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竹管弦

丝竹管弦 sī zhú guǎn xián

丝竹管弦的意思

丝:指弦乐器;竹:指管乐器。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。也指音乐。

1. 【解释】:丝:指弦乐器;竹:指管乐器。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。也指音乐。

2. 【出自】: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”

3. 【示例】:丝竹管弦韵悠扬,歌喉宛转何清越。 ◎李木庵《秧歌舞吟》诗

成语词典:丝竹管弦

纹丝不动wén sī bù dòng:一点儿也不动。

管中窥豹guǎn zhōng kuī bào: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” 意思是从竹管里看豹,有时也能看见豹身上的一块斑纹。后来常与“可见一斑”连用,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。也比喻看不到事物的全貌,只能是片面的了解。

藕断丝连ǒu duàn sī lián:藕被折断时还有许多丝连着不断。比喻相互间没有彻底断绝关系。唐孟郊《去妇》诗:“妾心藕中丝,虽断犹连牵。”

繁弦急管fán xián jí guǎn: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。

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: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记载,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,其中有“罄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”的话。故用“罄竹难书”比喻罪恶很多,难以写完。竹:竹简,古代写字用的竹片。

扣人心弦kòu rén xīn xián:形容诗文、表演等有感染力,使人心情激动。

改弦更张gǎi xián gēng zhāng:换掉旧的琴弦,再安上新的。比喻去旧更新,改变制度或作法等。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窃譬之琴瑟不调,甚者必解而更张之,乃可鼓也。”《宋书·乐志》:“琴瑟时未调,改弦当更张。矧乃治天下,此要安可 忘。”

治丝益棼zhì sī yì fén: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犹治丝而棼之也。” 意思是整理蚕丝,不找头绪,越理越乱。比喻做事没有抓住要领,越做越糟。棼(fén):纷乱。

势如破竹shì rú pò zhú: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 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

丝丝入扣sī sī rù kòu:纺织时,每条经线都要从“扣”齿间穿过。用以比喻做得十分细致、合拍(多指文章、艺术表演等)。扣:同“筘”,织布机上的一种机件。

丝丝缕缕sī sī lǚ lǚ:形容事物之间相互牵连或某种思绪、情感等延续不断,如同丝线般细长、轻柔。也可形容物体呈细长条、连续不断的状态。

不管不顾bù guǎn bù gù:不照管:他对家里的事全都~。

一丝不挂yī sī bù guà:形容赤身裸体。

蛛丝马迹zhū sī mǎ jì: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。

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:比喻言外之意。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有明说的意思。

竹篮打水zhú lán dá shuǐ:比喻白费气力,劳而无功。

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:苟:苟且,马虎。指做事认真细致,一点儿不马虎。

千丝万缕qiān sī wàn lǚ:有千条丝万条线连着。形容彼此之间关系复杂,难以割断。宋戴石屏《怜薄命》词:“道旁杨柳依依,千丝万缕,拧不住一分愁绪。”

青梅竹马qīng méi zhú mǎ: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”后来用“青梅竹马”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,在一起玩耍(竹马: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)。

多管闲事duō guǎn xián shì: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。

双管齐下shuāng guǎn qí xià:唐张璪(zǎo)善画松,能两手拿着笔同时作画,一画生枝,一画枯干。语见宋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卷五。后以“双管齐下”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。管:笔。

胸有成竹xiōng yǒu chéng zhú:宋晁补之《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》:“与可画竹时,胸中有成竹。” 原意是画竹子以前,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。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,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。成:现成。

楚管蛮弦chǔ guǎn mán xián:泛指南方的管弦乐器。

游丝飞絮yóu sī fēi xù:游动的蛛丝,飘盈的柳絮。

三管齐下sān guǎn qí xià:比喻做一件事从三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三种方法同时使用。

独弦哀歌dú xián āi gē:独自弹着弦子,唱着悲哀的歌调。指故意不按通常规律办事,以示自己与众不同,从而借此沽名钓誉。

胸无成竹xiōng wú chéng zhú:指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。

丝来线去sī lái xiàn qù:比喻纠缠连挂。

管鲍之交guǎn bào zhī jiāo:春秋时,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。后常以“管鲍之交”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。《列子·力命》:“管仲尝叹曰:‘…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叔也。’此世称管鲍善交者。”

春诵夏弦chūn sòng xià xián:诵、弦:古代学校里读诗,只口诵的叫“诵”,用乐器配合的叫“弦”。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。后泛指读书、学习。

哀丝豪竹āi sī háo zhú:形容弦管乐声悲壮动人。宋陆游《长歌行》诗:“哀丝豪竹助剧饮,如巨野受黄河倾。” 哀丝:悲哀的弦乐声。豪竹:豪壮的管乐声。

竹罄南山zhú qìng nán shān:《汉书·公孙贺传》:“南山 之行不足受我辭,斜谷 之木不足爲我械。”本言事端繁多,书不胜书,后常以“竹罄南山”谓人罪恶极多,书写不尽。清 感惺《断头台·受谳》:“到此是 森罗殿 上無私款,鏡臺前明照膽,要把君孽案重重徹裏翻,竹罄 南山。”

管窥之见guǎn kuī zhī jiàn:比喻短浅的见识。《魏书·恩倖传·王叡》:“仰恃皇造宿眷之隆,敢陳愚昧管窺之見。”《镜花缘》第五二回:“《春秋》褒貶之義,前人議論紛紜,據妹子細繹經旨,以管窺之見,擇其要旨而論,其義似乎有三:第一,明分義;其次,正名實;第三,著幾微。”参见“以管窺天”。

名书竹帛míng shū zhú bó: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。

朝歌夜弦zhāo gē yè xián: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,逸乐无度。

清莹竹马qīng yíng zhú mǎ:男女双方的纯真洁净坚定永恒的爱。

丝竹之音sī zhú zhī yīn:指音乐的声音。

成竹于胸chéng zhú yú xiōng:是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,先有打算。

应弦而倒yìng xián ér dǎo: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。形容射箭技艺高超。

箭在弦上jiàn zài xián shàng:也说矢在弦上。比喻情况紧急,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。常与“不可不发”“不得不发”连用。汉陈琳《为袁绍檄豫州》李善注:“琳谢罪曰:‘矢在弦上,不可不发。’”

哀丝豪肉āi sī háo ròu:悲切的弦乐,洪亮的歌喉。

吮毫搦管shǔn háo nuò guǎn:搦:持、拿;管:指毛笔。磨好墨汁,把毛笔沾湿。常指写文章构思、动笔的神态。毫:毛笔的笔尖;吮毫:将笔尖含在口中,指以口润笔;搦管:执笔。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。也指凝神遐想,进行写作。近义词:怀铅提椠。

分丝析缕fēn sī xī lǚ:比喻明察入微。

敬陈管见jìng chén guǎn jiàn:敬陈:恭敬地陈述;管见:从管子里观看东西,所见极小,指浅陋的见解。毕恭毕敬地阐明自己浅陋的见解或建议。多用于自谦词。

以管窥天yǐ guǎn kuī tiān:比喻见闻狭窄,片面地看问题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是直用管窥天,用锥指地也,不亦小乎?”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夫子之为方也,若以管窥天,以郄(通“隙”)视文。”参见〔管窥蠡测〕

管窥蠡测guǎn kuī lí cè: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。” 从竹管孔里张望天空,用贝壳做的瓢来测量海水。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浅薄。蠡(lí)。

青丝白马qīng sī bái mǎ:指作乱的人。

束教管闻shù jiào guǎn wén:指学识浅陋,见闻不广。

朱弦疏越zhū xián shū yuè:形容诗文质朴而有余意。

一丝一毫yī sī yī háo:丝毫。

无丝有线wú sī yǒu xiàn:丝:通私,私情;线:线索。指虽没有私情,仍有嫌疑。

简丝数米jiǎn sī shǔ mǐ:简择丝缕,查点米粒。比喻工作琐细。

鸾胶凤丝luán jiāo fèng sī:指续娶的后妻。

竹杖化龙zhú zhàng huà lóng:比喻得道成仙,亦借指仙人道者。

管窥筐举guǎn kuī kuāng jǔ:比喻学识浅陋,见闻不广。

握管怀铅wò guǎn huái qiān:怀:怀藏;铅:铅粉。常带书写工具,以备写作的需要。

弦歌之声xián gē zhī shēng: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。

改柱张弦gǎi zhù zhāng xián:改换琴柱,另张琴弦。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。

命若悬丝mìng ruò xuán sī:比喻生命垂危。

茧丝牛毛jiǎn sī niú máo:形容功夫细密。

风丝不透fēng sī bù tòu:透:通过,穿过。风刮不进,雨透不过。形容封闭十分紧密。

管宁割席guǎn níng gē xí:管宁:人名;席:坐卧用的编织物。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,中止交往。

管弦繁奏guǎn xián fán zòu:许多的管乐、弦乐混合在一起演奏。形容声音繁杂。也比喻文章气势急促或情绪激烈高昂。

丝纷栉比sī fēn zhì bǐ:像丝一样纷繁,像梳齿一样排列。形容纷繁罗列。清 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桥东录》:“纂組異聞,網羅軼事,猥璅贅餘,絲紛櫛比,一經奇見而色飛,偶爾艷聆而絶倒。”

如箭在弦rú jiàn zài xián:箭已搭在弦上。比喻势在必行。

茂林修竹mào lín xiū zhú: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。晋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”

羔羊素丝gāo yáng sù sī:《诗·召南·羔羊》:“羔羊之皮,素丝五紽;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”毛 传:“小曰羔,大曰羊。素,白也。紽,数也。古者素丝以英裘,不失其制。大夫羔裘以居。”孔颖达 疏:“毛 以为 召南 大夫皆正直节俭。言用羔羊之皮以为裘,缝杀得製,素丝为英饰,其紽数有五。既外服羔羊之裘,内有羔羊之德,故退朝而食,从公门入私门,布德施行,皆委蛇然动而有法,可使人踪跡而效之。言其行服相称,内外得宜。”后因以“羔羊素丝”称誉士大夫正直节俭、内德与外仪并美。

丝析发解sī xī fā jiě:比喻细密而有条理地分析剖解。明 宋濂《汪先生墓志铭》:“參以 伊 洛 大儒傳注之説,絲析髮解,日攻月較,不故求爲異,而亦不苟爲同。”

管仲随马guǎn zhòng suí mǎ: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 從於 桓公 而伐 孤竹,春往冬反,迷惑失道,管仲 曰:‘老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馬而隨之,遂得道。”后以“管仲隨馬”谓尊重前人的经验。

毫厘丝忽háo lí sī hū:古代“分”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。喻指极微细的事物。

朱弦三叹zhū xián sān tàn:指称音乐的美妙。

染丝之叹rǎn sī zhī tàn:比喻本来相同的事物,因受环境影响而变成不同的事物。

朱弦玉磬zhū xián yù qìng:弦:乐器上的丝弦;磬:一种打击乐器。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。

彩丝系虎cǎi sī xì hǔ:旧俗端午节(农历五月初五),妇女用绫绸制成小虎或粽子、葫芦、樱桃等形状,以五彩丝线穿之,悬于钗头,或使小儿带之,以辟邪,称“綵丝繫虎”。参阅 清 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綵丝系虎》。

牵丝攀藤qiān sī pān téng:比喻东拉西扯地攀附。

哀吹豪竹āi chuī háo zhú:指悲壮动人的乐声。吹、竹,指笙箫之属。元 麻革《题李氏寓酒轩》诗:“千金结客多少年,哀吹豪竹,倒倾玉舡以酒玄。”

丝恩发怨sī ēn fà yuàn:丝、发:形容细小。形容极细小的恩怨。

吐丝自缚tǔ sī zì fù: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。

调丝弄竹tiáo sī nòng zhú:泛指吹弹乐器。

一丝不紊yī sī bù wěn:一点儿也不乱。形容极有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