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时伏腊 suì shí fú là
岁时伏腊的意思
岁时:一年四季;伏腊:伏日和腊日。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。
1. 【解释】:岁时:一年四季;伏腊:伏日和腊日。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。
2. 【出自】:《旧唐书·张九龄传》:“又以其弟九章,九皋为岭南道刺史,令岁时伏腊,皆得宁觐。”
成语词典:岁时伏腊
寒冬腊月: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。泛指寒冷的冬季。
思潮起伏:思想活动极频繁。
老骥伏枥:三国魏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 老马站在槽头,还想着驰骋千里。比喻人虽年老,仍有雄心壮志。骥(jì):好马。枥(lì):马槽。
风靡一时:形容一种 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。靡(mǐ):顺风倒下。
针砭时弊:砭:古代治病刺穴的石针,后泛指金针治疗和砭石出血。像医病一样,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,又针又砭,求得改正向善。
峥嵘岁月:峥嵘:不平凡,不寻常。形容不平凡的年月。
降龙伏虎:形容力量强大,能够战胜一切。
蹉跎岁月:蹉跎:时光白白过去。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。指虚度光阴。
传诵一时:诵:称诵、传述。在某一个时期内,人们到处传述。
长命百岁:寿命很长,能活到一百岁。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。
曾几何时:时间过去没有多久:~,这里竟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。
随时随地: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;在不同的时间、地点。
不合时宜:时宜:当时的需要和潮流。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。也指不合世俗习尚。
生不逢时: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。旧时指命运不好。
一时三刻:指很短的时间。
时运亨通: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
此起彼伏:也说此起彼落、此伏彼起。这里起来,那里落下,表示连续不断地起落。
审时度势:研究时机,估量形势。度(duó):揣度,推测。
时来运转:时机来了,运气有了好转。
轰动一时:形容在一个时期里到处传播,影响很大。
心潮起伏: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不定,十分激动、不能平静。
不识时务:《后汉书·张霸传》:“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,当朝贵盛,闻霸名行,欲与为交,霸逡巡不答,众人笑其不识时务。” 原意是不识抬举。后多用来指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。
无时无刻:“无时无刻不…”是“时时刻刻都…”的意思,表示永远,不间断:我们~不在想念着你。
危机四伏:到处都潜伏着危机。
时运不济:时机和命运不佳。
恰逢其时:恰恰遇到这个时候,指时机正好。
天时地利: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、地理环境。后泛指有利的时机、环境和条件。
惟日为岁:犹言度日如年。形容日子很不好过。
遭时定制:指因时势而规定法制。
威仪孔时:孔:甚,很。仪容严肃,举目庄重,甚合时宜。
旷日累时:累:积累。耗费时日,拖延很久。
与时偕行:变通趋时。
岁朘月耗:朘:缩小,减少。日日削减,月月缩小。形容逐渐缩小。也指时时受到搜刮。
丰杀随时:丰:增加;杀:减少。随时代不同而作增减变动。
审时定势:观察分析时势,估计情况的变化。同“审时度势”。
膝行蒲伏:伏地爬行。
胯下蒲伏:蒲伏:通“匍伏”,指伏地爬行。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。
时乖运蹇:指时运不好。也说时乖命蹇。
矫时慢物:矫时:矫正时俗。慢,傲慢。指对现实不满,态度傲慢。
窃时肆暴:比喻得势时胡作非为,横行霸道。
妙绝时人:指作品的好,不是当时的人所能比。
哀告宾伏:哀求饶恕,愿意服从。[宾伏:古代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,表示服从;后指顺从、归顺。] 书证:元•;佚名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我见他慌悚踌躇,左右支吾,紧慢相逐,跪在街衢,哀告宾伏。”
适时应务:适合时宜,顺应世务。
蜿蜒起伏:弯弯曲曲延伸的样子。
识时知务:认清形势的发展,通晓事务的变化。
与时消息:指事物无常,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。消,消亡。息,孳生。
伏龙凤雏:潜藏着的蛟龙,初生的凤鸟。原专指诸葛亮和庞统,后泛指才能出众的俊杰。
济时拯世:指拯救时世。
万代一时:很多世代才有这么一个时机。极言机会难得。
千岁流芳:芳:香:引申为好的名声。好的名声永远流传。
不伏烧埋:伏:屈服;烧埋:烧埋银钱,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。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。
敬授民时:指将历法付予百姓,使知时令变化,不误农时。后以之指颁布历书。同“敬授人时”。
嵩呼万岁:又作“三呼万岁”、“山呼万岁”。
煦伏之恩:比喻抚育之恩。
妖孽伏息:杜绝了坏事或制服了邪恶的人。
消磨岁月:消磨:虚度。虚度年月。
出入无时:进出没有一定的时间。
岁月流转:出自唐 杜甫《曲江》,形容时间过得很快,像水一样一去不复返。
临时磨枪:临:到,快要;枪:梭镖,长矛一类的兵器。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。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。
一时一刻:常短暂的时间。
经岁之储:岁:一年。够一年用的储蓄。
优游岁月:悠闲舒适地过日子。
不失时机:失:耽误,错过。时机:具有时间性的机会。不错过当前的机会。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。
藏器待时:比喻怀藏才学,等待施展的机会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”
麇骇雉伏:形容惊怕躲藏。麇,古书上指獐子。
过时黄花:黄花:菊花。重阳节后的菊花。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。
一时之标:一个时期里最出众的人物。
悯时病俗:指忧虑时俗。
时不久留:时机不会长久等待。
起伏跌宕: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。
腊尽春来:腊月过去,春天又回来了。
救时厉俗:匡救时弊,纠正风气。
不误农时: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。
通时合变: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,懂得变通,不死守常规。同“通权达变”。
落花时节:指暮春季节。唐 杜甫《江南逢李龟年》诗:“正是 江 南好風景,落花時節又逢君。”宋 辛弃疾《上西平·送杜叔高》词:“江 南好景,落花時節又逢君。”清 纳兰性德《风流子·秋郊射猎》词:“記玉勒青絲,落花時節,曾逢拾翠,忽憶吹簫。”毛泽东《和柳亚子先生》:“三十一年還舊國,落花時節讀華章。”
时乖命蹇:时:时运,时机;乖:不顺利;蹇:一足偏废,引伸为不顺利。时运不好,命运不佳。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。
潜龙伏虎:潜藏的蛟龙,潜伏的猛虎。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。
韬晦待时:指掩藏锋芒,隐匿踪迹,等待时机。
时谈物议:指他人的议论。
岁不与我:与:给。岁月不能再给我。表示应该及时奋起,有所作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