偃武息戈 yǎn wǔ xī gē
偃武息戈的意思
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
1. 【解释】: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
2. 【出自】: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:“嚣(隗嚣)不及此时推危乘胜,以争天命,而退欲为西伯之事,尊章句,宾友处士,偃武息戈,卑辞事汉,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。”
偃武息戈的近义词
偃武休兵、偃武櫜兵
成语词典:偃武息戈
川流不息:(行人、车马等)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。
用武之地:形容地形险要,利于作战的地方。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。
息息相关: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。息息:每一次的呼吸。关:关连。
武艺超群:武艺:武术上的本领。也指军事、战斗的本领。形容武艺高强,超出一般人。
仰人鼻息:依赖别人的呼吸生活。比喻不能自主,看人脸色行事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袁绍孤客穷军,仰我鼻息。” 仰:依赖。鼻息:指呼吸。
自强不息:《周易·乾》:“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。息:停止。
奔流不息:水流奔腾永不停止,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。
孔武有力:孔:甚,很。形容人很有力气。
偃旗息鼓:放倒军旗,停敲战鼓。原指不暴露目标,秘密行军。也指停止战斗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赵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“而云入营,更大开门,偃旗息鼓,公军疑有伏兵,引去。” 后也用以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。
穷兵黩武:用尽全部兵力,任意发动战争。形容十分好战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穷兵黩武,动费万计。” 黩武:滥用武力。
赳赳武夫:赳赳:勇武矫健的样子。武夫:武人,从军之人。勇武矫健的军人。后多含贬义,意指虽身强体壮,却头脑简单的军士。
杳无消息:杳:无影无踪。没有一点儿音信。
休养生息:指在战争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大动荡之后,所采取的安定社会秩序、恢复生产、增加人口的措施。唐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高宗中睿,休养生息。” 休养:休息调养。生息:繁殖人口。
经久不息:经过长时间停不下来。
生生不息:生生:中国哲学术语,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;不息:没有终止。不断地生长、繁殖。
瞬息万变: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。形容变化很快、很多。
金戈铁马:指战事。也用以形容战士的雄姿。宋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想当年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” 金戈:金属制作的戈。铁马:披着铁甲的战马。
文恬武嬉:文官只知道贪图安逸,武将一味追求玩乐。形容文武官员贪图享乐,不问国事的腐败现象。唐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相臣将臣,文恬武嬉。” 恬(tián):安逸。嬉(xī):游玩。
无声无息:没有声音和气息,比喻没有动静或没有什么影响、作为。
息事宁人:从中调解,使争端平息,彼此相安。
姑息养奸:无原则地宽容,等于助长 坏人坏事蔓延发展。养:扶植,助长。奸:指坏人坏事。
小道消息: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。往往传闻失实,并不可靠。
大动干戈:原指发动战争,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:这部机器没多大毛病,你却要大拆大卸,何必如此~呢?
威武不屈:威武:权势,武力;屈:屈服。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。表示坚贞顽强。
消息灵通:指对各方面的消息能及时掌握。
一息尚存:只要还有一口气。指还活着。宋朱熹《四书集注·论语·泰伯》:“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” 息:气息。尚:还。
武艺高强:指本领、武艺等非常厉害。一般用于形容在武术、战斗技能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。
文武双全:文:文才;武:武艺。能文能武,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。
能文能武:文的武的都行。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。
耀武扬威:炫耀武力,显示威风。
奄奄一息:奄奄:呼吸微弱的样子。只剩下一口气。形容临近死亡。
轻动干戈:轻率地挑起战争。
罢战息兵:停止或结束战争。
文武并用:文臣武将一起任用。
我武惟扬:形容威武凌厉,奋发向上的样子。
瞬息即逝: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逝了。
处静息迹:息:停止;迹:足迹。静处不动就不会留下痕迹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
息黥补劓:指修整面容残缺,恢复本来面目。后用以喻改过自新。
神武挂冠:指辞官隐居。
政平讼息:国家安定,官司很快得到正确处理。形容政治清明。
偃武息戈: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
屏气不息:屏气:抑制呼吸。闭住气不呼吸,形容敬谨畏惧的样子。
枕戈泣血:枕着兵器,哭泣见血。形容极度悲愤,矢志杀敌雪恨。
出文入武:指文武兼备。
偃革尚文:停息武备,注重文教。
出作入息:指日常生活。
孜孜不息:指勤奋努力,不知疲倦。
无恒安息:不要长期贪求安逸。
与时消息:指事物无常,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。消,消亡。息,孳生。
携手接武:比喻跟别人亦步亦趋地学。
秉文经武:执掌文事,经营武备。
文韬武韬:韬:古代兵书《六韬》,即文韬、武韬、龙韬、虎韬、豹韬、犬韬。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。
禽息鸟视: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。
弃文就武:放弃文业,改从武事。
妖孽伏息:杜绝了坏事或制服了邪恶的人。
喟然叹息:喟然:叹气的样子。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。
杯酒戈矛: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。
息怒停瞋:瞋:发怒时睁大眼睛。停止发怒和生气。多用作劝说,停息恼怒之辞。
以戈舂黍:用戈去舂黍米。比喻达不到目的。
文武差事:比喻明劫暗偷。
允文允武:形容能文能武。
孳孳不息:形容工作勤奋,努力不懈。
喟然太息:因感慨而大声叹息。
扼腕叹息:扼:握住,抓住。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。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。
挥戈返日:挥舞兵器,赶回太阳。形容英勇战斗,扭转危局。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鲁阳公与韩构难,战酣日暮,援戈为?(挥)之,日为之反(返)三舍。”(huī)。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
枕戈待旦:枕着兵器等待天明。形容时刻警惕,准备作战。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。” 旦:天亮。
枕戈击楫:枕着兵器,拍击船桨。形容杀敌心切,志节慷慨。
息兵罢战:停止或结束战争。
万里一息:万里远的路程一口气就到了。形容极其迅速。
废文任武:文:文治;任:任用;武:武力。废掉文治,任用武力。指轻文重武。
文川武乡:原指出文臣武将的地区。后指教化普及,风俗纯正的地区。
文武如雨:形容谋士武将非常多,人才济济。
武爵武任: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。
反戈相向:戈:古代的兵器;向:对着。掉转兵器,相与对立。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。
抛戈卸甲: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。
较武论文:较:比较,评论。评论武艺,谈论文章。
枕戈汗马:枕着武器,疾驰战马。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。
文武全才: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。
文觌武匿:艺文兴而武道隐。指尚文之风大盛。
屏息谛听:屏住呼吸仔细的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