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草收兵 cǎo cǎo shōu bīng
草草收兵的意思
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。比喻工作不负责任,不细致,不慎重。
1. 【解释】: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。比喻工作不负责任,不细致,不慎重。
2. 【出自】:欧阳山《苦斗》十七:“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,要管也管不了许多,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,——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?象一个赤卫队员么?”
3. 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
草草收兵的近义词
草草了事、草率收兵
草草收兵的反义词
慎重其事
成语词典:草草收兵
兵贵神速: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嘉传》:“嘉言曰:‘兵贵神速。’” 指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。
弃甲曳兵:丢掉铠甲,拖着兵器,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。
残兵败将:残余的军队,失败的将领。形容战败的部队。
缓兵之计: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,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。
草木皆兵:公元383年,前秦苻坚出兵攻晋,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。苻坚登寿春城瞭望,看到晋兵布阵严整,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,以为都是晋兵,认为遇到了劲敌,因而感到害怕。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、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。
寸草不生:寸草:一点儿草。形容土地贫瘠,连一点儿草都不长。亦形容灾情严重。
精兵简政:缩小机构,精简人员。
兵不厌诈:用兵打仗可以使用欺诈的办法迷惑敌人(语本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战阵之间,不厌诈伪。”不厌:不排斥;不以为非)。
拈花惹草:指男子乱搞男女关系或狎妓。也说惹草拈花。
穷兵黩武:用尽全部兵力,任意发动战争。形容十分好战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穷兵黩武,动费万计。” 黩武:滥用武力。
草菅人命: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其视杀人,若艾(yì,通“刈”)草菅然。”原意是批评秦二世胡亥把杀人看得像割草一样随便。后用草菅人命形容漠视人的生命,任意加以残害。菅(jiān):一种草。
兵荒马乱: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。
绿草如茵: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。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。亦作“碧草如茵”。
坐收渔利: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。
厉兵秣马:见〖秣马厉兵〗。
按兵不动:《吕氏春秋·召类》:“赵简子按兵而不动。” 原指作战时控制一部分力量暂不行动。现比喻暂不行动,以待时机。按:控制。
覆水难收:泼在地上的水 再也不能收回了。相传汉时朱买臣,原来家境贫穷,其妻要求离异。后买臣做了大官,其妻又要求复婚。买臣取一盆水泼在地上,让她再收回来,表示夫妻关系已无可挽回。后用来比喻某事已成定局,无可 挽回。
先礼后兵:指在和对方交涉时,先讲道理;如果行不通,再采取强硬手段。兵:武力,这里泛指强硬手段。
招兵买马:从各方面招揽人,扩充武装力量。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。
骄兵必败:骄傲轻敌的军队必定打败仗。《汉书·魏相传》:“相曰:‘恃国家之大,矜人民之众,欲见威于敌者,谓之骄兵,兵骄者灭。’”
风吹草动: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故。
一草一木:比喻极微小的东西。
名利双收:既得名声,又获利益。
奇花异草:奇异的花草:植物园的温室里有很多~。
短兵相接:双方面对 面地搏斗。比喻针锋相对地斗争。《楚辞 九歌 国殇》:“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 短兵:刀、剑等短武 器。
兵戎相见: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
不可收拾:原指事物无法归类整顿,后借指事情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。
虾兵蟹将:神话传说中龙王手下的兵将。比喻敌人不中用的爪牙,狗腿子。
旱涝保收:不管发生旱灾还是涝灾,都能保证收成,比喻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能得到好处。
损兵折将: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,指作战失利。
美不胜收:美好的东西太多,一时接受不完(看不过来):展览会上的工艺品,琳琅满目,~。
兵强马壮:形容军队实力强,富有战斗力。
纸上谈兵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记载,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,少时学兵法,善于谈兵,父亲也难不倒他。后来代廉颇为赵将,只照搬兵书,不知变通。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。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打草惊蛇:明郎瑛《七修 类稿》卷二四:“打草惊蛇,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,日营资产,部人诉主簿贪污,鲁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。’” 后用以比喻做事不谨慎,行迹泄露,使对方有所警觉。
草草了事:草草:形容草率、马虎;了:办完,结束。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。
斩草除根:也说剪草除根。比喻除去祸根,不留后患。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荑蕴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,则善者信矣。”
老弱残兵:比喻由于年老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。
收回成命:撤销已经发出的命令、决定等。
天兵天将: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。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。
哀兵必胜:《老子》六十九章:“故抗兵相若,则哀者胜矣。”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,必然能打胜仗。
衰草连天:形容荒草遍地,极其荒凉的样子。
草长莺飞:莺:黄鹂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。
罢战息兵:停止或结束战争。
草船借箭:运用智谋,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藉草枕块:藉:垫衬。古时居父母之丧,坐卧在草垫上,枕着土块。形容悲痛欲绝。
兵精粮足:兵士精壮,粮草充足。形容军力强盛,战备充分。
短兵接战:短兵:刀剑等短兵器;接:交战。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
兵骄将傲:士兵骄纵,将官傲慢。
兵临城下:指大军压境,城被围困。形容形势危急。
治兵以信:兵:军队。要用信义来管理军队。
选士厉兵:厉:磨;兵:武器。挑选士兵,磨利武器。
兵连祸深:兵:指战争。战争连年不断,灾祸持续相结。
兵在其颈:刀架在脖子上。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。
贵德贱兵:贵德:重视德行;贱兵:轻视武力。比喻重德行感化,不重强制刑罚。
惊蛇入草:形容草书的笔势矫健迅捷。《宣和书谱·草书七》:“(释亚栖)观其自谓吾书不大不小,得其中道;若飞鸟出林,惊蛇入草。”
草行露宿:走在野草里,睡在露天下。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。
收园结果:旧有因果报应之说,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。同“收因结果”。
不弃草昧:草昧:原始,未开化。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。用作谦词。
草率了事: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。
行兵列阵:指挥军队,布置阵势。
草蛇灰线: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。
贫国弱兵:使国家贫困,使军队削弱。也可指贫困的国家和弱小的军队。
上兵伐谋:上:上等,引申为最好的。兵:指战争,引申为用兵。伐:讨伐,攻打。伐谋: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。用兵的上策,是以谋略取胜。
兵车之会:春秋时齐桓公争霸,屡次与诸侯会盟,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,齐国带有军队,你为“兵车之会”。
风兵草甲:犹言草木皆兵。
抵掌谈兵:形容毫无拘束地畅谈军事。
秋草人情:秋草逐日黄枯。
草薙禽狝:薙:除草;狝:杀。如同割除野草,捕杀禽兽一般。比喻肆意屠戮,无所顾惜。
粮多草广:比喻战备物资充足。
芳草如茵:形容绿草茂盛。
兵已在颈: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。
息兵罢战:停止或结束战争。
兵微将寡: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
兵刃相接:刀枪武器互相接触。指白刃战。
兵连祸结: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汉武帝选将练兵…虽有克获之功,胡辄报之。兵连祸结,三十余年。” 指战祸接连不断。
讳兵畏刑:指慎于用兵和用刑。
兼收并容:收:收罗;容:容纳。把不同性质的东西收罗,保存起来。
颗粒无收:收:收成。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。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。
诘戎治兵:指整治军事。
一览全收:览:看。一眼看去,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。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,或诗文内容平淡,没有回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