螳螂拒辙 táng láng jù zhé
1. 拼音:táng láng jù zhé
2. 意思:指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(拒:阻挡;辙:车轮的痕迹,代指车轮),比喻不自量力地抗拒强大的力量,侧重行为的徒劳与力量的悬殊。
3. 出处:出自宋代李之仪《姑溪居士文集》“螳螂拒辙不知量,蝇蚋纷纭空自忙”,文中以“螳螂拒辙”讽喻弱小者盲目对抗强者的行为。
4. 近义词:
螳臂当车:螳螂举起前肢阻挡车子(当:阻挡),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,去做办不到的事情,必然招致失败,与“螳螂拒辙”同义,侧重力量对比的悬殊。
蚍蜉撼树:蚂蚁想摇动大树(蚍蜉:大蚂蚁;撼:摇动),比喻力量微小,妄图动摇强大的事物,侧重行为的不自量力与结果的荒谬。
以卵击石:用鸡蛋去碰石头(卵:鸡蛋;击:碰撞),比喻以弱击强,必然惨败,侧重方式的愚蠢与后果的毁灭性。
自不量力: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(量:估量),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,侧重认知上的错误与盲目自信。
5. 反义词:
量力而行:按照自己能力的大小去做(量:估量;行:行事),指做事不勉强,侧重行为的理智与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知。
审时度势:观察分析时势,估计情况的变化(审:审查;度:揣度),形容能根据客观形势采取合适的行动,侧重对局势的判断与灵活应对。
知己知彼: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方(己:自己;彼:对方),指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很了解,侧重认知的全面性与策略的科学性。
顺势而为:顺应事情发展的趋势而行动(顺势:顺应趋势),指不逆势而行,侧重行为与客观规律的一致性。
6. 例句:
小国若妄图挑战大国权威,无异于螳螂拒辙,终将自食恶果。
面对市场规律,企业若强行逆势操作,如同螳螂拒辙,难挽颓势。
他竟想凭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团队,简直是螳螂拒辙,不自量力。
历史告诉我们,任何阻碍社会进步的行为,都如螳螂拒辙般徒劳。
新手若轻视行业巨头的实力,盲目竞争,便是螳螂拒辙之举。
环保意识已成共识,个别企业抵制减排政策,如同螳螂拒辙。
以短跑选手的体能挑战马拉松,无异于螳螂拒辙,难以坚持到底。
文学创作中,若无视读者需求空谈创新,恐有螳螂拒辙之嫌。
小公司硬撼行业龙头的垄断地位,犹如螳螂拒辙,需谨慎筹谋。
妄图用传统模式对抗数字化浪潮,恰似螳螂拒辙,终将被时代淘汰。
成语词典:螳螂拒辙
南辕北辙 [ nán yuán běi zhé ]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
如出一辙 [ rú chū yī zhé ] 辙:车轮碾轧的痕迹。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
拒谏饰非 [ jù jiàn shì fēi ] 拒绝劝告,掩饰错误。谏:直言规劝;饰:掩饰;非:错误。
欲拒还迎 [ yù jù huán yíng ] 心理上是想要拒绝,但在行动上却表现出欢迎的样子,常用来形容人的一种矛盾心理和行为表现,带有一定的暧昧意味。
来者不拒 [ lái zhě bù jù ] 指对于前来的人或提出的要求一概不拒绝,表示无论谁来都接纳,任何事物都不推辞。
重蹈覆辙 [ chóng dǎo fù zhé ] 指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,比喻不吸取过去的教训,又犯同样的错误。
螳螂拒辙 [ táng láng jù zhé ] 犹螳臂当车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螳螂黄雀 [ táng láng huáng què ] 比喻目光短浅,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略语。
攀车卧辙 [ pān chē wò zhé ] 拉住车辕,躺在车道上,不让车走。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。同“攀辕卧辙”。
濡沫涸辙 [ rú mò hé zhé ] 濡:沾湿。本指泉水干竭,鱼儿相互吐沫湿润。后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。
复蹈前辙 [ fù dǎo qián zhé ] 蹈:踏上;前辙: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。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。比喻不吸取教训,重犯错误。
循途守辙 [ xún tú shǒu zhé ] 遵守规矩。同“循涂守辙”。
拒之门外 [ jù zhī mén wài ] 把人或事物挡在门外,拒绝使其进入或接受,形容态度坚决地排斥、拒绝,不给予任何机会或接纳的可能。
断然拒绝 [ duàn rán jù jué ] 不用经过思考,马上就回绝,绝不接受对方的建议或请求,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。
螳螂奋臂 [ táng láng fèn bì ] 犹螳臂当车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涸辙之鲋 [ hé zhé zhī fù ] 《庄子·外物》记载,庄周在路上看见干车沟里有条小鱼,小鱼请求庄周弄一些水来救活它。庄周答应到南方去把西江的水引来。小鱼说,要按你那样做,等到做成了,那你就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吧!后用“涸辙之鲋”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。涸:水干,枯竭。辙:车辙。鲋(fù):鲫鱼。
蹈人旧辙 [ dǎo rén jiù zhé ] 辙:车迹,指道路。走别人走过的路。指因循旧说,无主见地人云亦云。
涸辙之枯 [ hé zhé zhī kū ] 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。
造车合辙 [ zào chē hé zhé ] 比喻主观同客观相符合。
北辙南辕 [ běi zhé nán yuán ] 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。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。
拒人千里 [ jù rén qiān lǐ ] 形容对人态度傲慢。
狃于故辙 [ niǔ yú gù zhé ] 形容保守、拘泥于旧方法,旧框框,不愿意改变。
一力拒守 [ yī lì jù shǒu ] 一力:尽全力。竭力抵御敌人,固守阵地。
蹈其覆辙 [ dǎo qí fù zhé ] 蹈:踩;覆:颠倒;辙:车迹,指道路。重走别人翻车的路。比喻不接受教训,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。
凭轼结辙 [ píng shì jié zhé ] 凭轼:靠着车前扶手;结辙:车轮的辙迹相迭,形容车马络绎。驾车奔走,不绝于道。
出门应辙 [ chū mén yīng zhé ] 犹出门合辙。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。
虫臂拒辙 [ chóng bì jù zhé ] 犹言螳臂挡车。比喻以小敌大,力量悬殊。唐 元稹《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》:“夫以爾之材力,而取彼之凶殘,是猶以火焚枯,以石壓卵,蟲臂拒轍,雞肋承拳,萬萬相殊,破之必矣。”参见“螳臂當車”。
千古一辙 [ qiān gǔ yī zhé ] 指自古相同。
万殊一辙 [ wàn shū yī zhé ] 殊:不同、差异;辙:车轮在路上轧出的痕迹。指一切事物都有差别,但道理都是一样。
辙乱旗靡 [ zhé luàn qí mǐ ] 车辙错乱,旗帜倒下。形容军队溃败。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吾视其辙乱,望其旗靡,故逐之。” 靡(mǐ):倒下。
引虎拒狼 [ yǐn hǔ jù láng ] 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,其祸患将更甚。亦作“引狼拒虎”。
蜣螂抱粪 [ qiāng láng bào fèn ] 注音。
深闭固拒 [ shēn bì gù jù ] 形容对新事物或别人的正确意见采取顽固拒绝的态度。
鹤势螂形 [ hè shì láng xíng ] 指腰肢纤袅,体态轻盈。
投梭之拒 [ tóu suō zhī jù ] 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。同“投梭折齿”。
一改故辙 [ yī gǎi gù zhé ] 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。指坚决走上新路。
古今一辙 [ gǔ jīn yī zhé ] 辙:车轮碾过的痕迹。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。
涸辙之鱼 [ hé zhé zhī yú ] 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。
拒虎进狼 [ jù hǔ jìn láng ] 比喻一害刚去,又来一害。
小题大做 [ xiǎo tí dà zuò ] 指拿小题目作大文章。 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,有故意夸张的意思。
波光鳞鳞 [ bō guāng lín lín ] 形容水面被阳光照射后,水波反射出细碎耀眼的光芒,呈现出闪烁不定的美丽景象。
麻木不仁 [ má mù bù rén ] 肢体麻痹,失去知觉。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。
信誓旦旦 [ xìn shì dàn dàn ] 信誓:表示诚意的誓言;旦旦:诚恳的样子。誓言说得真实可信。常用来形容人在承诺时态度诚恳坚决,但有时也可能有实际行动与誓言不符的情况。
不翼而飞 [ bù yì ér fēi ] 翼:翅膀。没有翅膀却飞走了。①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。②形容消息、言论等传播迅速。
婆婆妈妈 [ pó po mā mā ] 形容人言语、行为啰嗦,做事不干脆利落,过于琐碎或顾虑太多。
赏罚分明 [ shǎng fá fēn míng ] 该赏的赏,该罚的罚。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。
人神共愤 [ rén shén gòng fèn ] 人和神都愤恨,形容民愤极大,罪恶严重,引起普遍的愤怒和谴责。
痴男怨女 [ chī nán yuàn nǚ ] 指沉迷于情爱而心思痴迷的男子和因情感不顺而心生怨怼的女子,多形容陷入情感纠葛中难以自拔的男女。
含辛茹苦 [ hán xīn rú kǔ ] 辛:辣;茹:吃。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。
意气风发 [ yì qì fēng fā ] 形容精神振奋,气概豪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