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情并茂 shēng qíng bìng mào
1. 拼音:shēng qíng bìng mào
2. 意思:(演唱、朗诵等)声音优美,感情丰富。
3. 出处:清·珠泉居士《续板桥杂记·张玉秀》:“余于王氏水阁听演《寻亲记·跌包》一出,声情并茂,不亚梨园能手。”
4. 近义词及意思:
绘声绘色(把人物的声音、神色都描绘出来了。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。和声情并茂都有表现生动、吸引人的意思,不过绘声绘色更侧重描述)
抑扬顿挫(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。突出声音方面的表现,与声情并茂表意相近,常形容朗诵等)
5. 反义词及意思:
枯燥无味(单调,没有趣味。与声情并茂相反,形容缺乏生动性和情感)
索然寡味(形容事物枯燥无味(多指文章)。强调无趣、乏味,和声情并茂在表现效果上形成对比)
6. 例句:
那位朗诵者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诗歌,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。
歌手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演唱,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。
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课文,同学们都听得入了迷。
他在演讲时声情并茂,很好地传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。
演员在表演话剧时声情并茂,将角色刻画得十分生动。
妈妈声情并茂地给孩子讲睡前故事,孩子很快就睡着了。
这位老艺术家声情并茂地表演,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。
主持人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感人的故事,现场氛围十分温馨。
她声情并茂地读着自己写的信,眼中闪着泪花。
戏曲演员声情并茂地唱着,举手投足间尽显韵味。
成语词典:声情并茂
诗情画意:富有诗画的意境。形容自然环境或文艺作品给人以美感。
枝繁叶茂:枝叶繁密茂盛。
声如洪钟:洪:大。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,如同敲击大钟似的。
声泪俱下:边说边哭。形容非常悲痛。《晋书·王彬传》:“音辞慷慨,声泪俱下。”
声情并茂:(演唱、朗诵等)声音优美,感情丰富。
声色俱厉:指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。俱:都。厉:严厉。
异口同声:大家说的完全一致。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:“今之事迹,异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测得物之数耳。”
齐头并进: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。
声嘶力竭:声音嘶哑,气力用尽。形容拼命地叫喊(含贬义)。嘶:哑。竭:尽。
风声鹤唳:《晋书· 谢玄传》:“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王师已至。” 前秦苻坚带兵攻打东晋,被打得大败,逃走时听到风声 和鹤叫都以为是追兵。后用来形容人在非常害怕时听到一点声音,就十分恐慌紧张。唳(lì)。参见〔草木皆兵〕
手足情深:形容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间的感情好,感情深。 就好像是手足一样亲近,离不开,不可缺少。
声势浩大:声势:声威和气势;浩:广大。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。
图文并茂:(同一书刊的)图画和文字都很丰富精美。
声东击西:声张击东而实击西。用以迷惑敌人,造成敌人错觉,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。唐杜佑《通典·兵典六》:“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。” 声:扬言。
并驾齐驱: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,一齐快跑。比喻齐头并进。《文心雕龙·附会》:“并驾齐驱,而一毂统辐。”
一声不吭:指一直沉默不语,一句话也没有说过。
绘声绘色:形容叙述、描写生动逼真。也说绘影绘声、绘声绘影。
相提并论: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相提而论,是自明扬主上之过。”
敛声屏气:敛:收入束;屏:抑止。抑制语声和呼吸。形容畏惧、小心的样子。
含情脉脉:饱含温情,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。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。
不动声色: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,形容态度镇静。也说不露声色。
风华正茂:风采和才 华正在美好的时候。
情不自禁: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。
鸦雀无声:形容非常安静。
伉俪情深:伉俪:夫妻,配偶。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。
闲情逸致:清闲的心情,安逸的兴致。
并行不悖:同时进行,不相冲突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道并行而不相悖。” 悖(bèi):违反。
书声琅琅:形容读书声音响亮。
忍气吞声:受了气而勉强忍耐,不敢说出来。吞声:不敢做声。
一厢情愿:同“一相情愿”。
声势赫奕:声威气势盛大显赫。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》:“許氏 三兄弟,都做了大官,雖然他不以富貴驕人,自然聲勢赫奕。”清 宣鼎《夜雨秋灯录·陬邑官亲》:“西域之變,大將軍 福公 奉命進勦,統領 巴圖魯 及 吉林 健旅,聲勢赫奕。”鲁迅《坟·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但他得救之后,无非以为占了便宜,何尝改悔;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,又善于钻谋的,所以不多时,也就依然声势赫奕,作恶又如先前一样。”
大声疾呼:大声而急切地 呼喊,以引起人的注意或使人醒悟。唐韩愈《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》:“行且不息,以蹈于穷饿之水火,其既危且亟矣,大其声而疾呼矣!”
人情世故:为人处世的道理:不懂~。
声名狼藉: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司马贞索隐:“言其恶声狼藉,布于诸国。” 后用声名狼藉形容人的名声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狼藉(jí):乱七八糟。
唉声叹气:因伤感、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
低声下气:形容恭顺小心的样子。
通情达理:懂得道理,说话、做事合情合理。
瓮声瓮气:形容说话的声音粗大而低沉。
声名鹊起: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。清 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新城北录下》:“﹝ 朱文元 ﹞先在 徐 班,以年未五十,故無所表見,至 洪 班則聲名鵲起,班中人稱爲戲忠臣。”
入情入理:合乎情理:他说得~,大家听得心服口服。
无声无息:没有声音和气息,比喻没有动静或没有什么影响、作为。
一见钟情: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。
豪情壮志:豪迈的情感,远大的志向。
怪声怪气:形容声音、语调、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。
情文并茂:指文章的思想感情丰富,文辞也很美盛。情:情感;文:文辞;茂:美好、丰富。
盛情难却:浓厚的情意难以推辞。
一往情深:指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,十分向往留恋。
情真意切:感情真挚,心意殷切。
打情骂俏:男女间用轻佻的言语动作挑逗戏弄。
随声附和:自己没有主见,人家说什么,也跟着说什么。和(hè)。
怨声载道:怨恨的声音充满了道路。形容民众普遍不满。载(zài):充满。
轻声细语:形容说话声音轻柔、细小,态度温和。
动之以情: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。
不情之请:客套话,不合情理的请求(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)。
情意绵绵:情意:对人的感情。绵绵:延续不断的样子。形容情意深长,不能解脱。
人情冷暖:人情:指社会上的人情世故;冷:冷淡;暖:亲热。泛指人情的变化。指在别人得势时就奉承巴结,失势时就不理不睬。
情投意合: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,意见一致,彼此很合得来。
情深似海:形容情爱深厚,像大海一样不可量。
泣不成声:哭得喉咙哽住,出不来声音,形容极度悲伤。
手下留情: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。比喻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。
风土人情:一个地方 特有的气候、物产、风俗、习惯等。
虚张声势:并无实力,故意大造声势。
不声不响:指不说话;不出声。
情有可原:按照情理,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:他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,~。
口口声声:形容不止一次地陈说、表白或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口头:他~说不是他干的。
谈情说爱:男女之间诉说情爱。
情窦初开:形容少年男女(多指少女)开始懂得爱情。窦:孔,窍,比喻通道。
合情合理:合乎情理。
儿女情长:指过分看重爱情。
声名远扬:名声传得很广,远近闻名。常用来形容人、地方、事物等因某种特色、成就等而被广泛知晓。
多情多义:指重情谊。
真情实意:真实的情意。
情深意重:情意深重。
情深义重:情感深厚,义重如山。指情感和义气都很深厚,常用来形容朋友、亲人之间的关系。
不露声色:不动声色。
欢声笑语:欢笑的声音和话语。常用来形容轻松愉快、热闹欢乐的氛围。
无声无臭:比喻默默无闻,不被人知道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。” 臭(xiù):气味。
人之常情: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。
七情六欲:指人的各种情感和欲望。参看〖七情〗、
深情厚意:深厚的感情和友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