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模假式 jiǎ mo jiǎ shì
假模假式的意思
装模作样。也说假模假样。
指故意做作,故做姿态
成语词典:假模假式
狐假虎威: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。假:借。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。后以“狐假虎威”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、恐吓人。
模棱两可:对问题或事物正反两方面,持既不肯定、也不否定的态度。《旧唐书·苏味道传》:“但模棱以持两端可也。” 模棱(léng):含糊,不明确,不肯定。两可:这样也可以,那样也可以。
装模作样:故作姿态,故意装作了不起的样子。
大模大样:形容傲慢、满不在乎的样子。
不假思索:用不着想,形容说话做事迅速(假:凭借、依靠)。
各式各样: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。
一模一样:形容完全相同,没有什么两样。
假公济私:假借公事的名义,取得私人的利益。
模模糊糊:思想上不清晰的。
以假乱真:以:用;乱:混乱。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。
假戏真做:戏是假的,但演得逼真,泛指把假事当做真事来做。
人模狗样:身份是人,举止形容却像狗。多用于嘲讽。
像模像样:形容着重或隆重的样子。
弄假成真:本来是假装的,结果却变成真事。
弄虚作假:搞虚假,欺骗别人。
虚情假意:虚:假。装着对人热情,不是真心实意。
模糊不清:指对事物或景象的认识不清楚、不分明,轮廓模糊,难以辨别细节。可以形容视觉上的画面、图像,也可以形容记忆、概念等抽象事物。
因公假私:借公务谋取私利。
假虎张威:犹言狐假虎威。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。
乘酒假气:借着酒醉的气势。
假冒伪劣:以假充真,伪造劣质。指产品或商品冒用其它牌名进行伪造,或质量低劣。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、厂址、商标、产品名称、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、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。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。
假途灭虢:假:借;途:道路;虢:春秋时诸侯国,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。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。
假门假事:做得像真的一样。
式遏之功:遏:阻止。旧指作官建功立业。
逾假不归:即假期已满而未归营。
恪守成式:恪守:谨守。谨守既定的法令,毫不通融。
假模假式:装模作样。也说假模假样。
一代楷模: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。
死模活样:半死不活的样子。
范水模山:比喻效法模仿他人。
天假其便:上天给予的缘分。指难得的好机会。
天不假年:假:给予。天公不给以寿命。指寿命不长。
假痴假呆:装傻;假装糊涂。
假誉驰声:指没有真才实学,靠互相吹捧扬名。
有模有样:是形容模仿得很像。
真真假假:有真有假,虚实相混。
怪模怪样:(~儿的)形态奇怪:她这身打扮土不土,洋不洋,~的。
假名托姓:冒充别人姓名。
抱一为式:抱:持,守;式:榜样,规范。指不贪多,不外求,把守一作为天下人的榜样。
首鼠模棱:形容犹豫不决,动摇不定的样子。
模山范水: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。
起模画样:形容装模作样。
连模拟物:连缀同类事物。《韩非子·难言》:“多言繁稱,連類比物,則見以爲虚而無用。”亦作“連類比事”。明 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·子二》:“《申子》與《商君書》,皆《韓非》之類,然其連類比事,不逮《韓非》遠甚。”
乔模乔样:妖模怪样。
如假包换:如果是假货就给你换。
一依旧式:一切按照原来的规格或方式进行。
不假雕琢:不必借助精雕细琢。指器物天然即具有上好的质地。也比喻艺术品精美而无雕琢的痕迹。
假手旁人: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。
假仁假义:虚假的仁义道德。
假模假样:故意做作,装出某种样子给人看。
血肉模糊:血流肉烂,无法辨认器官肢体。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。
不自满假:不自满,不自大。
假仁纵敌:假施仁义,放纵敌人。
假意撇清:假意:假装。本不清高,却故意自命清高。
邻为壑式:原义为把邻国当成排洪水的沟壑,现比喻把困难灾惑推给别人。
好模好样:模样端正。
狐假鸱张:比喻倚仗别人,虚张声势。
假眉三道:方言。装模作样。
假手于人:假:利用。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。
奉为楷模:楷:法式;模:模范。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。
怒蛙可式:对勇士的尊敬。
妆模作样:故意做样子给人看。
假装疯魔:假装疯了、实际跟表面表现不一样。
半真半假:一半真情,一半假意。不是完全真实的。
假以辞色:指好言好语、和颜悦色地对待。
冤假错案:冤案、假案、错案的合称。
酸文假醋: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。
假意虚情:虚:假。装着对人热情,不是真心实意。
装模装样:犹装模作样。鲁迅《呐喊·社戏》:“只有我急得要哭,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,说万不能装模装样,怕又招外祖母生气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十七:“王和甫 感到还没尽兴似的,立刻就回答道:‘那么再来过罢!可是你不要装模装样怕难为情才好呀!’”
假痴不癫:痴:傻,呆;癲:疯癫,癫狂。假装呆傻,实际并不疯癫。形容外表看似愚钝,而心里却十分清醒。
不假思考:不经过思考,出自现代·王力《谈语言》的第六段。
久假不归: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久假而不归,恶知其非有也。” 假(jiǎ):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