贼喊捉贼

贼喊捉贼 zéi hǎn zhuō zéi

  1. 拼音:zéi hǎn zhuō zéi

  1. 意思:做贼的人喊捉贼,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,故意制造混乱,转移目标,把别人说成是坏人。

  1. 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假谲》:“魏武少时,尝与袁绍好为游侠,观人新婚,因潜入主人园中,夜叫呼云:‘有偷儿贼!’青庐中人皆出观,魏武乃入,抽刃劫新妇,与绍还出,失道,坠枳棘中,绍不能得动,复大叫云:‘偷儿在此!’绍遑迫自掷出,遂以俱免。”

  1. 近义词:

    • 倒打一耙:比喻不仅拒绝对方的指责,反而指责对方。

    • 恶人先告状: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。

    • 混淆是非: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,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。

  1. 反义词:

    • 实事求是:指从实际对象出发,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,认识事物的本质。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。

    • 是非分明: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。

    • 安分守己:规矩老实,守本分,是人的一种良好品德。

  1. 例句:

    • 明明是他偷拿了东西,还贼喊捉贼,污蔑别人。

    • 这个小偷太狡猾了,竟然贼喊捉贼,误导大家的判断。

    • 他自己做了错事,却贼喊捉贼,企图把责任推给别人。

    • 那家伙贼喊捉贼的把戏被大家一眼识破。

    • 没想到他使出贼喊捉贼这一招,企图混淆视听。

    • 面对警察的询问,他贼喊捉贼,企图掩盖自己的罪行。

    • 这个骗子贼喊捉贼,指责别人是骗子,以此来迷惑受害者。

    • 他在争吵中贼喊捉贼,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。

    • 嫌疑人贼喊捉贼的行为,让现场陷入了混乱。

    • 别听他的,他这是贼喊捉贼,想逃避责任。

成语词典:贼喊捉贼

捉襟见肘zhuō jīn jiàn zhǒu:也说捉襟肘见。拉一下衣襟,胳膊肘就露了出来。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曾子居卫…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(同“襟”)而肘见。”形容衣服破烂,生活穷困。后也比喻顾此失彼,穷于应付。

做贼心虚zuò zéi xīn xū:做了坏事怕人觉察出来而心里惶恐不安。

贼心不死zéi xīn bù sǐ:不放弃坏念头,而继续做下去。

贼喊捉贼zéi hǎn zhuō zéi:自己是贼还喊叫捉贼,比喻为了逃脱罪责,故意混淆视听,转移目标。

捕风捉影bǔ fēng zhuō yǐng:也说望风捕影。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:“听其言,洋洋满耳,若将可遇;求之,荡荡如系风捕景(通“影”),终不可得。”这本是汉成帝时光禄大夫谷永谏成帝不要相信鬼神,揭穿巫师骗局的话。比喻说话、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作根据。

摇旗呐喊yáo qí nà hǎn:古代打仗的时候,后面的人摇着旗子呐喊,给前面作战的人助威。

贼眉鼠眼zéi méi shǔ yǎn:形容神情鬼鬼祟祟。

大喊大叫dà hǎn dà jiào:大声叫嚷,形容大肆宣传,大造舆论。

捉摸不定zhuō mō bù dìng:估量不透。捉摸:猜测,预料。

贼头贼脑zéi tóu zéi nǎo:形容举动鬼鬼祟祟。

捉贼见赃zhuō zéi jiàn zāng:脏:偷盗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。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。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。

认贼作父rèn zéi zuò fù:比喻把仇敌当作亲人。

降妖捉怪xiáng yāo zhuō guài:原指有法术的人可以降伏妖精,捉拿鬼怪。后比喻以强大的力量战胜凶恶的敌人。

请人捉刀qǐng rén zhuō dāo:捉刀:指代人作文。代人做事或写文章。

藏贼引盗cáng zéi yǐn dào:藏:隐藏;引:勾引。包庇小偷,勾引强盗。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。

瓮中捉鳖wèng zhōng zhuō biē:从大坛子里捉王八。比喻要捕捉的坏人已在掌握之中。形容很有把握。元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四折:“管教他瓮中捉鳖,手到拿来。”

嚎天喊地háo tiān hǎn dì:大声哭叫。形容极端悲痛。

作贼心虚zuò zéi xīn xū:也作做贼心虚。比喻做了坏事,总怕被人发觉而心里不安。宋悟明《联灯会要·重显禅师》:“作贼人心虚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○四回:“偏偏那天又在公馆里被端甫遇见,做贼心虚,从此就不敢再到端甫处捣鬼了。”

捉虎擒蛟zhuō hǔ qín jiāo:蛟:蛟龙。能上山捉老虎,下海擒蛟龙。比喻本领大。

捉鼠拿猫zhuō shǔ ná māo:拿:抓住。捉住老鼠和猫。比喻能制服敌手。

拿云捉月ná yún zhuō yuè: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。

生擒活捉shēng qín huó zhuō:指活捉,即捉拿活着的目标。

独夫民贼dú fū mín zéi:《尚书 泰誓 下》:“独夫受(商纣),洪惟作威,乃汝世仇。”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今之事君者曰:‘我能为君辟 土地,充府库。’今之所谓良臣,古之所谓民贼也。” 指众叛亲离,对国家、人民犯下严重罪行的反动 统治者。独夫:人所共弃的暴君。

顽皮贼骨wán pí zéi gǔ:指品行不端,无赖狡诈的人。

认贼作子rèn zéi zuò zǐ:佛家语,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。同“认贼为子”。

上了贼船shàng le zéi chuán:比喻已入歧途,难以抽身。

捉风捕月zhuō fēng bǔ yuè: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。

真赃真贼zhēn zāng zhēn zéi:赃物、罪犯都确凿无疑。指犯罪的证据确凿。

不可捉摸bù kě zhuō mō:捉摸:揣测,预料。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。

鹰拿雁捉yīng ná yàn zhuō:比喻缉捕时的快速凶猛。

国贼禄鬼guó zéi lù guǐ:不顾国家利益,一心钻营名利的人。

为人捉刀wèi rén zhuō dāo:捉:持,拿。

人喊马嘶rén hǎn mǎ sī:人喊叫,马嘶鸣。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。

马捉老鼠mǎ zhuō lǎo shǔ:比喻瞎忙乱。

盗贼公行dào zéi gōng xíng:谓盗贼公开作案,无所忌禅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盗贼公行,而夭厉不戒。”宋 苏轼《论河北京东盗贼状》:“盗贼自知不死,既轻犯法,而人户亦忧其復来,不敢告捕,是致盗贼公行。”明 方孝孺《潼关》诗:“潼关 将军才且武,五千士卒健於虎;朝廷养汝为阿谁,盗贼公行如不睹。”亦作“盗窃公行”。宋 王十朋《论林安宅札子》:“事无大小皆委於吏,狱讼繁兴而不能决,盗窃公行而不能治。”

望空捉影wàng kōng zhuō yǐng:犹言捕风捉影。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。

弃德从贼qì dé cóng zéi:放弃良好的德行,从事坏人所做的事。比喻弃善从恶。

贼人胆虚zéi rén dǎn xū: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。

擒贼擒王qín zéi qín wáng:唐杜甫《前出塞》诗:“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。” 比喻先要抓首恶或主要的敌手。

家贼难防jiā zéi nán fáng:家里人作贼难以防范。比喻隐藏在内部的坏人不容易防范。

并赃拿贼bìngzāng ná zéi:行迹露败,当场人脏俱获。

捉奸捉双zhuō jiān zhuō shuāng:抓拿正在通奸的人。

捉刀代笔zhuō dāo dài bǐ: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。

十捉九着shí zhuō jiǔ zhe:比喻很有把握。

擒龙捉虎qín lóng zhuō hǔ:擒住老虎捉拿蛟龙。比喻降伏强敌,本领高强。

贼不空手zéi bù kōng shǒu:贼:偷东西的人。偷东西的人不会空手而回,一定要有所得。

挟人捉将xié rén zhuō jiàng:在战斗中能制服、活捉敌将。

乱臣贼子luàn chén zéi zǐ:乱臣:叛乱之臣;贼子:忤逆之子。旧指不守君臣、父子之道的人。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。

捉生替死zhuō shēng tì sǐ:指晨昏颠倒。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。

大喊大吼dà hǎn dà hǒu:大声叫嚷,形容大肆宣传,大造舆论。

狗捉老鼠gǒu zhuō lǎo shǔ: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。

代人捉刀dài rén zhuō dāo:捉刀:代别人写文章。指代别人做事,多指写文章。

贼去关门zéi qù guān mén:贼走关门。

偷狗捉鸡tōu gǒu zhuō jī:指偷窃的行为。也指不正经的勾当。

捉影追风zhuō yǐng zhuī fēng: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依据,随意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