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郭同舟 lǐ guō tóng zhōu
李郭同舟的意思
以之比喻知已相处。
1. 【解释】:以之比喻知已相处。
2. 【出自】: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郭太字林宗,太原界休人也。家世贫贱……乃游于洛阳。始见河南尹李膺,膺大奇之,遂相友善,于是名震京师。后归乡里,衣冠诸儒送至河上,车数千两。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,众宾望之,以为神仙焉。”
3. 【示例】:一时门外瞻望颜色,伺侯车骑者弱项肩累迹,几如荀陈会坐,李郭同舟。东汉风流,再见今日也。 ◎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八
李郭同舟的近义词
李郭仙舟
成语词典:李郭同舟
瓜田李下:古诗《君子行》: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经过瓜田,不弯下身来提鞋,免得人家怀疑摘瓜;走过李树下面,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,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。后用“瓜田李下”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。
张三李四:泛指某人或某些人。
志同道合:志向相同,道路一致。形容彼此理想、志趣相合。明归有光《题仕履重光册》:“大司寇箬(ruò)溪顾公、大司空南坦刘公,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,志同道合,其称许之固宜。”
同生共死:生死与共,形容情谊极深。
异口同声:大家说的完全一致。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:“今之事迹,异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测得物之数耳。”
视同陌路: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。同“视若路人”。
与众不同:跟大家不一样。
同归于尽:一同毁灭。尽:完结,灭亡。
风雨同舟:在大风雨 里同坐一条船。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,互相帮助,齐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《孙子兵法·九地》:“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不同凡响:原指歌唱演奏十分出色。后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言谈议论不同一般,十分出色。
张冠李戴:明田艺蘅《留青日札》卷二二记俗谚:“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。” 后用“张冠李戴”比喻名实不符,弄错了对象。冠:帽子。
截然不同:截然:很分明地、断然分开的样子。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。
非同小可:不是寻常的。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。小可:轻微,寻常。
异曲同工:也说同工异曲。曲调虽然不同,却都同样美妙。唐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子云、相如,同工异曲。” 后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。工:工巧。
破釜沉舟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记载,项羽与秦兵打仗,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,把船凿沉,表示不胜利不生还。后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,不达目的决不罢休。釜:锅。舟:船。
投桃报李:他送给我桃儿,我拿李子回送他(语本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”),比喻友好往来。
李代桃僵:古乐府《鸡鸣》:“桃生露井上,李树生桃旁。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木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。”后来用“李代桃僵”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。
非同寻常:寻常:平常。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,不同于一般。
同仇敌忾: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。忾(kài):愤恨,愤怒。
刻舟求剑: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,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,等船停下,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,结果自然找不到(见于《吕氏春秋·慎大览·察今》)。比喻拘泥成例,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。
木已成舟:比喻事情已成定局,不能改变。
形同陌路:指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,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,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。
一叶孤舟:渺小的一叶船。
同甘共苦:共同享受幸福,共同担当艰苦。
普天同庆:指全国或全世界共同庆祝。
张王赵李:泛指一些人,也指寻常之辈。
同心同德:指思想统一,信念一致。
恩同再造:恩德极大如同 使人再生。《宋书·王僧达传》:“再造之恩,不可妄属。” 再造:再生。
感同身受: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(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),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,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。
舟车劳顿:舟车:船与车,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。劳顿:劳累疲倦。形容旅途疲劳困顿。
同舟共济:舟:船;济:渡,过河。坐一条船,共同渡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也比喻利害相同。
不约而同:约:相约。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。
求同存异:寻找共同点,不同点各自保留。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。
不敢苟同:苟:苟且。不敢随便地同意。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。
大同小异:大部分相同,只有小部分不同。
同床异梦:比喻虽然共同生活或者共同从事某项活动,但是各人有各人的打算。宋陈亮《与朱元晦秘书》:“同床各做梦,周公且不能学得,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!”
同流合污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。” 原指言行与不良的习俗、世道相合。后用以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。
情同手足: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同亲兄弟一样亲密。
同病相怜:比喻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。汉赵晔《吴越春秋》卷四:“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 怜:怜惜,同情。
同床共枕:指同床并头而眠。多指夫妻生活。
迥乎不同:形容差别很大,完全不一样。
一视同仁:不分厚薄,同样看待。唐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味同嚼蜡:味道像嚼蜡一样。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。《楞严经》卷八:“当横陈时,味如嚼蜡。”
形同虚设:形式上虽有,却不起作用。
麦舟之赠:麦:麦子;舟:船。以一船麦子作为赠品。指助人丧葬的费用。
桃李精神: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。
行合趋同:行为志趣相同。
同甘同苦:共同享受幸福,共同担当艰苦。
盐梅舟楫:盐和梅调和,舟和楫配合。比喻辅佐的贤臣。
同心合意:指心志一致。同“同心一意”。
同恶相求: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。
北郭先生: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。
同恶相恤:指对共同憎恶者,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。同“同恶相助”。
乍同乍异:言语或态度变化太快。
公门桃李:对某人引进的后辈、栽培的学生的尊称。《资治通鉴·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》:“或谓仁杰曰:‘天下桃李,悉在公门矣。’”
东郭先生:明马中锡 《中山狼传》中的人物。赵简子到中山地方打狼,为民除害。狼中箭逃跑,求救于东郭先生。东郭先生 千方百计地救了狼,结果几乎为狼所害。后借指那些对恶人讲仁慈的糊涂人。
李广难封:以之慨叹功高不爵,命运乖舛。同“李广未封”。
白藋同心:犹言心如野草。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。
门墙桃李:门墙:指师长之门;桃李:比喻后进者或学生。称他人的学生。
人民城郭:城郭:城墙。城郭还是旧有的,可人都不是原来的。感叹事态变迁,物是人非。
张王李赵:四者皆最常见的姓,连用泛指一般人。
浓桃艳李:桃花浓丽,李花鲜艳。比喻人容貌俊美,神采焕发。
众啄同音:犹众口一词。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。
事同虚设:形式上具备了某种设置,实际上并不起作用。
同符合契:比喻完全相合,完全相同。
同力协契:犹言同心协力。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舟车楫马:以战船当车,以船桨当马。
同袍同泽:袍:长衣服的通称;泽:内衣。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,同仇敌忾。比喻共事的关系(多指军人)。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。
同气连枝: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。
柏舟之誓: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。亦作“柏舟之节”。
割臂同盟:割臂出血以为盟誓。
沉李浮瓜: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。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。
众虎同心:许多虎一条心做事。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,力量会更大。
上下同心:上下一心。
凤枭同巢:凤:凤凰,吉祥的象征;枭:恶鸟的象征。神鸟与恶鸟同在一个窝里。比喻好和坏混在一起不分。
同谘合谋:共同商量谋划。
郭泰碑铭: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﹝ 郭太 卒,﹞四方之士千餘人,皆来会葬。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,蔡邕 为其文,既而谓 涿郡 卢植 曰:‘吾为碑铭多矣,皆有慙德,唯 郭有道 无愧色耳。’”后因以“郭泰碑铭”称内容真实、感情真挚的碑文。
李广不侯:以之慨叹功高不爵,命运乖舛。同“李广未封”。
桃李满门:比喻学生很多。
异派同源:不同派别来自同一本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