螳螂奋臂

螳螂奋臂 táng láng fèn bì

螳螂奋臂的意思

犹螳臂当车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
1. 【解释】:犹螳臂当车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
2. 【出自】:唐·黄滔《谢试官启》:“将怜其蚌蛤剖胎,只自回旋于皎月;螳螂奋臂无辞殒碎于高车。”

3. 【示例】:却乃提一旅之师,抗百万之众,何异螳螂奋臂,羊豚鼓鬣。 ◎明·徐复祚《投梭记·却说》

成语词典:螳螂奋臂

振奋人心zhèn fèn rén xīn:振奋:振作奋发。使人们振作奋发。

发奋图强fā fèn tú qiáng:下定决心,努力追求进步。

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:奋勇直前,不考虑自己的安危。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,以殉国家之急。”

自告奋勇zì gào fèn yǒng: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。

失之交臂shī zhī jiāo bì:也说交臂失之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。” 形容当面错过了好机会。交臂:胳膊碰胳膊,指走得很靠近,擦肩而过。

奋发有为fèn fā yǒu wéi:精神振作,有所作为。

奋笔疾书fèn bǐ jí shū:奋笔:提起笔来。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。

袒胸露臂tǎn xiōng lù bì:露出胸脯和手臂。

三头六臂sān tóu liù bì: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一三:“三头六臂擎天地,忿怒那吒扑帝钟。” 后用来形容有特别大的本领。

左膀右臂zuǒ bǎng yòu bì:比喻得力的助手。

一臂之力yī bì zhī lì:指其中的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:助你~。

艰苦奋斗jiān kǔ fèn dòu:不畏艰难困苦,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。

振臂一呼zhèn bì yī hū:振:挥动。挥动手臂呼喊(多用在号召)。

奋起直追fèn qǐ zhí zhuī:振作起来,紧紧赶上去。

孤军奋战gū jūn fèn zhàn:奋战:尽全力地战斗。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。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、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。

螳螂拒辙táng láng jù zhé:犹螳臂当车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
螳螂黄雀táng láng huáng què:比喻目光短浅,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略语。

以螳挡车yǐ táng dǎng chē:比喻自不量力。

举首奋臂jǔ shǒu fèn bì:犹昂首振臂。谓振作奋发。宋 苏轼《论积欠六事状》:“民爲積欠所壓,如負千鈞而行,免於僵仆則幸矣;何暇舉首奮臂,以營求於一飽之外哉?”

奋发图强fèn fā tú qiáng:振作精神,以求强盛。

揎腕攘臂xuān wàn rǎng bì:捋袖伸臂。一种粗暴的姿态。

鼠臂虮肝shǔ bì jǐ gān:犹言鼠肝虫臂。指或为鼠臂或为虮肝,指人世变化无常。

袒臂挥拳tǎn bì huī quán:挽袖露臂,挥动拳头。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。

割臂同盟gē bì tóng méng:割臂出血以为盟誓。

螳臂自雄táng bì zì xióng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2回。

奋矜之容fèn jīn zhī róng:自我认为比别人有能力的骄傲表现。

枕山臂江zhěn shān bì jiāng:指依山傍水。

亲知把臂qīn zhī bǎ bì:指亲人或知心朋友。

交臂相失jiāo bì xiāng shī:犹言交臂失之。比喻遇到了机会而又当面错过。

螳螂奋臂táng láng fèn bì:犹螳臂当车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
奋不虑身fèn bù lǜ shēn:指勇往直前,不顾个人安危。

捋臂揎拳luō bì xuān quán:卷起袖子,伸出拳头,准备动手。

啮臂之盟niè bì zhī méng:比喻男女海誓山盟,私定婚事。

鼓吻奋爪gǔ wěn fèn zhǎo:犹言张牙舞爪。形容猛兽凶恶可怕。也比喻猖狂凶恶。

勃然奋励bó rán fèn lì:奋发磨炼自己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勃然奋励,不可恐慑也。” 勃然:兴起或旺盛的样子。励:磨炼。

交臂历指jiāo bì lì zhǐ:交臂:两手反缚;历指:古代拶指的刑罚。象罪犯两手反缚、受拶指的刑罚一般。形容痛苦万状,毫无自由。

错臂左衽cuò bì zuǒ rèn:古越人的服饰。

以螳当车yǐ táng dāng chē:用螳臂阻挡车轮前进。比喻自不量力。

奋不顾生fèn bù gù shēng:奋:振作精神,鼓起干劲。指勇往直前,不顾个人安危。

把臂徐去bǎ bì xú qù: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。

攘臂而起rǎng bì ér qǐ:形容兴奋 激动地站起来。

奋飞横绝fèn fēi héng jué:绝:越。鸟儿振翅高飞,横空绝远。比喻人奋发有为,志向远大。

蛮睫螳轮mán jié táng lún:用《庄子·则阳》蛮 居蜗角、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下十四》虫巢蚊睫、《庄子·人间世》螳臂当车等寓言故事。比喻幺麽小丑。清 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四:“國初奠定區宇,所剗除諸逆寇,皆嘗竊大號,鑄錢文……蠻睫螳輪,竟非全無大志者。”

奋勇争先fèn yǒng zhēng xiān:鼓起勇气,冲在最前面。

发奋为雄fā fèn wéi xióng:犹言发愤自雄。孙中山《心理建设·知行总论》:“暹羅 向本 中國 藩屬之一……二十年前,幾岌岌可危,朝不保夕,其王室親近,乃驟然發奮爲雄,倣 日本 維新,聘用外才,採行西法,至今不過十餘年,則全國景象爲之一新。”

臂有四肘bì yǒu sì zhǒu:比喻不凡的相貌。

螳蜋之卫táng láng zhī wèi:比喻微弱的兵备。《文选·左思<魏都赋>》:“薄戍緜冪,無異蛛蝥之網;弱卒瑣甲,無異螳蜋之衛。”李善 注:“《莊子》:‘蘧伯玉 謂 顔闔 曰:汝不知夫螳蜋乎?怒其臂以當車轍,不知其不勝任也。’”

虫臂拒辙chóng bì jù zhé:犹言螳臂挡车。比喻以小敌大,力量悬殊。唐 元稹《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》:“夫以爾之材力,而取彼之凶殘,是猶以火焚枯,以石壓卵,蟲臂拒轍,雞肋承拳,萬萬相殊,破之必矣。”参见“螳臂當車”。

攘臂嗔目rǎng bì chēn mù:捋袖伸臂,瞪着眼睛。比喻人发怒时的样子。

揆文奋武kuí wén fèn wǔ:施行文教,振奋武事。

掉臂不顾diào bì bù gù:掉:摆动。摆动着手臂,头也不回。形容毫无眷顾。

将奋足局jiāng fèn zú jú:比喻在大举动之前,总要先收敛。

割臂盟公gē bì méng gōng:割臂:刺破胳臂;盟:盟约。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,订下婚约。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(指男女秘订婚约)。

鼠肝虫臂shǔ gān chóng bì: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。

奋身独步fèn shēn dú bù:独步:独一无二,无可比拟。指努力去出人头地。

要离断臂yào lí duàn bì:使用苦肉计达到目的。

贯颐奋戟guàn yí fèn jǐ:颐:下巴。两手捧颐而直入敌阵。形容英勇无畏。

扼臂啮指è bì niè zhǐ:扼:用力掐;啮:咬。掐胳膊,咬手指。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。

绛纱系臂jiàng shā xì bì:《晋书·后妃传上·胡贵嫔》:“泰始 九年,帝(晋武帝)多简良家子女以充内职,自择其美者,以絳纱繫臂。”后代亦有用作定亲标记者。

螳臂挡车táng bì dǎng chē:螳臂当车。

蜣螂抱粪qiāng láng bào fèn:注音。

鹤势螂形hè shì láng xíng:指腰肢纤袅,体态轻盈。

扬眉奋髯yáng méi fèn rán:形容说话时神情激动兴奋的神态。

把臂入林bǎ bì rù lín:把:指挽着;林:山林。互挽手臂,表示亲热。旧指相偕归隐。

揎拳攘臂xuān quán rǎng bì:形容振奋或发怒的样子。

如臂使指rú bì shǐ zhǐ: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。”比喻指挥如意。

螳臂当辕táng bì dāng yuán:比喻自不量力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
断臂燃身duàn bì rán shēn:断手臂、燃肉身灯。明 李贽《咏古》之二:“断臂燃身未足夸,何当垂老问年华。”明 李贽《复邓石阳书》:“虽至于断臂燃身,亦祗为丧身失命之夫耳,竟何补也!”参见“燃肉身灯”。

搤臂啮指è bì niè zhǐ: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。

浴血奋战yù xuè fèn zhàn: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。

折臂三公shé bì sān gōng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术解》:“人有相 羊祜 父墓,后应出受命君。

撩衣奋臂liáo yī fèn bì:撩:揭起;奋:举起。揭开衣服,举起胳膊。形容准备动手的样子。

韬光俟奋tāo guāng sì fèn:指掩藏才智,待时奋起。

奋臂一呼fèn bì yī hū:高举手臂,大声呼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