牝鸡司晨 pìn jī sī chén
1. 拼音:pìn jī sī chén。
2. 意思:牝鸡:母鸡;司:掌管。母鸡报晓。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。在现代也可引申为不符合其角色职能做事等意思。
3. 出处:《尚书·牧誓》:“牝鸡无晨。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”
4. 近义词及意思
越俎代庖:越:跨过;俎: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;庖:厨师。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。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。和牝鸡司晨都有超越自身角色做事的意思。
阴差阳错: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。也有角色错位的意思,与牝鸡司晨类似,不过“阴差阳错”更强调偶然因素。
5. 反义词及意思
安分守己:规矩老实,守本分,不做违法的事。与牝鸡司晨相反,强调各守其分,不越界。
各司其职:各自负责掌握自己的职责。和牝鸡司晨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按职责做事。
6. 例句
在古代封建王朝观念中,牝鸡司晨被视为不祥之兆,象征后宫干政。
他认为在公司里,每个人都应该做好本职工作,不能牝鸡司晨,随意干涉别人的事务。
传统的家庭观念里,要是出现牝鸡司晨的情况,可能会引发家庭矛盾。
这个团队有明确的分工,大家各司其职,避免牝鸡司晨的混乱局面。
牝鸡司晨的现象在这个组织中是不被允许的,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。
他很反感那种牝鸡司晨式的管理方式,觉得这样会扰乱正常的秩序。
在正常的工作流程中,我们不能出现牝鸡司晨的情况,不然效率会大打折扣。
有人认为牝鸡司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带来新的思路,但也可能引发混乱。
学校的社团活动也有各自的负责人,不能牝鸡司晨,否则活动很难顺利开展。
为了避免牝鸡司晨,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书。
成语词典:牝鸡司晨
司空见惯:相传唐代司空(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)李绅请卸任和州刺史(古代一州的行政长官)刘禹锡喝酒,席上叫歌伎劝酒。刘做诗:“?鬌(wǒtuǒ)梳头宫样妆,春风一曲杜韦娘,司空见惯浑闲事,断尽江南刺史肠。”(语出唐代孟棨《本事诗》)现在用“司空见惯”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。
鸡鸣狗盗:战国时,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。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,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,才得释放。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,城门紧闭,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,骗开城门,才得脱险逃回齐国(见于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)。后来用“鸡鸣狗盗”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。
鸡毛蒜皮:比喻轻微琐碎无关紧要的小事。
鸡零狗碎:比喻事物零零碎碎,不成片段,也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物。
寥若晨星:稀少得好像清晨的星星一样。形容很少。
牝鸡司晨:母鸡报晓。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。
金鸡独立:指用一条腿站立的姿势。
缚鸡之力:捆鸡的力量。比喻体弱无力。
小肚鸡肠:比喻气量狭小,只计较小事,不顾大局。也说鼠肚鸡肠。
杀鸡取卵:也说杀鸡取蛋。比喻只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。卵:蛋。
呆若木鸡:死板板的,好像木头鸡一样。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。《庄子 达生》:“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 似木鸡矣。”
鸡飞蛋打:鸡飞走了,蛋也打破了。比喻两头落空,毫无所得。
偷鸡摸狗:指偷盗(多指小偷小摸)。
鸡飞狗跳:把鸡吓得飞起来,把狗吓得到处乱跳。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。
鸡口牛后: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” 意思是宁可在小者之前,不在大者之后。后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受人支配。
鹤立鸡群: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” 后多用“鹤立鸡群”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。
鸡犬不宁:唐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悍吏之来吾乡,叫嚣乎东西,隳突乎南北,哗然而骇者,虽鸡狗不得宁焉。” 后以“鸡犬不宁”形容骚扰十分厉害,连鸡狗都不得安宁。
宰鸡教猴:用杀鸡来警戒猴子。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。
白鸡之梦: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﹝ 安 ﹞自以本志不遂,深自慨失,因悵然谓所亲曰:‘昔 桓温 在时,吾常惧不全。忽梦乘 温 舆行十六里,见一白鸡而止。乘 温 舆者,代其位也。十六里,止今十六年矣。白鸡主酉,今太岁在酉,吾病殆不起乎!’……寻薨,时年六十六。”后用以泛指不祥之兆。唐 李德裕《怀崧楼记》:“洎 太和 己丑岁,復接旧老,同升台阶,或纔叹止舆,已协白鸡之梦;或未闻税驾,遽有黄犬之悲。向之荣华,可以悽愴。”亦省作“白鸡梦”。唐 李白《东山吟》:“白鸡梦后三百岁,洒酒浇君同所懽。”
牝牡骊黄:骊:黑色。原意是观察事物要注重本质,不在乎外表怎样,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。
鹤发鸡皮:鹤发:白发;鸡皮:形容皮肤有皱纹。皮肤发皱,头发苍白。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。
晨提夕命:犹言朝夕教诲。
味如鸡肋:鸡肋:鸡的肋骨,没有肉,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。比喻事情不做可惜,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。
嫁鸡逐鸡: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。
鸡声鹅斗:比喻吵吵闹闹,彼此不和。
牛鼎烹鸡: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。比喻大材小用。
鸡鸣候旦:怕失晓而耽误正事,天没亮就起身。同“鸡鸣戒旦”。
只鸡絮酒:指悼念故人,祭品菲薄。
戴鸡佩豚:戴雄鸡形的帽子,佩野猪形的饰物。雄鸡野猪皆好斗,古时以冠带像其形,表示好勇。
鸡声断爱:雄鸡报晓情人上路欢爱从而中断。
鸡栖凤巢:栖:居住。鸡住在凤凰的窝里。比喻才德卑下的人占据高位。
杀鸡扯脖:亦作“杀鸡儿抹脖子”。伸长了脖子。形容情急作态。
猬起鸡连:如猬毛纷起,鸡声相连。比喻彼此串连,蠢蠢而动。唐 刘禹锡《唐故邠宁节度使史公神道碑》:“大和 紀元,滄景 不虔,子弄父兵,跳踉海壖,有隣陰交,蝟起鷄連。”
鹤在鸡群: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。
鸡不及凤:鸡赶不上凤凰。比喻儿子不如父亲。
独鹤鸡群:一只鹤站在鸡群中。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。
晨参暮省:按礼节朝暮参拜问安。
牛刀割鸡:杀只鸡用宰牛的刀。比喻大材小用。
司空眼惯:指某事常见,不足为奇。
笔墨官司:喻指用文字来进行的辩论、争执。
山鸡舞镜:山鸡对镜起舞。比喻自我欣赏。
汝南晨鸡:即汝南鸡。
鸡犬桑麻: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。
司农仰屋: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,无计可施。形容国库空虚,财政拮据。
鬻鸡为凤:指以次充好,混淆优劣。
如嚼鸡肋: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。
鸡飞狗窜:比喻受到惊动而引起骚乱。
鸡鸣起舞:指胸怀大志、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。
纪渻木鸡:修养到家,亦用写呆笨发愣。
牝鸡无晨:母鸡不报晓。比喻妇女不掌朝政。
鸡对鸭讲:鸡和鸭讲话,语言不通,形容两个人非共同语言,无法沟通,中性词,来源于粤语地区。
失旦之鸡:忘记报晓的雄鸡。比喻失职或犯错误的人。
山鸡照影:比喻顾影自怜。
雄鸡夜鸣: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,预兆战事。
连昬接晨:昬,同“昏”。通宵达旦。整日整夜。
寥落晨星:稀疏得好像早晨的星星。指为数极少。
醯鸡瓮里:醯鸡:即蠓,酒瓮中生的一种小虫。比喻见闻狭隘的人。
絮酒炙鸡:《後汉书·徐稺传》“設雞酒薄祭”李贤 注引 三国 吴谢承《後汉书》:“稺 諸公所辟雖不就,有死喪負笈赴弔。常於家豫炙雞一隻,以一兩緜絮漬酒中,暴乾以裹雞,......以水漬緜使有酒氣,斗米飯,白茅爲藉,以雞置前,醊酒畢,留謁則去,不見喪主。”后以“絮酒炙雞”指菲薄的祭品。明 方孝孺《与讷斋先生书》:“伏枕呻吟作一文,謹奉去,朔日奠,望令祝史對靈几前讀之,以泄殄瘁之哀,絮酒炙雞,恐不蠲潔,不復賫上。”
陶犬瓦鸡:陶土做的狗,泥土塑的鸡。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。
鸿鹄与鸡:指人的区别。
家鸡野鹜:晋人庾翼以家鸡喻自己的书法,以野雉喻王羲之的书法。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。也比喻人喜爱新奇,而厌弃平常的事物。
鸡犬相闻:指人烟稠密。
淮王鸡狗: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。
瓮里醯鸡:比喻见闻狭隘的人。
嫁鸡随鸡:比喻妇女嫁给什么样的丈夫就要终身伴随着他,不应有悔改之意。
鸡头鱼刺:比喻轻微而不被重视的的事物。
鸡黍深盟:鸡黍:招待客人的饭菜;深盟:深厚的交情。指朋友之间交情深厚。
没头官司:无线索可查的诉讼。
鸡豚之息:比喻微小的收益。
落落晨星:落落:稀疏的样子;晨星:早晨天空中的星星。比喻非常稀少。一般形容真心的朋友越来越少。
鸡鸣狗吠: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。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。
连鸡之势:比喻互相掣肘,步调不一致。
鸡鹜争食:鸡鹜:比喻平庸的人。旧指小人互争名利。
王司敬民:王:君主;司:主持。君王主持国家的职责在于尊重老百姓。
土鸡瓦狗: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。同“土鸡瓦犬”。
鸡鹜相争:鸡鹜:比喻平庸的人。旧指小人互争名利。
司马称好: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,事理不明。
晨昏定省:晚间服侍就寝,早上省视问安。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。
鸡犬升天:道家传说,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,剩下的丹药散在庭院里,鸡和狗吃了也都升了天。语出晋葛洪《神仙传·刘安》。后来用“鸡犬升天”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,同他有关系的人也跟着得势(含贬义)。
鹤骨鸡肤:伶仃瘦骨,多皱的皮肤。形容年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