絮絮叨叨 xù xù dāo dāo
1. 拼音:xù xù dāo dāo
2. 意思:形容说话啰嗦、唠叨,不停地重复相同或琐碎的内容,让人感到厌烦。
3. 出处:出自明·汤显祖《紫箫记·胜游》:“自成了人后,夜里和李郎絮絮叨叨到四五更鼓,翻来覆去,那里睡来?”
4. 近义词:
唠唠叨叨(指说话繁琐、没完没了,与“絮絮叨叨”均强调言语重复、冗长)
喋喋不休(形容说话没完没了,唠唠叨叨,侧重言语的持续性,与“絮絮叨叨”的啰嗦特征一致)
5. 反义词:
言简意赅(指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,强调说话简洁明了,与“絮絮叨叨”的繁琐形成对比)
沉默寡言(指性格沉静,很少说话,侧重言语少,与“絮絮叨叨”的多言啰嗦相反)
6. 例句:
母亲总是对着镜子絮絮叨叨,叮嘱我出门要注意安全。
他一打开话匣子就絮絮叨叨,旁人根本插不上嘴。
纪录片里的老人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年轻时的故事,眼神里满是怀念。
开会时若絮絮叨叨说不到重点,只会浪费大家的时间。
室友每天睡前都要絮絮叨叨抱怨几句,让我难以入睡。
书中的老太太总爱絮絮叨叨地念叨邻里琐事,却藏着对生活的热忱。
别再絮絮叨叨纠结过去的错误了,不如想想如何解决问题。
他絮絮叨叨地解释了半小时,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复杂。
奶奶的絮絮叨叨里,藏着对儿孙辈说不尽的牵挂。
职场中若遇事絮絮叨叨,不仅效率低,还会影响团队协作。
成语词典:絮絮叨叨
唠唠叨叨 [ láo lao dāo dāo ] 说话啰嗦,一说起来没个完。
絮絮叨叨 [ xù xù dāo dāo ] 形容说话啰嗦、唠叨,不停地重复相同或琐碎的内容,让人感到厌烦。
游丝飞絮 [ yóu sī fēi xù ] 游动的蛛丝,飘盈的柳絮。
只鸡絮酒 [ zhī jī xù jiǔ ] 指悼念故人,祭品菲薄。
叨在知己 [ tāo zài zhī jǐ ] 叨:谦词,表示辱没他人,自觉惭愧;知己:友谊深厚的朋友。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。
搓绵扯絮 [ cuō mián chě xù ] 雪下得很大,就好像搓弄丝绵,撕扯绵絮一样。
絮酒炙鸡 [ xù jiǔ zhì jī ] 《後汉书·徐稺传》“設雞酒薄祭”李贤 注引 三国 吴谢承《後汉书》:“稺 諸公所辟雖不就,有死喪負笈赴弔。常於家豫炙雞一隻,以一兩緜絮漬酒中,暴乾以裹雞,......以水漬緜使有酒氣,斗米飯,白茅爲藉,以雞置前,醊酒畢,留謁則去,不見喪主。”后以“絮酒炙雞”指菲薄的祭品。明 方孝孺《与讷斋先生书》:“伏枕呻吟作一文,謹奉去,朔日奠,望令祝史對靈几前讀之,以泄殄瘁之哀,絮酒炙雞,恐不蠲潔,不復賫上。”
絮絮聒聒 [ xù xù guō guō ] 犹言絮絮叨叨。
禅絮沾泥 [ chán xù zhān ní ] 比喻禅寂之心受到尘世烦恼的沾染。
柳絮才媛 [ liǔ xù cái yuàn ] 对才女的美称。
叨陪末座 [ tāo péi mò zuò ] 叨:谦词,受到(好处);陪:奉陪;末座:席中最后的座位。这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。
兰因絮果 [ lán yīn xù guǒ ] 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记载了郑文公妾燕姞梦兰得宠生穆公的故事,因以“兰因”比喻美好的结合;柳絮易于飘扬飞散,因以“絮果”比喻离散的结局。后常比喻男女始合终离,结局不好。清张潮《虞初新志·小青传》:“兰因絮果,现业维深。”
咏絮才高 [ yǒng xù cái gāo ]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。
柳絮才高 [ liǔ xù cái gāo ]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。多指女子。
咏絮之才 [ yǒng xù zhī cái ] 源出东晋才女“谢道韫”,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,富有智慧。
才高咏絮 [ cái gāo yǒng xù ]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。多指女子。
谢家轻絮 [ xiè jiā qīng xù ] 指 晋 谢道韫 咏雪事,后以“谢家轻絮”作咏柳咏雪的典实。
挦绵扯絮 [ xián mián chě xù ] 形容下大雪。
大奸似忠 [ dà jiān sì zhōng ] 指非常狡猾的人,往往表面装作忠诚正直,实则内心奸邪狡诈,形容奸佞之徒善于伪装。
玩世不恭 [ wán shì bù gōng ] 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、不认真的生活态度。
盲目乐观 [ máng mù lè guān ] 指不基于实际情况,缺乏理性分析,盲目地对事物发展持乐观态度,忽视潜在风险或问题。
区区小事 [ qū qū xiǎo shì ] 指微不足道的小事,多用来表示事情容易解决或不值得挂怀。
柳莺花燕 [ liǔ yīng huā yàn ] 指柳上莺啼、花间燕语的春日景象,多用以比喻明媚艳丽的春景,也可代指歌姬、舞女等身姿曼妙的女子。
文武差事 [ wén wǔ chāi shì ] 指同时涉及文事与武事的差事,也可泛指有一定权力、能捞取好处的差事。
情投意合 [ qíng tóu yì hé ]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,意见一致,彼此很合得来,侧重指人与人之间在情感、志趣、观念等方面高度契合。
视死如归 [ shì sǐ rú guī ] 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,形容不怕牺牲生命。
碎尸万段 [ suì shī wàn duàn ] 指把尸体分裂成许多段,形容对仇敌的愤恨至极,恨不得将其彻底毁灭,多用作诅咒或表达强烈的憎恶。
隐隐约约 [ yǐn yǐn yuē yuē ]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,不很清楚,感觉不很明显。
鸡犬升天 [ jī quǎn shēng tiān ] 传说汉代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,连家里的鸡和狗也跟着吃了仙药飞升上天,后比喻一个人得势,与其有关的人或事物也随之得势,多含贬义。
引经据典 [ yǐn jīng jù diǎn ] 指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依据,强调通过援引权威典籍增强论述的说服力或文采。
先声夺人 [ xiān shēng duó rén ] 指在行事时先用强大的声势压制对方,从而在心理上占据优势,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,以主动的姿态争取主动权。
繁荣富强 [ fán róng fù qiáng ] 形容国家兴旺发达,富足强大。
力挽狂澜 [ lì wǎn kuáng lán ] 挽:挽回;狂澜:猛烈的大波浪。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。
玩忽职守 [ wán hū zhí shǒu ] 指不认真、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,懈怠职守,敷衍塞责,形容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。
一五一十 [ yī wǔ yī shí ] 形容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。
成败得失 [ chéng bài dé shī ] 成功与失败,得到的与丢掉的,指各种成功、失败的结果。
意气相投 [ yì qì xiāng tóu ] 指彼此的思想、情感、志趣等相互投合,形容人与人之间因性情、理想一致而合得来。
略知皮毛 [ lüè zhī pí máo ] 指对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仅仅了解表面,掌握得非常肤浅,不够深入。
叶公好龙 [ yè gōng hào lóng ] 比喻表面上喜欢或推崇某事物,实际上并非真正喜爱,甚至害怕或排斥,形容言行不一、虚伪的态度。
量才录用 [ liàng cái lù yòng ] 根据人的才能大小来安排合适的职位,强调选拔人才时注重实际能力,做到人尽其才。
竹篮打水 [ zhú lán dá shuǐ ] 比喻白费力气,没有效果,劳而无功。侧重于用错误的方法或工具去做事,导致目标无法达成。
有声有色 [ yǒu shēng yǒu sè ] 形容说话、表演或做事生动形象,精彩具体,既有声音,又有色彩,能让人产生鲜明的感受。
血口喷人 [ xuè kǒu pēn rén ] 比喻用恶毒的话污蔑或辱骂别人。
一丝不挂 [ yī sī bù guà ] 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,超凡脱俗。后多用来形容人赤身裸体,不穿任何衣物 。
纸上谈兵 [ zhǐ shàng tán bīng ] 指在纸面上谈论用兵策略,比喻空谈理论而不注重实际操作,或虽有知识却缺乏实践能力,无法解决实际问题。
无人之境 [ wú rén zhī jìng ] 指没有人居住或很少有人涉足的地方,也形容人在某种状态下无视周围环境,如入无人之地。
宁死不屈 [ nìng sǐ bù qū ] 宁愿死也不屈服。
羽扇纶巾 [ yǔ shàn guān jīn ] 拿着羽毛扇子,戴着青丝绶的头巾。形容态度从容。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绘儒雅、潇洒的形象,特别是在指挥作战或者谈论谋略等场景中表现出的悠然自得、胸有成竹的状态。
来势汹汹 [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] 指事物到来时的气势非常猛烈、盛大,多形容冲击性强的事物(如自然灾害、群体情绪、竞争态势等),带有较强的压迫感。
深入骨髓 [ shēn rù gǔ suǐ ] 形容程度极深,达到骨头和骨髓里,多指感受、影响、仇恨等深刻到极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