狼贪虎视 láng tān hǔ shì
狼贪虎视的意思
象狼一样贪婪,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。比喻野心很大。
【解释】:象狼一样贪婪,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。比喻野心很大。
成语词典:狼贪虎视
贪生怕死:贪:舍不得。贪恋生存,畏惧死亡。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。
狐假虎威: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。假:借。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。后以“狐假虎威”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、恐吓人。
杯盘狼藉:形容宴饮将毕或已毕,桌上杯盘碗筷等乱七八糟的样子。狼藉(jí):杂乱的样子。
狼吞虎咽: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。
龙潭虎穴:比喻危险的境地。也说虎穴龙潭。
视同陌路: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。同“视若路人”。
视而不见:看到了,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。指不注意或不重视。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如虎添翼:好像老虎长出了翅膀。比喻增添力量,使强大的更加强大,或使凶恶的更加凶恶。
熟视无睹:虽然经常看到,却跟没有看见一样。形容对某种事物漠不关心。唐韩愈《应科目时与韦舍人书》:“是以有力者遇之,熟视之若无睹也。” 熟视:细看,看惯。无睹:没有看见。
马马虎虎:形容做事马虎、随便。
贪得无厌: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(含贬义)。
调虎离山: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,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。
虎视眈眈: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。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。《周易·颐》:“虎视眈眈,其欲逐逐。” 眈眈(dāndān):注视的样子。
狼狈不堪:狼狈:窘迫的样子。困顿、窘迫得不能忍受。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。
声名狼藉: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司马贞索隐:“言其恶声狼藉,布于诸国。” 后用声名狼藉形容人的名声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狼藉(jí):乱七八糟。
等闲视之:当做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。
贪赃枉法:公职人员收受贿赂,利用职权歪曲法律,以满足行贿人违法要求的行为。枉:歪曲,破坏。
降龙伏虎:形容力量强大,能够战胜一切。
虎落平阳:平阳: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。老虎离开深山,落到平地里受困。比喻失势。
起早贪黑:起得早,睡得晚,形容人辛勤劳动。也说起早摸黑。
龙争虎斗:形容双方势均力敌,斗争十分激烈。
骑虎难下: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,但又不能停止,进退两难。《新五代史·郭崇韬传》:“俚语曰:‘骑虎者势不得下。’”
敲山震虎:指故意示警,使人震动。同“敲山振虎”。
狼心狗肺:形容人凶险狠毒或忘恩负义。
视死如归: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,形容不怕牺牲生命。
养虎为患:比喻纵容敌人,留下后患,自己反受其害。
与虎谋皮:也说与狐谋皮。同老虎商量,要剥下它的皮。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,是绝对办不到的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二○八引《符子》:“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…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(高土堆)之下。”
谈虎色变:一谈到老虎,吓得脸色就变了。宋程颢、程颐《二程全书·遗书二上》:“真知与常知异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,有人说虎伤人,众莫不惊,独田夫色动异于众。” 后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就感到恐怖。
虎口拔牙: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。
混淆视听:用假象或谎言使人们视听混乱,分辨不清是非。
贪官污吏:指贪污受贿的官吏。
豺狼当道:《汉书·孙宝传》:“豺狼横道,不宜复问狐狸。” 比喻坏人当权。当(dāng)道:在路中间。
狼狈为奸:传说狈是一种兽,前腿特别短,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,没有狼,它就不能行动。比喻互相勾结做坏事。
狼子野心:比喻凶暴的人用心狠毒,野性难改。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谚曰:‘狼子野心。’是乃狼也,其可畜乎!”
虎头蛇尾:比喻做事有始无终,起初声势很大,后来就马马虎虎,劲头越来越小。
贪财好色:贪图私利,喜好女色。
淆乱视听:视听:看和听。混淆是非,以扰乱人们的视听。
生龙活虎: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。
为虎作伥:旧时迷信传说,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,又去引导老虎吃人,这种鬼叫伥。比喻充当恶人的爪牙,帮助干坏事。伥(chāng)。
狼窝虎穴: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地方。“狼窝”和“虎穴”都代表着危险的野兽巢穴,组合起来形容危机四伏的场所。
卧虎藏龙: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,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。
视若路人:把对方看成路上遇到的陌生人。指与亲人或熟人相遇却不相认,态度冷淡,表现出极其陌生的关系。
引狼入室:比喻把敌人或坏人引入内部,招来灾祸。
虎背熊腰: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。
放虎归山:也说纵虎归山。把已捕获的老虎放回深山。比喻放走敌人,留下后患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刘巴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零陵先贤传》:“既入,巴复谏曰:‘若使备讨张鲁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’”
高视阔步:眼睛向上看,迈着大步走路。形容举动不凡或态度傲慢。
一视同仁:不分厚薄,同样看待。唐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听聪视明:听:听觉;聪:灵敏;视:视觉;明:清楚。听得清,看得明。形容对事物有清楚而正确的认识。
赃贿狼藉:指贪污受贿,行为不检,名声败坏。亦作“赃贿狼籍”。
十目所视: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,做了也不可能隐瞒。同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”。
虎头燕额:形容王侯的贵相或相貌的威武。
虎跃龙骧:形容威武雄壮。明 方孝孺《尚友五赞·诸葛武侯》:“惟 忠武公,千載一人。綜覈萬變,以義而動。虎躍龍驤,天下震恐。”京剧《将相和》第七场:“蒙敖(唱)好似虎跃与龙骧。”
人中龙虎:比喻人中豪杰。
贪官蠹役:贪图财物的小官及吏役。
一视之仁: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,同施仁爱。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,不分厚薄。
大人虎变:虎变:如虎身花纹的变化。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。
驱羊战狼:比喻以弱击强。
虎狼之穴:虎和狼居住的洞穴。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。
画虎刻鹄:比喻好高鹜远,终无成就。
假虎张威:犹言狐假虎威。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。
相视而笑:双方互相看着,发出会心的微笑。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。
目不给视:给:供给。眼睛来不及观赏。形容景物又美又多。
虎墨沉香:说墨汁在一定期限范围内会发出特别的清香味。
贪饵丧生:人有非分之想就会招致灾祸。
柙虎樊熊:柙中的虎,樊内的熊。比喻被囚的恶人。
一虎不河:原指空手搏虎,徒步渡河,比喻有勇无谋,冒险行事。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。
视如寇仇:寇仇:仇敌。看得象仇人一样。
虎啸狼号: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。清 南荃外史《叹老》:“你看那境内啊!弄潢池鼠偷狗盜。你看那境外啊!獵中原虎嘯狼號。”
龙跃虎卧:比喻笔势纵横驰骋,自在有力。
使羊将狼:将:统率,指挥。派羊去指挥狼。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。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,这要坏事。
贪赏之辈:贪:贪婪,心中的恶念。赏:赏赐,一般为钱财美女宝物之类。
蝼蚁贪生:蝼蚁:蝼蛄和蚂蚁。蝼蛄和蚂蚁那样的小虫也贪恋生命。旧指乞求活命的话,有时也用以劝人不可轻生自杀。
虎口残生: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。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,侥幸得生。
众虎同心:许多虎一条心做事。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,力量会更大。
凤叹虎视:形容谈吐文雅,器宇轩昂。
龙江虎浪:形容惯于兴风作浪。
燕颔虎颈:颔:下巴颏。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。
贪财无义:贪求财物没有限度。指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。
禽息鸟视: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。
饿虎吞羊: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