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治武功 wén zhì wǔ gōng
文治武功的意思
对内政治上的统治很稳固,对外军事上用兵很有成就。用于对封建朝廷或帝王的评价。
1. 【解释】:比喻政治与军事。
2. 【出自】:《礼记·祭法》:“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治,去民之灾,比皆有功烈于民者也。”
3. 【示例】:唐太宗雄才大略,文治武功都有辉煌的成就。
4. 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用兵打仗
文治武功的近义词
太平盛世
文治武功的反义词
兵荒马乱、文恬武嬉
成语词典:文治武功
马到成功:古时打仗,常以“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”祝愿迅速取得胜利。现在用来形容人一到那里,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就。
丰功伟绩:伟大的功绩。也说丰功伟业。
大禹治水:禹: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。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。
用武之地:形容地形险要,利于作战的地方。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。
武艺超群:武艺:武术上的本领。也指军事、战斗的本领。形容武艺高强,超出一般人。
居功自傲:居功:自恃有功。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。
文质彬彬: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 原意是,如果文采和实质相配合,就能做君子。后用以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。彬彬:配合谐调。
劳苦功高:做事勤苦,功劳很大。
歌功颂德:用语言、诗歌或文字来颂扬功劳和德行(现多含贬义)。
图文并茂:(同一书刊的)图画和文字都很丰富精美。
励精图治:振奋精神,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。《宋史·神宗纪赞》:“励精图治,将大有为。”
身无分文:形容非常贫穷。
孔武有力:孔:甚,很。形容人很有力气。
治病救人:比喻针对某人的缺点错误进行分析、批评,帮助其改正。
戴罪立功: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。
穷兵黩武:用尽全部兵力,任意发动战争。形容十分好战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穷兵黩武,动费万计。” 黩武:滥用武力。
繁文缛节: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,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。也说繁文缛礼。
计日程功:按照日程,要求工作进度。
赳赳武夫:赳赳:勇武矫健的样子。武夫:武人,从军之人。勇武矫健的军人。后多含贬义,意指虽身强体壮,却头脑简单的军士。
功亏一篑:《尚书·旅獒》: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” 意思是说堆九仞高的土山,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。比喻事情最后由于松劲或缺少条件而没有成功。含惋惜之意。仞(rèn):古时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。篑(kuì):筐。
温文尔雅:态度温和、举止文雅。现也形容做事不大胆泼辣。
文房四宝:指笔、墨、纸、砚,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。
治丝益棼: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犹治丝而棼之也。” 意思是整理蚕丝,不找头绪,越理越乱。比喻做事没有抓住要领,越做越糟。棼(fén):纷乱。
文恬武嬉:文官只知道贪图安逸,武将一味追求玩乐。形容文武官员贪图享乐,不问国事的腐败现象。唐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相臣将臣,文恬武嬉。” 恬(tián):安逸。嬉(xī):游玩。
文过饰非: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过失和错误。唐刘知几《史通·惑经》:“岂与夫庸儒末学,文过饰非,使夫问者缄辞杜口,怀疑不展,若斯而已哉?” 文、饰:掩饰。过、非:错误。
论功行赏:论:按照。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。
情文并茂:指文章的思想感情丰富,文辞也很美盛。情:情感;文:文辞;茂:美好、丰富。
前功尽弃:以前经过努力得到的成绩完全白费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一举不得,前功尽弃。” 弃:丢掉。
功德无量:称颂人功劳卓著,对人恩德极大。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所以拥全神灵,成育圣躬,功德已亡(无)量矣。”
功败垂成: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。含有惋惜的意思。《晋书·谢玄传论》:“降龄何促,功败垂成。” 垂:接近。
功成名就:功业建立了,名声也有了。也说功成名立、功成名遂。
表面文章:比喻形式好看但没有实质内容、不求实效的事物:坚持实事求是,不做~。
功成身退:身:自身,自己。指大功告成之后,自行隐退,不再复出。
大功告成:指大的工程、事业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。
功成名遂:功绩建立了,名声也有了。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。
功高望重:功劳大而名望高。
无为而治:无为:顺其自然,不必有所作为,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和政治思想;治:治理。顺应自然,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得到治理。原指舜当政的时候,沿袭尧的主张,不做丝毫改变。后泛指以德化民。
事倍功半:形容花费的气力大,收到的成效小。
一文不值:指毫无价值。常用来形容物品、观念、行为等没有任何意义或价值可言。
汗马功劳: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弃私家之事,而必汗马之劳。” 后用汗马功劳形容立下战功。现也指在工作中做出贡献。汗马:战马因奔驰而流汗。
威武不屈:威武:权势,武力;屈:屈服。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。表示坚贞顽强。
好大喜功:宋罗泌《路史·前纪》:“昔者汉之武帝,好大而喜功。” 指一意想做大事,立大功。
开国功臣: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。
事半功倍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,故事半古之人,功必倍之,惟此时为然。” 形容费力小,收效大。
将功补过:用建立的功绩来抵偿以前的过失。
功标青史:标:写明;青史:古代在竹简上记事,因称史书为青史。功劳记在史书上。指建立了巨大功绩。
斯斯文文:形容举目文雅。
武艺高强:指本领、武艺等非常厉害。一般用于形容在武术、战斗技能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。
以文会友: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。
功高震主:功:功劳,功勋;震:震动、威震;主:君主。功劳太大,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。
大做文章: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,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,或借题发挥,扩大事态。
分文不取:一个钱也不要(多指应得的报酬或应收的费用):我要是治不好你的病,~。
徒劳无功:白费力气,没有成就或好处。也说徒劳无益。
文武双全:文:文才;武:武艺。能文能武,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。
能文能武:文的武的都行。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。
功德圆满:功德:佛教用语,指诵经、布施等。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。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。
一纸空文:空写在纸上实际不能兑现的东西(多指不能执行的条约、规定、计划等)。
建功立业:建:建立;功:功勋;业:事业。建立功勋,成就大业。
耀武扬威:炫耀武力,显示威风。
咬文嚼字:过分地斟酌字句(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)。
万世之功:万世不朽的功劳。
文武并用:文臣武将一起任用。
通功易事:分工合作,互通有无,拿多余的换没有的。
横僿不文:僿,粗鄙。粗鄙没有文化。
我武惟扬:形容威武凌厉,奋发向上的样子。
治兵以信:兵:军队。要用信义来管理军队。
深文曲折: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,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。
樽酒论文:一边喝酒,一边议论文章。
分而治之:分别治理。
矜功不立:矜:自夸。自以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。
鬻文获财:鬻:卖。指以写文章来换取财物。
深文大义:指深奥的大道理。
神武挂冠:指辞官隐居。
分寸之功:分寸:比喻微小。指微小的功劳。
偃武息戈: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
卖文为生: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。
出文入武:指文武兼备。
偃革尚文:停息武备,注重文教。
舞文巧法:故意玩弄文字,巧于利用法令,以达到邪恶的目的。
雕不增文:荆山石怎样雕琢也不能使增加文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