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目共赏 yǒu mù gòng shǎng
有目共赏的意思
看见的人都赞赏。
1. 【解释】:赏:称赞。谁看见了都称赞。
2. 【出自】: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二回:“这人负一时盛名,而《湘军志》一书做的委实是好,有目共赏。”
3. 【语法】:连动式;作谓语;指谁看见了都称赞
有目共赏的近义词
交口称赞、洛阳纸贵、叹为观止、交口称誉、口碑载道、拍案叫绝、赞不绝口
成语词典:有目共赏
别有洞天:另有一种境界,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。
目中无人:眼里没有别人。形容骄傲自大,谁都看不起。
面目全非:模样变得与原先完全不同。形容变化极大(多含贬义)。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陆判》:“举首则面目全非。”
后继有人:有人接续前头的人所从事的事业。
尺有所短:比喻事物有其短处,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。
寸有所长:寸比尺短,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。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,也会有他的长处。
耳聪目明:听得清楚,看得分明。形容头脑清楚,眼光敏锐。
目瞪口呆: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。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。
同生共死:生死与共,形容情谊极深。
目不暇接:东西太多,眼睛看不过来:春节期间,文艺节目多得令人~。也说目不暇给(jǐ)。
徒有虚名:空有某种名声,指名不符实。也说徒有其名。
责有攸归:责任有所归属。指责任归谁承担是推卸不了的。攸(yōu):所。
有说有笑:连说带笑。形容十分欢快。
荣辱与共:光荣与耻辱共同分享与承担。
眉清目秀:形容容貌俊秀。
错落有致:错落:参差不齐。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,但却极有情趣,使人看了有好感。
极目远眺:极:尽;眺:望。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。
死有余辜:虽死也抵偿不了他的罪过。说明罪大恶极。辜(gū):罪恶。
雅俗共赏:形容某些艺术创作优美通俗,各种文化程度和艺术品位的人都能欣赏。
若有所思:若:好像。好像在思考着什么。
无独有偶:虽然罕见,但是不只一个,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(多用于贬义)。
赏罚分明:该赏的赏,该罚的罚。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。
有机可乘:有空子可钻。
有始无终:指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。
赏心悦目: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、愉快。
孤芳自赏:把自己看成一朵香花而自 我欣赏。比喻自命清高。芳:花。
历历在目:历历:清楚,分明的样子。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,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。
有口皆碑:比喻人人称赞。宋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一七:“劝君不用镌顽石,路上行人口似碑。” 碑:记载功绩的石碑。
目光炯炯:炯炯:明亮的样子。两眼明亮有神。
患难与共:同心协力,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。三国魏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,诚与国分形同气,忧患共之者也。”
绝无仅有:极其少有:这种奇事是~的。
铿锵有力: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。铿镪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
彬彬有礼:彬彬: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,后形容文雅。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。
引人注目:引起人注意。注目:眼光集中在一点上。
目不转睛: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。形容注意力集中。
应有尽有:应该有的全都有了,表示一切齐备。
光彩夺目: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。
有朝一日:将来有一天。
卓有成效:有显著的突出的成绩和效果。
触目伤怀: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。
井然有序:井然:整齐不乱的样子。序:次序。整整齐齐,次序分明,条理清楚。
孔武有力:孔:甚,很。形容人很有力气。
赫赫有名:赫赫:显著盛大的样子。声名非常显赫。
举世瞩目: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。
触目惊心: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。也作怵目惊心。
煞有介事: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。多指故作姿态。
众目睽睽: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。睽睽(kuí):睁大眼睛注视着。
耳濡目染:经常听到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唐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擩(通“濡”)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濡(r ú):沾湿。染:沾染。
大有裨益:裨益:益处、好处。形容益处很大。
奋发有为:精神振作,有所作为。
共商国是: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
和衷共济:大家一条心,共同渡过江河。比喻同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衷:内心。济:渡水。
璀璨夺目:璀璨:美玉发光。光辉灿烂耀人眼睛。
瞠目结舌: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,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。
游目骋怀:游目:远眺;骋怀:放开胸怀,往远处想。纵目四望,开阔心胸。
绰有余裕: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
一无所有:什么都没有,多形容非常贫穷。
有目共睹:人人都可以看到,极其明显。睹(dǔ):看见。
死不瞑目:死了也不闭眼睛。形容做事没达到目的,很不甘心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坚传》:“今不夷汝三族,悬示四海,则吾死不瞑目。” 瞑目:闭眼。
不共戴天:不愿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。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父之仇,弗与共戴天。”
巧立名目: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编造理由定出一些名目。
金刚怒目:形容面目威猛逼人。怒目:也说努目。金刚: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。
有条不紊:有条理,有次序,一点儿不乱。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” 紊(wěn):乱。
有恃无恐: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齐侯曰:‘室如悬罄,野无青草,何恃而不恐?’(展禽)对曰:‘恃先王之命。’” 恃(shì):倚仗。恐:害怕。
振振有词: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,说个不休。也作振振有辞。
论功行赏:论:按照。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。
拭目以待:擦亮眼睛等待着,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。
有眼无珠:比喻没有识别能力。
目光短浅:形容缺乏远见。
岂有此理:哪有这个道理。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。
心有余悸:危险的事情虽已过去,回想起来心里还有点后怕。悸(jì):因害怕而心跳。
教导有方:教育引导很有办法。
生死与共:生一起生,死一起死,形容情谊很深。
天外有天:指一个境界之外,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,多用来表示学问、技艺、本领等是没有止境的。
目无尊长:不把尊长放在眼里。形容狂妄无礼。
十有八九:指绝大多数,大致不差,差不离。
人神共愤:人和神都愤恨。形容民愤极大。
罪有应得: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惩罚。形容处罚恰当,并非冤枉。
有血有肉: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,内容充实:这篇报道写得生动具体,~。
各有千秋:原意是都有流传下去的价值。后引申为各有所长,各有优点。千秋:流传久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