常,立场、态度或主张随时间变化而频繁改变。
玄辞冷语 [ xuán cí lěng yǔ ] 玄妙冷隽的言辞。
言辞凿凿 [ yán cí záo záo ] 形容说话有确凿的证据或理由,语气坚定、不容置疑,强调言语的真实性和可信度。
辩口利辞 [ biàn kǒu lì cí ] 指善辩的口才,犀利的言辞。形容能言善辩。
一辞莫赞 [ yī cí mò zàn ] 赞:赞美。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。形容诗文写得极好。
情见乎辞 [ qíng xiàn hū cí ] 见:通“现”;乎:于。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。
游辞浮说 [ yóu cí fú shuō ] 游离不定的言辞,浮夸不实的议论。
不露辞色 [ bù lù cí sè ] 辞色:言辞神色。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。形容说话沉着老练。
析辩诡辞 [ xī biàn guǐ cí ] 指巧言邪说。
盛筵必散 [ shèng yán bì sàn ] 比喻无论怎样美好的事物,终必消散。
楚筵辞醴 [ chǔ yán cí lǐ ] 《汉书·楚元王刘交传》载,楚元王 礼敬 穆生,常为设醴。及王 戊 即位,忘设醴。
一诺无辞 [ yī nuò wú cí ] 一口答应,没有二话。
瘠义肥辞 [ jí yì féi cí ] 内容贫乏而辞句堆砌冗长。
善为我辞 [ shàn wéi wǒ cí ] 好好地替我辞谢掉。
鲁连辞赏 [ lǔ lián cí shǎng ] 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载:“此时 鲁仲连 适游 赵,会 秦 围 赵,闻 魏 将欲令 赵 尊 秦 为帝”,乃挺身而出,义不帝 秦,“秦 将闻之,为却军五十里。适会 魏 公子无忌 夺 晋鄙 军以救 赵,击 秦 军,秦 军遂引而去”。“於是 平原君 欲封 鲁连,鲁连 辞让者三,终不肯受。
辞富居贫 [ cí fù jū pín ] 辞:推辞,推却。原指拒绝厚禄,只受薄俸。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,甘于清贫的生活。
辞旨甚切 [ cí zhǐ shèn qiè ] 辞旨:言词和意旨。指言谈以及思想都十分恳切。
缀辞之士 [ zhuì cí zhī shì ] 缀辞:写书作文。指著书立说的人。
义无所辞 [ yì wú suǒ cí ] 就道理上讲不应该推辞。
辞喻横生 [ cí yù héng shēng ] 辞:言词;喻:比喻。言词中生动的比喻横逸而出。
不辞辛劳 [ bù cí xīn láo ] 指不推辞辛苦,甘愿承担劳累的事务,形容人做事勤奋努力,不怕吃苦的态度。
以辞害意 [ yǐ cí hài yì ]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。
辞穷理极 [ cí qióng lǐ jí ] 辞:文辞;穷:完,尽;极:终,到头。无话可说,无理可辩。
淫辞邪说 [ yín cí xié shuō ] 夸大失实的言论,荒谬的学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