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臂盟公 gē bì méng gōng
割臂盟公的意思
割臂:刺破胳臂;盟:盟约。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,订下婚约。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(指男女秘订婚约)。
1. 【解释】:割臂:刺破胳臂;盟:盟约。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,订下婚约。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(指男女秘订婚约)。
2. 【出自】: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初,公筑台,临党氏,见孟任,从之。閟。而以夫人言,许之,割臂盟公。生子般焉。”
成语词典:割臂盟公
开诚布公 [ kāi chéng bù gōng ] 开诚:敞开胸怀,显示诚意;布公:公正无私地公布、发表。指以诚心待人,坦白无私。
失之交臂 [ shī zhī jiāo bì ] 胳膊碰胳膊,指擦肩而过。形容当面错过好机会。
歃血为盟 [ shà xuè wéi méng ] 歃血:古代会盟,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,表示诚意;盟:宣誓缔约。泛指发誓订盟。
克己奉公 [ kè jǐ fèng gōng ] 克制自己的私心,一心为大家奉献。
袒胸露臂 [ tǎn xiōng lù bì ] 敞开上衣,露出胳膊。常用来形容人着装过于暴露或豪放不羁的样子。
假公济私 [ jiǎ gōng jì sī ] 假:借;济:帮助。假借公家的名义,谋取私人的利益。
奉公守法 [ fèng gōng shǒu fǎ ] 奉行公事,遵守法令。形容办事守规矩。
公平合理 [ gōng píng hé lǐ ] 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,不偏袒任何一方,使各方利益得到平衡。
愚公移山 [ yú gōng yí shān ] 比喻做事有毅力,有恒心,不怕困难。故事讲述了愚公面对门前的太行、王屋两座大山,下定决心要把山移走,他的精神感动了天帝,最终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了两座山。
三头六臂 [ sān tóu liù bì ] 原指佛、道神话中神祇的一种法相,后用来形容人本领极大,能力非凡,能够同时处理多方面的事务。
左膀右臂 [ zuǒ bǎng yòu bì ] 原指身体的左侧和右侧的膀臂,后比喻在工作或事业中得力的助手,强调其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。
一臂之力 [ yī bì zhī lì ] 指一点点帮助或力量,多用作谦辞,表示自己能提供的帮助有限,也可指给予他人部分助力。
自有公论 [ zì yǒu gōng lùn ]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,自然会有公众的公正评判,无需个人过多争辩。
花花公子 [ huā huā gōng zǐ ] 指衣着华丽、生活放荡、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,侧重形容其追求享乐、缺乏责任感的生活态度。
大公无私 [ dà gōng wú sī ] 指办事公正,没有私心,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,毫无个人图谋。
公事公办 [ gōng shì gōng bàn ] 指处理公家或官方事务时,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原则办理,不掺杂私人情感或私心,强调办事的公正性和原则性。
叶公好龙 [ yè gōng hào lóng ] 比喻表面上喜欢或推崇某事物,实际上并非真正喜爱,甚至害怕或排斥,形容言行不一、虚伪的态度。
心如刀割 [ xīn rú dāo gē ] 形容内心痛苦得像被刀割一样,极度悲伤或心痛。
例行公事 [ lì xíng gōng shì ] 指按照惯例或规定进行的工作,多形容只是形式上走流程,缺乏实际意义或主动性,有时含敷衍了事的贬义。
振臂一呼 [ zhèn bì yī hū ] 举起手臂大声呼喊,形容发起号召时的热情姿态,多用来指唤起众人的响应或支持。
公报私仇 [ gōng bào sī chóu ] 指利用公家的名义或手中的职权,来报复私人之间的仇恨,形容以权谋私、借机泄愤的行为。
海誓山盟 [ hǎi shì shān méng ] 指像高山大海一样坚定永恒的誓言,多用来形容恋人之间承诺真挚、感情深厚,许诺要永远相爱相守。
公正无私 [ gōng zhèng wú sī ] 办事公正,没有私心。
名公巨卿 [ míng gōng jù qīng ] 指有名望的权贵大臣,多形容地位显赫、身份尊贵的朝廷高官或社会名流,侧重其在政治或社会中的崇高地位与影响力。
公正廉明 [ gōng zhèng lián míng ] 公平正直,廉洁严明,多用来形容官员处理政务时秉持公正、廉洁的态度。
砺岳盟河 [ lì yuè méng hé ] 比喻封爵与国共存,传之无穷。同“砺带河山”。
因公假私 [ yīn gōng jiǎ sī ] 指借着办理公务的名义,谋取私人的利益,强调利用公职之便为个人谋利的行为。
举首奋臂 [ jǔ shǒu fèn bì ] 犹昂首振臂。谓振作奋发。宋 苏轼《论积欠六事状》:“民爲積欠所壓,如負千鈞而行,免於僵仆則幸矣;何暇舉首奮臂,以營求於一飽之外哉?”
揎腕攘臂 [ xuān wàn rǎng bì ] 捋袖伸臂。一种粗暴的姿态。
万乘公相 [ wàn shèng gōng xiàng ] 乘:四匹马拉的车;万乘:指帝王。指辅佐帝王的公卿宰相。
王公贵人 [ wáng gōng guì rén ] 泛指达官贵人。
鼠臂虮肝 [ shǔ bì jǐ gān ] 犹言鼠肝虫臂。指或为鼠臂或为虮肝,指人世变化无常。
公门桃李 [ gōng mén táo lǐ ] 对某人引进的后辈、栽培的学生的尊称。《资治通鉴·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》:“或谓仁杰曰:‘天下桃李,悉在公门矣。’”
廉洁奉公 [ lián jié fèng gōng ] 指保持自身廉洁,忠诚地奉行公事,形容人不贪污受贿、公正无私地为公众或国家办事,强调在职业或公务中坚守道德操守、不谋私利的品格。
吝公惜驴 [ lìn gōng xī lǘ ] 指过度吝啬,过度珍惜自己的物品。
桓公叹柳 [ huán gōng tàn liǔ ] 一般以此典概叹,光阴迅速,生命易逝。
车笠之盟 [ chē lì zhī méng ] 笠:斗笠。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。
急公好义 [ jí gōng hào yì ] 热心给大家办好事,肯帮助人。
袒臂挥拳 [ tǎn bì huī quán ] 挽袖露臂,挥动拳头。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。
殴公骂婆 [ ōu gōng mà pó ] 殴:殴打。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。
奖拔公心 [ jiǎng bá gōng xīn ] 奖:劝勉,夸奖;拔:选拔,提升。奖励和提拔出于公心。
割臂同盟 [ gē bì tóng méng ] 割臂出血以为盟誓。
王公大人 [ wáng gōng dà rén ] 国君重臣。后泛指高官贵人。
城北徐公 [ chéng běi xú gōng ] 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。后作美男子的代称。
坐无车公 [ zuò wú chē gōng ] 比喻宴时没有嘉宾。
公而忘私 [ gōng ér wàng sī ]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,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。
明公正道 [ míng gōng zhèng dào ] 犹言正式;公开;堂堂正正。同“明公正气”。
获隽公车 [ huò jùn gōng chē ] 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,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。“获隽公车”为会试得中的意思。
废私立公 [ fèi sī lì gōng ] 指去私为公。
螳臂自雄 [ táng bì zì xióng ]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2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