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之以情 dòng zhī yǐ qíng
拼音:dòng zhī yǐ qíng
意思:用感情来打动别人的心,通过情感的表达和传递,使对方在情感上产生共鸣,从而达到说服、感化等目的。
出处:高阳《胡雪岩》上册:“随便他如何导之以理,动之以情,一个只是不肯松口。”(该表达在现代广泛使用,虽出自近现代文学作品,但已成为成语)
近义词:
晓之以理:用道理来开导、说服对方,让对方明白事理。常与 “动之以情” 连用,强调通过讲道理和情感引导双管齐下。
感同身受:心里很感激,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,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,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。表示能理解对方的感受,容易在情感上引起共鸣。
以情感人: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动别人,突出通过情感的力量来影响他人。
反义词:
冷酷无情:冷漠苛刻,没有感情,对他人的情感和处境毫不关心,很难与他人在情感上建立联系。
无情无义:没有一点情义,形容冷酷无情,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情义。
铁石心肠:心肠硬得像铁和石头一样,形容心肠很硬,不为感情所动。
例句:
老师动之以情地劝说,让犯错的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。
他动之以情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,在场的人都深受感动。
谈判专家动之以情,成功劝说了想要轻生的人。
母亲总是动之以情地教导孩子要善良、有爱心。
演讲者动之以情,使台下的观众都沉浸在他的情感世界里。
志愿者动之以情,说服了更多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。
朋友动之以情,让他放下了心中的怨恨。
教练动之以情,激励队员们在比赛中全力以赴。
领导动之以情,让员工们感受到了关怀,提高了工作积极性。
推销员动之以情,成功打动了客户,促成了这笔交易。
成语词典:动之以情
诗情画意:富有诗画的意境。形容自然环境或文艺作品给人以美感。
自以为是: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,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
求之不得:想找都找不到(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):这真是~的好事啊!
井底之蛙:井底下的青蛙。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。比喻见识短浅的人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”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子阳(公孙述)井底蛙耳,而妄自尊大!”
纹丝不动:一点儿也不动。
怦然心动:心怦怦地跳动。
一动不动:形容毫不移动。
燃眉之急: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,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。
无价之宝: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。
梦寐以求: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。形容迫切期望。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:“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” 寐:睡着。
声情并茂:(演唱、朗诵等)声音优美,感情丰富。
切肤之痛:切身感受到的痛苦。
莫逆之交:莫逆:没有抵触,感情融洽;交:交往,友谊。指非常要好的朋友。
不速之客:不请自来的客人。《周易·需》:“有不速之客三人来。” 速:邀请。
夜以继日:形容日夜不停。多指工作或学习等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。”
用武之地:形容地形险要,利于作战的地方。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。
以儆效尤:严肃处理一件事,用来警醒那些仿效做坏事的人。儆(jǐng):使人警醒,不犯错误。效:仿效。尤:过失。
置之度外:放在考虑之外。多用来形容不把生死、利害等放在心上。明归有光《与王子敬书》之一:“区区得失,久已置之度外。” 度:考虑。
君子之交:贤者之间的交情,平淡如水,不尚虚华。
手足情深:形容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间的感情好,感情深。 就好像是手足一样亲近,离不开,不可缺少。
天府之国:指土地肥沃、物产丰富的地方,在我国一般把四川称为“天府之国”。
以防万一:万一:意外变化。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。
普天之下:指整个天下;遍天下。
言之凿凿:凿凿:确实。形容说得非常确实。
泰然处之:泰然:安然,不以为意的样子;处:处理,对待。形容毫不在意,沉着镇定。
一技之长:掌握某种技能,具备某种专长。
缓兵之计: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,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。
以德报怨: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。
全力以赴: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。
神来之笔:指绝妙的文思或词句。
严阵以待:整饬阵容,做好战斗准备,以迎击来犯之敌。
含情脉脉:饱含温情,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。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。
不动声色: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,形容态度镇静。也说不露声色。
不解之缘:不能分开的缘分,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。
惊弓之鸟:被弓箭吓怕了的鸟。比喻受过某种惊吓,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。《晋书·王鉴传》:“黩武之众易动,惊弓之鸟难安。”
溜之大吉:偷偷地走开;一走了事(含诙谐意):他一看势头不对,转身就从后门~。
情不自禁: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。
惊心动魄:原形容作品的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很深,震动很大。南朝梁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 后形容使人感到十分惊险、紧张。
初生之犊:刚生出来的小牛。俗语说:“初生之犊不畏虎。”后用“初生之犊”比喻勇敢大胆、敢作敢为的青年人。
堂而皇之: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:他是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~进来的。
肺腑之言: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。
堂而皇之: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:他是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~进来的。
伉俪情深:伉俪:夫妻,配偶。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。
闲情逸致:清闲的心情,安逸的兴致。
聊以自慰:姑且用来安慰自己。
娓娓动听:话说得婉转生动,使人喜欢听。
以身殉职: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生命。殉:为了某种目的而死。
一以贯之:贯:贯穿。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。
失之交臂:也说交臂失之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。” 形容当面错过了好机会。交臂:胳膊碰胳膊,指走得很靠近,擦肩而过。
以逸待劳:在作战时采取守势,养精蓄锐,待敌军疲劳时出击取胜。《孙子兵法·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逸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一厢情愿:同“一相情愿”。
以偏概全:以:用;偏:片面;概:概括;全:全部。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。
如愿以偿: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。指愿望实现。
人情世故:为人处世的道理:不懂~。
天之骄子:骄子:父母溺爱骄纵的儿子。老天爷的宠儿。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,后也指为父母溺爱、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。
掎角之势:比喻互相配合,夹击敌人的态势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譬如捕鹿,晋人角之,诸戎掎之,与晋踣之,戎何以不免?” 掎角:指拉住腿,抓住角。
甘之如饴:甜得像糖一样。比喻对某 件事物极为喜爱。也用来表示乐于承受艰难、痛苦。饴(yí):糖浆。
呼之欲出:也说呼之或出。宋苏轼《郭忠恕画赞》:“恕先在焉,呼之或出。”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,像活人一样,似乎叫他一声,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。后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。
却之不恭:客套话。常与“受之有愧”连用。在准备接受礼物或接受邀请时说,意思是拒绝了就显得不恭敬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却之却之为不恭。” 却:拒绝。
靡靡之音:软绵绵、委靡不振的音乐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北里之舞,靡靡之乐。” 现指含有低极趣味、反映腐朽颓废情调的乐曲。靡靡:柔弱,颓靡。
不羁之才:羁:马笼头,比喻约束。非凡的、不可拘束的才能。
安之若素:(遇到不好的情况或异常情况)毫不在意,跟平常一样对待。素:平日。
嗤之以鼻:从鼻子里发出冷笑的声音。表示讥笑和蔑视。
等闲视之:当做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。
垂暮之年:垂:将,快要;暮:晚,老年。快要到老年。
伯仲之间:伯仲:兄弟排行的次第,伯是老大,仲是老二;间:中间。比喻差不多,难分优劣。
独到之处: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。含褒意。
无耻之尤:最无耻的。尤:突出的。
难以置信:难于使人相信。
敬而远之:尊敬,但又不愿意接近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敬鬼神而远之。”
通情达理:懂得道理,说话、做事合情合理。
动辄得咎:动不动就 遭到责怪或受到处分。唐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跋前疐(zhì)后,动辄得咎。” 动辄(zhé):往往,动 不动就。咎(jiù):罪过。
无稽之谈:没有根据的说法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无稽之言勿听。” 稽(jī):查考。
无妄之灾:没有料到的灾祸。《周易·无妄》:“六三,无妄之灾,或系之牛,行人之得,邑人之灾。” 无妄:意外。
以身作则: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。
不祥之兆:兆:预兆。不吉利的预兆。
泛泛之交:泛泛:一般,平常。交情不深的朋友。
入情入理:合乎情理:他说得~,大家听得心服口服。
坐以待毙:坐着等死。形容处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,不积极想办法、找出路。
乌合之众:像乌鸦似地聚合在一起的一帮人。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“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,如摧枯折腐耳。” 乌合:像乌鸦似地聚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