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戈扰攘

兵戈扰攘 bīng gē rǎo rǎng

兵戈扰攘的意思

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扰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。

1. 【解释】: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扰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。

2. 【出自】: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遭扰攘之时,值兵革之际。”

3. 【示例】:那老母原是兵戈扰攘中看见杀儿掠女,掠坏了再苏的。 ◎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

4. 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定语;含贬义

兵戈扰攘的近义词

兵戈抢攘

成语词典:兵戈扰攘

兵贵神速bīng guì shén sù: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嘉传》:“嘉言曰:‘兵贵神速。’” 指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。

弃甲曳兵qì jiǎ yè bīng:丢掉铠甲,拖着兵器,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。

残兵败将cán bīng bài jiàng:残余的军队,失败的将领。形容战败的部队。

缓兵之计huǎn bīng zhī jì: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,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。

草木皆兵cǎo mù jiē bīng:公元383年,前秦苻坚出兵攻晋,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。苻坚登寿春城瞭望,看到晋兵布阵严整,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,以为都是晋兵,认为遇到了劲敌,因而感到害怕。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、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。

精兵简政jīng bīng jiǎn zhèng:缩小机构,精简人员。

熙来攘往xī lái rǎng wǎng:即“熙熙攘攘”

兵不厌诈bīng bù yàn zhà:用兵打仗可以使用欺诈的办法迷惑敌人(语本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战阵之间,不厌诈伪。”不厌:不排斥;不以为非)。

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:用尽全部兵力,任意发动战争。形容十分好战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穷兵黩武,动费万计。” 黩武:滥用武力。

兵荒马乱bīng huāng mǎ luàn: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。

金戈铁马jīn gē tiě mǎ:指战事。也用以形容战士的雄姿。宋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想当年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” 金戈:金属制作的戈。铁马:披着铁甲的战马。

厉兵秣马lì bīng mò mǎ:见〖秣马厉兵〗。

按兵不动àn bīng bù dòng:《吕氏春秋·召类》:“赵简子按兵而不动。” 原指作战时控制一部分力量暂不行动。现比喻暂不行动,以待时机。按:控制。

先礼后兵xiān lǐ hòu bīng:指在和对方交涉时,先讲道理;如果行不通,再采取强硬手段。兵:武力,这里泛指强硬手段。

招兵买马zhāo bīng mǎi mǎ:从各方面招揽人,扩充武装力量。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。

骄兵必败jiāo bīng bì bài:骄傲轻敌的军队必定打败仗。《汉书·魏相传》:“相曰:‘恃国家之大,矜人民之众,欲见威于敌者,谓之骄兵,兵骄者灭。’”

熙熙攘攘xī xī rǎng rǎng:也说熙来攘往。形容人来人往,非常热闹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 熙熙:和乐的样子。攘攘:纷乱的样子。

纷纷扰扰fēn fēn rǎo rǎo:凌乱的样子。也形容思绪纷乱。

短兵相接duǎn bīng xiāng jiē:双方面对 面地搏斗。比喻针锋相对地斗争。《楚辞 九歌 国殇》:“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 短兵:刀、剑等短武 器。

兵戎相见bīng róng xiāng jiàn: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

虾兵蟹将xiā bīng xiè jiàng:神话传说中龙王手下的兵将。比喻敌人不中用的爪牙,狗腿子。

庸人自扰yōng rén zì rǎo:《新唐书·陆象先传》:“天下本无事,庸人扰之为烦耳。”今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。

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:原指发动战争,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:这部机器没多大毛病,你却要大拆大卸,何必如此~呢?

损兵折将sǔn bīng zhé jiàng: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,指作战失利。

兵强马壮bīng qiáng mǎ zhuàng:形容军队实力强,富有战斗力。

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记载,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,少时学兵法,善于谈兵,父亲也难不倒他。后来代廉颇为赵将,只照搬兵书,不知变通。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。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
老弱残兵lǎo ruò cán bīng:比喻由于年老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。

天兵天将tiān bīng tiān jiàng: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。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。

哀兵必胜āi bīng bì shèng:《老子》六十九章:“故抗兵相若,则哀者胜矣。”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,必然能打胜仗。

轻动干戈qīng dòng gān gē:轻率地挑起战争。

罢战息兵bà zhàn xī bīng:停止或结束战争。

兵精粮足bīng jīng liáng zú:兵士精壮,粮草充足。形容军力强盛,战备充分。

短兵接战duǎn bīng jiē zhàn:短兵:刀剑等短兵器;接:交战。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

兵骄将傲bīng jiāo jiàng ào:士兵骄纵,将官傲慢。

兵临城下bīng lín chéng xià:指大军压境,城被围困。形容形势危急。

治兵以信zhì bīng yǐ xìn:兵:军队。要用信义来管理军队。

选士厉兵xuǎn shì lì bīng:厉:磨;兵:武器。挑选士兵,磨利武器。

揎腕攘臂xuān wàn rǎng bì:捋袖伸臂。一种粗暴的姿态。

偃武息戈yǎn wǔ xī gē: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

兵连祸深bīng lián huò shēn:兵:指战争。战争连年不断,灾祸持续相结。

枕戈泣血zhěn gē qì xuè:枕着兵器,哭泣见血。形容极度悲愤,矢志杀敌雪恨。

兵在其颈bīng zài qí jǐng:刀架在脖子上。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。

贵德贱兵guì dé jiàn bīng:贵德:重视德行;贱兵:轻视武力。比喻重德行感化,不重强制刑罚。

行兵列阵xíng bīng liè zhèn:指挥军队,布置阵势。

贫国弱兵pín guó ruò bīng:使国家贫困,使军队削弱。也可指贫困的国家和弱小的军队。

上兵伐谋shàng bīng fá móu:上:上等,引申为最好的。兵:指战争,引申为用兵。伐:讨伐,攻打。伐谋: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。用兵的上策,是以谋略取胜。

兵车之会bīng chē zhī huì:春秋时齐桓公争霸,屡次与诸侯会盟,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,齐国带有军队,你为“兵车之会”。

自相惊扰zì xiāng jīng rǎo:自己人互相惊动,引起骚乱。

杯酒戈矛bēi jiǔ gē máo: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。

风兵草甲fēng bīng cǎo jiǎ:犹言草木皆兵。

攘攘熙熙rǎng rǎng xī xī:喧嚷纷杂的样子。

以戈舂黍yǐ gē chōng shǔ:用戈去舂黍米。比喻达不到目的。

抵掌谈兵dǐ zhǎng tán bīng:形容毫无拘束地畅谈军事。

云扰幅裂yún rǎo fú liè:比喻社会动乱,四分五裂。

挥戈返日huī gē fǎn rì:挥舞兵器,赶回太阳。形容英勇战斗,扭转危局。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鲁阳公与韩构难,战酣日暮,援戈为?(挥)之,日为之反(返)三舍。”(huī)。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

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:枕着兵器等待天明。形容时刻警惕,准备作战。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。” 旦:天亮。

枕戈击楫zhěn gē jī jí:枕着兵器,拍击船桨。形容杀敌心切,志节慷慨。

兵已在颈bīng yǐ zài jǐng: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。

息兵罢战xī bīng bà zhàn:停止或结束战争。

兵微将寡bīng wēi jiàng guǎ: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

兵刃相接bīng rèn xiāng jiē:刀枪武器互相接触。指白刃战。

兵连祸结bīng lián huò jié: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汉武帝选将练兵…虽有克获之功,胡辄报之。兵连祸结,三十余年。” 指战祸接连不断。

讳兵畏刑huì bīng wèi xíng:指慎于用兵和用刑。

诘戎治兵jié róng zhì bīng:指整治军事。

繁剧纷扰fán jù fēn rǎo:繁剧:极其繁杂;纷扰:纷乱干扰。极其繁杂而纷乱的干扰。出处:宋·苏洵《养才》:“坐之于繁剧纷扰之中而不乱。”用法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
反戈相向fǎn gē xiāng xiàng:戈:古代的兵器;向:对着。掉转兵器,相与对立。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。

草草收兵cǎo cǎo shōu bīng: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。比喻工作不负责任,不细致,不慎重。

抛戈卸甲pāo gē xiè jiǎ: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。

兵凶战危bīng xiōng zhàn wēi:指战事凶险可怕。

兵为邦捍bīng wéi bāng hàn:兵:军队;邦:国家;捍:捍卫。军队是国家的保障。

按甲寝兵àn jiǎ qǐn bīng:收拾起铠甲武器。比喻停止军事行动。

枕戈汗马zhěn gē hàn mǎ:枕着武器,疾驰战马。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。

兵弱于外bīng ruò yú wài:军队弱小,对外作战失败。

起兵动众qǐ bīng dòng zhòng: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

拥兵玩寇yōng bīng wán kòu:将帅掌握军队却不将消灭敌人当一回事。

意攘心劳yì rǎng xīn láo:犹心慌意乱。心里着慌,乱了主意。

櫜弓戢戈gāo gōng jí gē:指收藏干戈弓矢。后指停息战事。

水火兵虫shuǐ huǒ bīng chóng: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:水灾、火灾、战乱和书蠹。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。

被甲枕戈pī jiǎ zhěn gē:身穿坚甲,头枕兵器。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。

横戈跃马héng gē yuè mǎ:横持戈矛,策马腾跃。形容将士威风凛凛,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