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昌剩竹 wǔ chāng shèng zhú
武昌剩竹的意思
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。
1. 【解释】: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。
2. 【出自】: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时造船,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,咸不解所以。后正会,积雪始晴,听事前作雪犹湿,于是以屑布地。及桓温伐蜀,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(钉)装船。其综微密,皆此类也。”
3. 【示例】:顾逸事新语可佐谈资者,乃先是所罗而未及付之于墨,其为柏梁余材,武昌剩竹,颇亦不少。意不能恝,聊复缀为四十则。 ◎明凌濛初《小引》
武昌剩竹的近义词
竹头木屑
成语词典:武昌剩竹
繁荣昌盛:繁荣:兴旺发达;昌盛:兴旺。指国家兴旺发达,欣欣向荣。
用武之地:形容地形险要,利于作战的地方。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。
武艺超群:武艺:武术上的本领。也指军事、战斗的本领。形容武艺高强,超出一般人。
孔武有力:孔:甚,很。形容人很有力气。
穷兵黩武:用尽全部兵力,任意发动战争。形容十分好战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穷兵黩武,动费万计。” 黩武:滥用武力。
赳赳武夫:赳赳:勇武矫健的样子。武夫:武人,从军之人。勇武矫健的军人。后多含贬义,意指虽身强体壮,却头脑简单的军士。
罄竹难书: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记载,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,其中有“罄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”的话。故用“罄竹难书”比喻罪恶很多,难以写完。竹:竹简,古代写字用的竹片。
剩菜残羹:吃剩的食物。比喻弃余无用之物。
文恬武嬉:文官只知道贪图安逸,武将一味追求玩乐。形容文武官员贪图享乐,不问国事的腐败现象。唐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相臣将臣,文恬武嬉。” 恬(tián):安逸。嬉(xī):游玩。
势如破竹: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 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
残羹剩饭:指吃剩下的菜汤和饭食。
竹篮打水:比喻白费气力,劳而无功。
所剩无几:剩:余留下来的。剩下的没有多少了。
青梅竹马: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”后来用“青梅竹马”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,在一起玩耍(竹马: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)。
威武不屈:威武:权势,武力;屈:屈服。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。表示坚贞顽强。
武艺高强:指本领、武艺等非常厉害。一般用于形容在武术、战斗技能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。
文武双全:文:文才;武:武艺。能文能武,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。
能文能武:文的武的都行。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。
耀武扬威:炫耀武力,显示威风。
胸有成竹:宋晁补之《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》:“与可画竹时,胸中有成竹。” 原意是画竹子以前,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。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,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。成:现成。
文武并用:文臣武将一起任用。
我武惟扬:形容威武凌厉,奋发向上的样子。
神武挂冠:指辞官隐居。
胸无成竹:指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。
偃武息戈: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
出文入武:指文武兼备。
携手接武:比喻跟别人亦步亦趋地学。
秉文经武:执掌文事,经营武备。
哀丝豪竹:形容弦管乐声悲壮动人。宋陆游《长歌行》诗:“哀丝豪竹助剧饮,如巨野受黄河倾。” 哀丝:悲哀的弦乐声。豪竹:豪壮的管乐声。
文韬武韬:韬:古代兵书《六韬》,即文韬、武韬、龙韬、虎韬、豹韬、犬韬。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。
竹罄南山:《汉书·公孙贺传》:“南山 之行不足受我辭,斜谷 之木不足爲我械。”本言事端繁多,书不胜书,后常以“竹罄南山”谓人罪恶极多,书写不尽。清 感惺《断头台·受谳》:“到此是 森罗殿 上無私款,鏡臺前明照膽,要把君孽案重重徹裏翻,竹罄 南山。”
剩馥残膏: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。指闺中之作。
弃文就武:放弃文业,改从武事。
名书竹帛: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。
清莹竹马:男女双方的纯真洁净坚定永恒的爱。
丝竹之音:指音乐的声音。
成竹于胸:是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,先有打算。
文武差事:比喻明劫暗偷。
允文允武:形容能文能武。
废文任武:文:文治;任:任用;武:武力。废掉文治,任用武力。指轻文重武。
文川武乡:原指出文臣武将的地区。后指教化普及,风俗纯正的地区。
文武如雨:形容谋士武将非常多,人才济济。
竹杖化龙:比喻得道成仙,亦借指仙人道者。
武爵武任: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。
旁文剩义:次要的文字和内容。
较武论文:较:比较,评论。评论武艺,谈论文章。
文武全才: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。
文觌武匿:艺文兴而武道隐。指尚文之风大盛。
文韬武略:韬:指《六韬》,古代兵书,内容分文、武、龙、虎、豹、犬六韬;略:指《三略》,古代兵书,凡三卷。比喻用兵的谋略。
顺昌逆亡:顺从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,违抗的就叫你灭亡。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。
文治武功:对内政治上的统治很稳固,对外军事上用兵很有成就。用于对封建朝廷或帝王的评价。
朱雀玄武:朱雀:南方七星宿的总称。玄武:北方七星宿的总称。形容阵容整齐。
茂林修竹: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。晋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”
偃武修文:停止战备,振兴文教。《尚书·武成》:“王来自商,至于丰,乃偃武修文。” 偃:停止。修:恢复,致力于。
乐昌之镜:比喻夫妻分离。同“乐昌分镜”。
武断专横:武断: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。专横:专制强横。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,蛮横跋扈。
余钱剩米:有剩余的金钱与大米。形容生活富裕。
文东武西:旧时文武官员站班,文官居东,西向,武官居西,东向。始于 汉 叔孙通 所定朝仪。《汉书·尹翁归传》:“会 田延年 为 河东 太守,行县至 平阳,悉召故吏五六十人,延年 亲临见,令有文者东,有武者西。”《明史·礼志十》:“成化 十四年定,在外总兵、巡抚官位次,左右都督与左右都御史并,都督同知与副都御史并,都督僉事与僉都御史并,俱文东武西。”参阅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。
哀吹豪竹:指悲壮动人的乐声。吹、竹,指笙箫之属。元 麻革《题李氏寓酒轩》诗:“千金结客多少年,哀吹豪竹,倒倾玉舡以酒玄。”
不文不武:既不能文,又不能武。
调丝弄竹:泛指吹弹乐器。
东南竹箭:比喻优秀人才。
刀过竹解:刀一劈下去,竹子立即分开。形容事情顺利解决。
文德武功:德:功德。指施行政教的功德和从事征战的功劳。
左文右武:指文武并用。
才兼文武: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。
易于破竹:轻松得就象劈竹子。比喻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
残汤剩水:指残剩下来的汤水与食物。
毒赋剩敛:指横征暴敛。
止戈为武: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战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
武断乡曲: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。
文武之道:指周文王、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
能文善武:指人文武双全。
竹帛之功:指名垂史册的功绩。
著于竹帛:着:写作。竹帛:竹简和绢。在竹简和绢上写作。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。
残膏剩馥:残:剩余;膏:油脂;馥:香气。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。
翠竹黄花:指眼前境物。
破竹之势:比喻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
武昌剩竹: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。
文弛武玩:文武官员玩忽职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