毡上拖毛

毡上拖毛 zhān shàng tuō máo

毡上拖毛的意思

氈为毛制,在氈上拖毛,则涩滞难行。用以形容脚步畏缩不前。

1. 【解释】:氈为毛制,在氈上拖毛,则涩滞难行。用以形容脚步畏缩不前。

2. 【出自】: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我着你去呵,似弩箭离弦,叫你回来呵,便似毡上拖毛。程婴,你则道我不认的你哩!”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三折:“鲁智深窟里拔蛇……宋公明似毡上拖毛。”

成语词典:毡上拖毛

毛手毛脚máo shǒu máo jiǎo:做事粗心大意,不沉着。

火烧眉毛huǒ shāo méi mao:比喻非常急迫:~眼下急。这是~的事儿,别这么慢条斯理的。

鹅毛大雪é máo dà xuě:像鹅毛一样的雪花。形容雪下得大而猛。

七上八下qī shàng bā xià:也说七上八落。形容心神不定。

凤毛麟角fèng máo lín jiǎo: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。也比喻罕见的人才。

九牛一毛jiǔ niú yī máo: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。比喻微不足道。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亡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”

茹毛饮血rú máo yǐn xuè:指人类在学会用火以前,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未有火化,食草木之实,鸟兽之肉,饮其血,茹其毛。”

锦上添花jǐn shàng tiān huā:在锦上面再绣上花。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。

甚嚣尘上shèn xiāo chén shàng:楚国跟晋国作战,楚王登车窥探敌情,对侍臣说:“甚嚣,且尘上矣。”意思是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,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(见于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)。后来用“甚嚣尘上”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。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(含贬义)。

雪上加霜xuě shàng jiā shuāng: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受损害的程度加重。

成千上万chéng qiān shàng wàn:形容数量非常多。也说成千累万、成千成万。

牛毛细雨niú máo xì yǔ:指细而密的小雨。

轻于鸿毛qīng yú hóng máo:比大雁的毛还轻。比喻很轻微或毫无价值。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 鸿毛:大雁的毛。

鸡毛蒜皮jī máo suàn pí:比喻轻微琐碎无关紧要的小事。

扶摇直上fú yáo zhí shàng:形容迅速直升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 后比喻仕途得志,地 位等迅速上升。扶摇:急剧而上的大旋风。

赤膊上阵chì bó shàng zhèn:光着膀子上阵。比喻不顾一切,不讲策略或毫不掩饰地做事。

上吐下泻shàng tù xià xiè:呕吐与腹泻。指人患病。

至高无上zhì gāo wú shàng:高到顶点,再也没有更高的了。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道,至高无上,至深无下。” 汉许慎《说文解字·一部》:“天,颠也。至高无上。”

天上人间tiān shàng rén jiān:一个在天上,一个在人间。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。

蒸蒸日上zhēng zhēng rì shàng:形容事物天天向上发展:我们的祖国~。蒸蒸:上升和兴盛的样子。

坂上走丸bǎn shàng zǒu wán:像在斜坡上滚弹丸。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。

不毛之地bù máo zhī dì:不长庄稼的地方。泛指荒凉、贫瘠的土地。毛:地面上生长的谷物、草木。

掌上明珠zhǎng shàng míng zhū:拿在手掌里的珠子。晋傅玄《短歌行》:“昔君视我,如掌中珠,何意一朝,弃我沟渠。” 原比喻极钟爱的人。后多用来专指父母特别疼爱的女儿。

上窜下跳shàng cuàn xià tiào:比喻四处奔走,多方串连,策划活动。

羽毛未丰yǔ máo wèi fēng:小鸟还未长成,身上的羽毛很稀。比喻还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寡人闻之,毛羽不丰满者,不可以高飞。” 丰:丰满。

块儿八毛kuài er bā máo:一元钱或比一元钱略少。也说块儿八角。

上蹿下跳shàng cuān xià tiào:(动物)到处蹿蹦:小松鼠~,寻找食物。

走马上任zǒu mǎ shàng rèn:指官吏就职。

上下交困shàng xià jiāo kùn:上面下面都处于困难的境地。

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:一根毛也不肯拔。比喻极端吝啬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

上方宝剑shàng fāng bǎo jiàn:皇帝用的宝剑。戏曲和近代小说中常说持有皇帝赏赐的上方宝剑的大臣,有先斩后奏的权力(上方:制作或储藏御用器物的官署。也作尚方)。现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。

喜上眉梢xǐ shàng méi shāo: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。

琅琅上口láng láng shàng kǒu:琅琅:玉石相击声,比喻响亮的读书声。指诵读熟练、顺口。也指文辞通俗,便于口诵。

后来居上hòu lái jū shàng: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陛下用群臣,如积薪耳,后来者居上。” 原来是表示不满的话,认为帝王用臣不能像堆柴禾那样,把新进的放在旧臣之上。后用以指后起的超过了先前的。

火上浇油huǒ shàng jiāo yóu:也说火上加油。比喻使别人更加愤怒,使事态更加严重。

略知皮毛lüè zhī pí máo: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。

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记载,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,少时学兵法,善于谈兵,父亲也难不倒他。后来代廉颇为赵将,只照搬兵书,不知变通。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。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
举国上下jǔ guó shàng xià:举:全。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。

高高在上gāo gāo zài shàng: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,脱离群众。

毛骨悚然máo gǔ sǒng rán: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。

拖泥带水tuō ní dài shuǐ:比喻说话、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。

吹毛求疵chuī máo qiú cī:把皮上的毛吹开,寻找疵点。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。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。”

媚上欺下mèi shàng qī xià:指是讨好上司,欺压下属的意思。

如坐针毡rú zuò zhēn zhān: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。形容心神不宁,坐立不安。

摇羽毛扇yáo yǔ máo shàn:比喻出谋画策。同“摇鹅毛扇”。

敬如上宾jìng rú shàng bīn:上宾:尊贵之客。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。

席上之珍xí shàng zhī zhēn:筵席上的珍品。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。

损上益下sǔn shàng yì xià:减少君上的权利以施惠下民。

纸上空谈zhǐ shàng kōng tán:谓不切实际的空论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二回:“我見他們那些有聽頭兒的人,過去之後,他的子孫往往的來求那班名公老先生們,把他平日的好處怎長怎短的給他寫那麽一大篇子,也有説‘行述’的,‘行略’的,‘行狀’的,我也不知他准叫作甚麽。是説這些事也不過是個紙上空談哪!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六回:“這位欽差年紀又輕,不過上了幾個條陳,究竟是個‘紙上空談’,並未見他辦過實事,怎麽就好叫他獨當一面,去辦這個大事呢!”

丰上杀下fēng shàng shā xià:上宽下狭。丰:丰满;上:上部;杀:尖瘦;下:下部。额头宽而脸颊瘦。形容脸形上宽下尖。

陌上桑间mò shàng sāng jiān:田间小道和桑树之间。古时多指男女幽会之所。

难于上天nán yú shàng tiān:比上天还难。形容极其困难,不易实现。

横拖竖拉héng tuō shù lā:犹横拖倒拽。指用暴力强拖硬拉。

寒毛卓竖hán máo zhuó shù:汗毛都竖立起来。形容非常恐怖,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。

冠上加冠guān shàng jiā guān:同画蛇添足,比喻多余的举动。

下学上达xià xué shàng dá:指学习人情事理,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。

上驷之才shàng sì zhī cái:比喻非常优秀的人才。

夤缘而上yín yuán ér shàng:拉拢关系,攀附权贵,以求高升。

作壁上观zuò bì shàng guān:也说从壁上观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记载,秦兵包围了赵国的巨鹿,楚国和其他诸侯前去救援。当时秦兵声势很大,只有楚将项羽领着队伍去冲锋陷阵,其他诸侯的将领却都在壁(即军营的壁垒)上观战。后用“作壁上观”比喻在一旁观望,不动手帮助。

上下有节shàng xià yǒu jié:节:节度。不论职位高低都有法度约束。

拖天扫地tuō tiān sǎo dì:形容衣服过长。

龟毛兔角guī máo tù jiǎo:也说兔角龟毛。乌龟身上生毛,兔子头上长角。古代认为这是战争的征兆。后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。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六:“商纣之时,大龟生毛兔生角,兵甲将兴之象也。”

谨毛失貌jǐn máo shī mào: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,却忽略了整体面貌。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。

吹毛索疵chuī máo suǒ cī: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

鸿毛泰山hóng máo tài shān:比喻轻重相差极大。

嘴上春风zuǐ shàng chūn fēng: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,或是帮别人说好话。

上下同心shàng xià tóng xīn:上下一心。

下情上通xià qíng shàng tōng:使上面知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。

羊毛尘量yáng máo chén liàng:羊毛尖上尘土的重量。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。

毛发尽竖máo fà jìn shù: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。

啮雪餐毡niè xuě cān zhān: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。

燕巢幕上yàn cháo mù shàng: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

毡袜裹脚zhān wà guǒ jiǎo:毡袜、裹脚、靴子,都是穿在脚上的东西。比喻彼此都一样。

上兵伐谋shàng bīng fá móu:上:上等,引申为最好的。兵:指战争,引申为用兵。伐:讨伐,攻打。伐谋: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。用兵的上策,是以谋略取胜。

敬上爱下jìng shàng ài xià:敬:尊敬。尊敬在己之上者,爱护在己之下者。形容待人谦恭有礼。

濠上之乐háo shàng zhī lè:指悠闲舒适的情趣。

箭在弦上jiàn zài xián shàng:也说矢在弦上。比喻情况紧急,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。常与“不可不发”“不得不发”连用。汉陈琳《为袁绍檄豫州》李善注:“琳谢罪曰:‘矢在弦上,不可不发。’”

拖家带口tuō jiā dài kǒu:带着一家大小,指受家属拖累。

幕上燕巢mù shàng yàn cháo:比喻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。

拖人下水tuō rén xià shuǐ: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(多指坏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