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身立节 xiū shēn lì jié
修身立节的意思
修养自身的言行,树立坚贞的节操。
修养自身的言行,树立坚贞的节操
成语词典:修身立节
顶天立地:形容形象高大,气概雄伟豪迈。
安身立命:指生活有着落,精神有寄托。
大显身手: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:运动员在赛场上~。
亭亭玉立: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。
盘根错节:树根木节盘旋交错,不易砍伐。比喻事情繁难复杂,不易处理。《后汉书·虞诩传》:“志不求易,事不避难,臣之职也。不遇槃根错节,何以别利器乎?”
细枝末节: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。
势不两立:指敌对双方矛盾尖锐,不能并存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两国敌侔交争,其势不两立。” 势:情势。立:存。
粉身碎骨:指死亡(有强 调的意味):为革命~也心甘。敌人胆敢来进攻,定叫他~。
开基立业:开创基业,通常比喻旧时开国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国家。
程门立雪: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,程颐瞑目而坐,杨时不敢惊动,在旁站立等待。程颐醒来,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(见于《宋史·杨时传》)。后来用“程门立雪”形容尊师重道,恭敬受教。
节衣缩食:省吃省穿,泛指节俭。
身无分文:形容非常贫穷。
孤立无援: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,得不到外力援助。
巍然屹立:形容高大雄伟,不可动摇。
奋不顾身:奋勇直前,不考虑自己的安危。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,以殉国家之急。”
以身殉职: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生命。殉:为了某种目的而死。
戴罪立功: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。
半身不遂:即“偏瘫”
繁文缛节: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,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。也说繁文缛礼。
身价倍增:建立或增进个人的权威、影响或声望。
浑身是胆:形容胆量大,无所畏惧。
树碑立传: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,现在比喻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,抬高个人声望(含贬义)。
立竿见影:把竹竿立在太阳光下,立刻就看到影子。比喻收效迅速。汉魏伯阳《参同契》卷下:“立竿见影,呼谷传响。”
身体力行:亲身体验,努力实行。
厉行节约:厉:严格。严格地实行节约。
标新立异: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记载,支道林与冯怀两人在白马寺共同讨论《庄子·逍遥游》,“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,立异义于众贤之外”。原意是说支能独创新意,立论与其他人不同。后多指提出新的见解。
身怀六甲:六甲,传说为天帝造物之日。后因以“身怀六甲”谓妇女怀孕。
身临其境:亲自到了那个环境。临:到、来。
挺身而出:勇敢地站出来(承担某种较大的责任或冒较大的风险)。
殒身不恤:殒:牺牲;恤:顾惜。牺牲生命也不顾惜。
高风亮节:也说高风峻节。形容人品格高尚,有坚贞的节操。宋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·后集》卷一:“余谓渊明高风峻节,固已无愧于四皓,然犹仰慕之,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。”
明哲保身: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,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。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” 现指怕有损自己,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。
不拘小节: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,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。
以身作则: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。
茕茕孑立:孤独无依地站着。形容孤苦伶仃。晋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。” 茕茕:孤独,无依无靠的样子。孑:单独。
巧立名目: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编造理由定出一些名目。
现身说法:本佛教用语,指佛力广大,能现出种种人形,向人说法。现比喻用自己的经历遭遇为例证,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。
开源节流:开辟水源,节制水流。比喻增加收入,节省支出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故明主必谨养其和,节其流,开其源,而时斟酌焉,潢然使天下必有馀,而上不忧不足。”
终身大事:终身:一生。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,多指婚姻。
节外生枝:比喻在问题之外又故意岔出新的问题(含贬义)。
身家性命:身家:本人和家庭。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。
守身如玉:保持节操,象玉一样洁白无瑕。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。
身经百战:亲身参加过许多次战斗。形容经验丰富。
以身试法:亲身去做触犯法令的事。指明知故犯。《汉书·王尊传》:“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
杀身之祸: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。
晚节不保:晚节:指晚年的节操。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。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。
身首异处:首:头;异:不同;处:地方。指被杀头。
立足之地:站脚的地方。也比喻容身的处所。
言传身教:一面口头上传授,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,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。
身强力壮:身体强壮有力。
功成身退:身:自身,自己。指大功告成之后,自行隐退,不再复出。
安家立业:安置家庭,建立事业。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。
杀身成仁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 原意是说为了成全仁德,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。现指牺牲生命,以维护正义事业。
金鸡独立:指用一条腿站立的姿势。
独善其身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穷则独善其身”。意思是做不上官,就搞好自身的修养。现在也指只顾自己,缺乏集体精神。
自立门户:指单独成立家庭。也指学术上不依赖前人而另立一派。现也指离开某一集体,自己另搞一套。
身不由己:由:听从。身体不由自己作主。
当机立断:汉陈琳《 答东阿王笺》:“秉青萍、干将之器,拂钟无声,应机立断。” 形容剑的锋利。后以“当机立断”比喻 把握时机,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。
修心养性:修心:使心灵纯洁;养性:使本性不受损害。通过自我反省体察,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。
自身难保:自己保不住自己。
感同身受: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(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),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,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。
身体发肤:本指身躯、四肢、须发、皮肤,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,自身。
重修旧好:恢复已往的交谊。
身先士卒: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,冲在士兵前面,现多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。
身败名裂:地位丧失,名誉扫地。
修旧利废:修理和利用废旧物品,使再发挥作用。
节哀顺变:节制哀痛,顺应变故。对父母或其他亲人去世的人的慰唁之辞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丧礼,哀戚之至也。节哀,顺变也。”
惹火烧身:引火烧身
身外之物: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(指财产等,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)。
坐立不安:坐着也不是,站着也不是。形容心情紧张,情绪不安。
三足鼎立:像鼎的三条腿那样站立着,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。
置身事外: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,毫不关心。
设身处地: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。意思是替别人着想。
孑然一身:孑:单独。孤孤单单一个人。
摇身一变:神怪小说中描写人物或妖怪一晃身就变成别的形体。现指坏人改换面目出现。
分身无术:分身: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。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。
著书立说:撰写著作,创立学说,泛指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。
建功立业:建:建立;功:功勋;业:事业。建立功勋,成就大业。
浑身解数:全身的武艺。解数:武术的架式,也泛指手段、本事。解(xiè)。
鹤立鸡群: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” 后多用“鹤立鸡群”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