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安视膳 wèn ān shì shàn
问安视膳的意思
每日必问安,每餐必在左。指古代诸侯、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。
1. 【解释】:每日必问安,每餐必在左。指古代诸侯、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。
2. 【出自】: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文王之为世子,朝于王季日三。鸡初鸣而衣服,至于寝门外,问内竖之御者曰:‘今日安否何如?’……食上,必在视寒暖之节,食下,问所膳。”
3. 【示例】:太子当鸡鸣而起,问安视膳。 ◎《资治通鉴·唐纪文宗开成二年》
问安视膳的近义词
问寝视膳
成语词典:问安视膳
答非所问: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。也说所答非所问。
一路平安: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。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。
安身立命:指生活有着落,精神有寄托。
安居乐业:生活安定,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。
刨根问底:比喻追究底细。
局促不安:局促:拘束。形容举止拘束,心中不安。
国泰民安:国家太平,人民安乐。泰:平安,安定。
问长问短:仔细地问(多表示关心)。
惴惴不安:惴:忧愁、恐惧。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。
安营扎寨:旧指军队到一个地方,须在野外扎帐篷设栅栏为营。现指部队、团体在一个地方驻扎安顿下来。
视同陌路: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。同“视若路人”。
不耻下问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 指向地位、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。
视而不见:看到了,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。指不注意或不重视。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随遇而安:能适应各种环境,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。
忐忑不安:忐忑:心神不定。心神极为不安。
心安理得:自以为道理上过得去,心里很坦然。
熟视无睹:虽然经常看到,却跟没有看见一样。形容对某种事物漠不关心。唐韩愈《应科目时与韦舍人书》:“是以有力者遇之,熟视之若无睹也。” 熟视:细看,看惯。无睹:没有看见。
安然无恙: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,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。
焦躁不安:焦急烦躁,心神不定。
寝不安席: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。形容心事重重,睡不着觉。
问心无愧:反躬自问,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。
嘘寒问暖: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切(嘘寒:呵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)。
虎视眈眈: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。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。《周易·颐》:“虎视眈眈,其欲逐逐。” 眈眈(dāndān):注视的样子。
忸怩不安:忸怩:羞惭的样子。不好意思。心里慌乱。
安之若素:(遇到不好的情况或异常情况)毫不在意,跟平常一样对待。素:平日。
安土重迁:住惯了本乡本土,不肯轻易迁移。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安土重迁,黎民之性。” 重(zhòng):不轻易。
转危为安:从危急转为平安。多指局势、病情等。
安分守己:指规矩、本分,不做违规、违纪、违法之事。分(fèn):本分。
等闲视之:当做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。
少安毋躁:耐心等待一下,不要急躁。
无人问津:问津:询问渡口。比喻没有人来探问、尝试或购买。
安于现状: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,不愿改变。
惶恐不安:惶:恐惧。内心害怕,十分不安。
平安无事:平平安安,没出什么事故。
动荡不安: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
勤学好问:勤奋学习,不懂的就问。比喻善于学习。
安步当车: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安步以当车。” 意思是慢慢地步行,就当作是坐车。当(dàng)。
安家落户:在他乡安置家庭并定居:为植树造林,他在山区~了。经过一年多的试养,武昌鱼已经在这里~了。
视死如归: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,形容不怕牺牲生命。
寻花问柳:本指游春,后转指嫖妓。
不敢问津:问津:询问渡口,问路。指高贵的、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。
安家立业:安置家庭,建立事业。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。
兴师问罪:发动军队,声讨对方罪过。也指大闹意见,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。
混淆视听:用假象或谎言使人们视听混乱,分辨不清是非。
投石问路:比喻先以某种行动试探。
国富民安:国家富强,人民安定。
扪心自问:摸着胸口,自己问问自己怎么样。表示自我反省。
除暴安良:铲除暴徒,安抚人民。
访亲问友:访:拜访;问:问候。指拜访亲朋好友。
坐立不安:坐着也不是,站着也不是。形容心情紧张,情绪不安。
淆乱视听:视听:看和听。混淆是非,以扰乱人们的视听。
惶惶不安:惶:恐惧。内心害怕,十分不安。
视若路人:把对方看成路上遇到的陌生人。指与亲人或熟人相遇却不相认,态度冷淡,表现出极其陌生的关系。
入土为安:旧时土葬,人死后埋入土中,死者方得其所,家属方觉心安。
安安稳稳:形容十分安定稳当。
高视阔步:眼睛向上看,迈着大步走路。形容举动不凡或态度傲慢。
相安无事:相:互相;安:安稳。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,还过得去。
一视同仁:不分厚薄,同样看待。唐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听聪视明:听:听觉;聪:灵敏;视:视觉;明:清楚。听得清,看得明。形容对事物有清楚而正确的认识。
十目所视: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,做了也不可能隐瞒。同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”。
立国安邦:建立国家,安定天下。亦作“立业安邦”。
安详恭敬:古时指教育儿童要注意的四点:安定而不轻躁,详审而不疏率,表现要谦恭,心里要有所敬畏。
行坐不安:心绪焦躁不安的样子。
知命安身:服从命运,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。
安安心心:保持心境平静;不受外界干扰。
偷安苟且:只顾眼前的安逸,不顾将来。
怀安丧志:怀安:贪图安逸。贪图安逸会丧失志气。
搜根问底:指追问原因、结果。
一视之仁: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,同施仁爱。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,不分厚薄。
悬壶问世:在社会上挂牌行医。原只作“悬壶”,意即行医。
一枕槐安:泛指梦境。也比喻一场空欢喜。
相视而笑:双方互相看着,发出会心的微笑。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。
众心不安:指民心不安。
目不给视:给:供给。眼睛来不及观赏。形容景物又美又多。
相安相受:指互相帮助,使彼此安居。
安安分分:做事不敢越轨,为人规矩老实。
晏安鸩毒: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自杀。
安于泰山:如泰山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安然稳固。“泰”文献异文作“太”。
视如寇仇:寇仇:仇敌。看得象仇人一样。
损人安己:损人利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