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兵释甲

解兵释甲 jiě bīng shì jiǎ

解兵释甲的意思

解:解除;释:卸下。解除武装,卸掉盔甲。比喻不再参战。

1. 【解释】:解:解除;释:卸下。解除武装,卸掉盔甲。比喻不再参战。

2. 【出自】:明·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第四折:“解兵释甲,社稷宁谧,黎民乐业。”

成语词典:解兵释甲

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:形容知道得不全面,理解得不深不透。宋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有透彻之悟,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。”

土崩瓦解tǔ bēng wǎ jiě:比喻彻底崩溃,不可收拾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秦之积衰,天下土崩瓦解。”

兵贵神速bīng guì shén sù: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嘉传》:“嘉言曰:‘兵贵神速。’” 指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。

弃甲曳兵qì jiǎ yè bīng:丢掉铠甲,拖着兵器,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。

残兵败将cán bīng bài jiàng:残余的军队,失败的将领。形容战败的部队。

缓兵之计huǎn bīng zhī jì: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,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。

草木皆兵cǎo mù jiē bīng:公元383年,前秦苻坚出兵攻晋,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。苻坚登寿春城瞭望,看到晋兵布阵严整,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,以为都是晋兵,认为遇到了劲敌,因而感到害怕。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、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。

不解之缘bù jiě zhī yuán:不能分开的缘分,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。

精兵简政jīng bīng jiǎn zhèng:缩小机构,精简人员。

兵不厌诈bīng bù yàn zhà:用兵打仗可以使用欺诈的办法迷惑敌人(语本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战阵之间,不厌诈伪。”不厌:不排斥;不以为非)。

如释重负rú shì zhòng fù: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。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。《穀梁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昭公出奔,民如释重负。” 释:放下。重负:重担。

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:用尽全部兵力,任意发动战争。形容十分好战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穷兵黩武,动费万计。” 黩武:滥用武力。

兵荒马乱bīng huāng mǎ luàn: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。

涣然冰释huàn rán bīng shì:《老子·十五章》:“涣兮若冰之将释。” 后用“涣然冰释”形容嫌疑、误会像冰化了一样,一下子就消除了。

身怀六甲shēn huái liù jiǎ:六甲,传说为天帝造物之日。后因以“身怀六甲”谓妇女怀孕。

消愁解闷xiāo chóu jiě mèn:消除忧愁,解除烦闷。

排难解纷pái nàn jiě fēn:原指给别人排除危难,解决纠纷。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,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。” 后指调停双方争执。难(nàn)。

爱不释手ài bù shì shǒu:因喜爱某物而舍不得放下。

厉兵秣马lì bīng mò mǎ:见〖秣马厉兵〗。

按兵不动àn bīng bù dòng:《吕氏春秋·召类》:“赵简子按兵而不动。” 原指作战时控制一部分力量暂不行动。现比喻暂不行动,以待时机。按:控制。

先礼后兵xiān lǐ hòu bīng:指在和对方交涉时,先讲道理;如果行不通,再采取强硬手段。兵:武力,这里泛指强硬手段。

慷慨解囊kāng kǎi jiě náng:慷慨:豪爽,大方;解囊:解开钱袋拿出钱来。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。

招兵买马zhāo bīng mǎi mǎ:从各方面招揽人,扩充武装力量。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。

排忧解难pái yōu jiě nàn:排除忧虑,解除危难。

骄兵必败jiāo bīng bì bài:骄傲轻敌的军队必定打败仗。《汉书·魏相传》:“相曰:‘恃国家之大,矜人民之众,欲见威于敌者,谓之骄兵,兵骄者灭。’”

迎刃而解yíng rèn ér jiě: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 意思是劈竹子,头上几节一破开,下面的就随着刀口裂开了。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,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。刃:刀口。解:分开,裂开。

跑马卖解pǎo mǎ mài xiè:旧时指骑马表演各种技艺,以此赚钱谋生。也说跑马解、跑解马。

甲乙丙丁jiǎ yǐ bǐng dīng:常用作顺序的编号,也可泛指一群人或事物。

短兵相接duǎn bīng xiāng jiē:双方面对 面地搏斗。比喻针锋相对地斗争。《楚辞 九歌 国殇》:“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 短兵:刀、剑等短武 器。

兵戎相见bīng róng xiāng jiàn: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

虾兵蟹将xiā bīng xiè jiàng:神话传说中龙王手下的兵将。比喻敌人不中用的爪牙,狗腿子。

庖丁解牛páo dīng jiě niú:庖丁:厨工;解:肢解分割。比喻经过反复实践,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,做事得心应手,运用自如。

损兵折将sǔn bīng zhé jiàng: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,指作战失利。

片甲不留piàn jiǎ bù liú: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。形容全军覆没。

兵强马壮bīng qiáng mǎ zhuàng:形容军队实力强,富有战斗力。

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记载,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,少时学兵法,善于谈兵,父亲也难不倒他。后来代廉颇为赵将,只照搬兵书,不知变通。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。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
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:晋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”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,不咬文嚼字。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,不求深刻了解。

老弱残兵lǎo ruò cán bīng:比喻由于年老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。

天兵天将tiān bīng tiān jiàng: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。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。

哀兵必胜āi bīng bì shèng:《老子》六十九章:“故抗兵相若,则哀者胜矣。”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,必然能打胜仗。

自我解嘲zì wǒ jiě cháo: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。

浑身解数hún shēn xiè shù:全身的武艺。解数:武术的架式,也泛指手段、本事。解(xiè)。

罢战息兵bà zhàn xī bīng:停止或结束战争。

兵精粮足bīng jīng liáng zú:兵士精壮,粮草充足。形容军力强盛,战备充分。

短兵接战duǎn bīng jiē zhàn:短兵:刀剑等短兵器;接:交战。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

兵骄将傲bīng jiāo jiàng ào:士兵骄纵,将官傲慢。

茫然费解máng rán fèi jiě:茫然:渺茫,模糊不清。认识不清,不能理解。

兵临城下bīng lín chéng xià:指大军压境,城被围困。形容形势危急。

治兵以信zhì bīng yǐ xìn:兵:军队。要用信义来管理军队。

离蔬释屩lí shū shì juē:比喻脱离清苦生活,入身仕官。同“离蔬释蹻”。

腹中鳞甲fù zhōng lín jiǎ:鳞甲:比喻人多巧诈之心。比喻居心险恶。

解衣般礴jiě yī bān bó:脱衣箕坐。指神闲意定,不拘形迹。后亦指行为随便,不受拘束。

选士厉兵xuǎn shì lì bīng:厉:磨;兵:武器。挑选士兵,磨利武器。

解黏去缚jiě nián qù fù:解除粘着和束缚。

解衣推食jiě yī tuī shí:把衣服脱给别人穿,把食物让给别人吃。形容对别人生活极为关怀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。”

难解难分nán jiě nán fēn:双方相持不下(多指竞争或争吵、打斗),难以分出胜负。形容双方关系亲密,分不开。

兵连祸深bīng lián huò shēn:兵:指战争。战争连年不断,灾祸持续相结。

辛壬癸甲xīn rén guǐ jiǎ:用以指一心为公,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。

解衣抱火jiě yī bào huǒ:比喻不解决问题,只招致危险。同“解衣包火”。

兵在其颈bīng zài qí jǐng:刀架在脖子上。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。

贵德贱兵guì dé jiàn bīng:贵德:重视德行;贱兵:轻视武力。比喻重德行感化,不重强制刑罚。

下回分解xià huí fēn jiě:章回小说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语。现多用以喻事件发展的结果。

解衣包火jiě yī bāo huǒ:比喻不解决问题,只招致危险。

解民倒悬jiě mín dào xuán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”后用“解民倒悬”比喻把人民从困苦危难的处境中解救出来。

解衣卸甲jiě yī xiè jiǎ:解:脱衣;卸:卸掉。脱下战衣,卸掉盔甲。比喻不再作战。

疑团莫释yí tuán mò shì:心里有很多疑问,没有解开。

桑落瓦解sāng luò wǎ jiě:象桑叶枯落,屋瓦解体。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
行兵列阵xíng bīng liè zhèn:指挥军队,布置阵势。

败鳞残甲bài lín cán jiǎ:败:毁坏。残败零碎的鳞甲,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。

解甲归田jiě jiǎ guī tián:脱掉铠甲,回到乡村。指将士离开军队,回乡务农。

老妪能解lǎo yù néng jiě:妪:老年妇女。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,不懂就改,力求做到她们能懂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。

贫国弱兵pín guó ruò bīng:使国家贫困,使军队削弱。也可指贫困的国家和弱小的军队。

上兵伐谋shàng bīng fá móu:上:上等,引申为最好的。兵:指战争,引申为用兵。伐:讨伐,攻打。伐谋: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。用兵的上策,是以谋略取胜。

兵车之会bīng chē zhī huì:春秋时齐桓公争霸,屡次与诸侯会盟,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,齐国带有军队,你为“兵车之会”。

披袍擐甲pī páo huàn jiǎ:指做好战斗准备。

风兵草甲fēng bīng cǎo jiǎ:犹言草木皆兵。

以踵解结yǐ zhǒng jiě jié:用脚后跟去解疙瘩。比喻做事徒劳无功。

衣不解带yī bù jiě dài:形容日夜辛劳,不能安稳休息。

杯酒解怨bēi jiǔ jiě yuàn:解:消除,排解;怨:怨恨,怨仇。指饮酒言欢,消解仇怨。

抵掌谈兵dǐ zhǎng tán bīng:形容毫无拘束地畅谈军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