瓶罄罍耻 píng qìng léi chǐ

瓶罄罍耻的意思

比喻关系密切,相互依存,彼此利害一致。

1. 【解释】:①比喻关系密切,相互依存,彼此利害一致。②形容物伤其类。

2. 【出自】: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:“瓶之罄矣,维罍之耻。”

3. 【示例】:麟亡星落,月死珠伤。~,芝焚蕙叹。北周庚信《思旧铭》

瓶罄耻

成语词典:瓶罄罍耻

不耻下问 [ bù chǐ xià wèn ]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

厚颜无耻 [ hòu yán wú chǐ ] 颜:脸面。指人脸皮厚,不知羞耻。

恬不知耻 [ tián bù zhī chǐ ] 做了坏事满不在乎,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。恬:安然、满不在乎。

罄竹难书 [ qìng zhú nán shū ] 用尽竹子也难写完。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罄:尽,完;竹: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。

无耻之尤 [ wú chǐ zhī yóu ] 尤:突出的。最无耻的。形容无耻到了极点。用于谴责那些毫无羞耻之心、行为极其恶劣的人或事。

奇耻大辱 [ qí chǐ dà rǔ ] 指极大的耻辱,形容耻辱到了极点,多用于形容因受侮辱而感到极度羞耻的情形。

守口如瓶 [ shǒu kǒu rú píng ] 指紧闭嘴巴,像瓶口密封一样,形容说话谨慎,严守秘密,从不轻易透露任何信息。

卑鄙无耻 [ bēi bǐ wú chǐ ] 形容人行为卑劣、道德败坏,毫无羞耻之心,多指做事阴险、下作,令人不齿。

不以为耻 [ bù yǐ wéi chǐ ] 指不认为是羞耻的事,形容对错误或不道德的行为缺乏羞耻心,态度坦然甚至引以为荣,含贬义,多用来批评某人不知廉耻的言行。

引以为耻 [ yǐn yǐ wéi chǐ ] 指把某事或某种行为当作羞耻的事,强调对自身或他人不当言行的否定态度,内心以之为辱并以此约束行为。

不耻相师 [ bù chǐ xiāng shī ] 不以互相学习为耻。

耻居王后 [ chǐ jū wáng hòu ] 指在文名上耻于处在不及己者之后。

竹罄南山 [ zhú qìng nán shān ] 《汉书·公孙贺传》:“南山 之行不足受我辭,斜谷 之木不足爲我械。”本言事端繁多,书不胜书,后常以“竹罄南山”谓人罪恶极多,书写不尽。清 感惺《断头台·受谳》:“到此是 森罗殿 上無私款,鏡臺前明照膽,要把君孽案重重徹裏翻,竹罄 南山。”

行己有耻 [ xíng jǐ yǒu chǐ ] 一个人行事,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。

不訾诟耻 [ bù zī gòu chǐ ] 不因我的身份而嫌弃我,责骂我。

耻言人过 [ chǐ yán rén guò ] 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。

无耻谰言 [ wú chǐ lán yán ] 谰言:诬蔑的话,毫无根据的话。指不知羞耻的无赖话。

罄山采木 [ qìng shān cǎi mù ] 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。比喻残酷剥削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张延朗传》:“若使罄山採木,竭澤求魚,則地官之教化不行,國本之傷殘益甚,取怨黔首,是黷皇風。”

更仆未罄 [ gēng pú wèi qìng ] 换了几班侍者,谈话仍没有结束。

瓶罄罍耻 [ píng qìng léi chǐ ] 比喻关系密切,相互依存,彼此利害一致。

有耻且格 [ yǒu chǐ qiě gé ] 指人有知耻之心,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。

报怨雪耻 [ bào yuàn xuě chǐ ] 报怨恨,洗刷耻辱。

一雪前耻 [ yī xuě qián chǐ ] 指彻底洗刷过去的耻辱,在失败或受辱后取得成功,挽回声誉。

缄口如瓶 [ jiān kǒu rú píng ] 指紧闭嘴巴像瓶子一样严实,形容人说话谨慎,严守秘密,从不轻易透露信息,也指沉默寡言、闭口不言。

包羞忍耻 [ bāo xiū rěn chǐ ] 包:包容,藏;忍:容忍,忍耐。容忍羞愧与耻辱。

幡然知耻 [ fān rán zhī chǐ ] 思想转变很快,迅速地感到羞耻。

明耻教战 [ míng chǐ jiào zhàn ] 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明耻教战,求杀敌也。” 指教战之法,在于使士卒知道退缩就是耻辱,因而奋勇向前,勇敢杀敌。

不耻最后 [ bù chǐ zuì hòu ] 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。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,就能达到目的。

忍耻苟活 [ rěn chǐ gǒu huó ] 忍受屈辱,苟且活命。

礼义廉耻 [ lǐ yì lián chǐ ] 指崇礼、行义、廉洁、知耻,是古代推行的道德准则。

耻居人下 [ chǐ jū rén xià ] 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。

瓶竭罍耻 [ píng jié léi chǐ ] 语本《诗.小雅.蓼莪》:"瓶之罄矣﹐维罍之耻。"罍﹑缾皆盛水器﹐罍大而缾小。罍有水而缾已空﹐谓不能分多予寡。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。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﹐若不救助﹐深以为耻。

毁廉蔑耻 [ huǐ lián miè chǐ ] 指不顾廉耻。

寡廉鲜耻 [ guǎ lián xiǎn chǐ ] 不廉洁,不知羞耻。现多 指不知羞耻。鲜(xiǎn):少。

含垢忍耻 [ hán gòu rěn chǐ ] 指忍受耻辱。

缾竭罍耻 [ píng jié léi chǐ ] 语本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:“缾之罄矣,維罍之恥。”罍、缾皆盛水器,罍大而缾小。罍有水而缾已空,谓不能分多予寡。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。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,若不救助,深以为耻。宋 苏轼《论河北京东盗贼状》:“至於京東,雖號無事,亦當常使其民安逸富强,緩急足以灌輸 河 北,缾竭則罍恥,脣亡則齒寒。”亦作“缾罍之恥”。清 顾炎武《与李湘北书》:“一旦禱北辰而不驗,迴西景以無期,則缾罍之恥奚償,風木之悲何及!”参见“瓶罄罍恥”。

谆谆教导 [ zhūn zhūn jiào dǎo ] 谆谆:恳切、耐心的样子。恳切、耐心地教导。

望尘莫及 [ wàng chén mò jí ] 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。比喻远远落后。现在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。

相差无几 [ xiāng chā wú jǐ ] 指彼此之间的差别不大,大致相同,没有明显的距离或悬殊。

精卫填海 [ jīng wèi tián hǎi ] 古代神话。据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记载,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,变为精卫鸟,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,想把东海填平。旧时用以比喻有深仇大恨,积极设法报复。后用以比喻不畏艰难,不达目的,誓不罢休的决心。

沽名钓誉 [ gū míng diào yù ] 沽:买;钓:用饵引鱼上钩,比喻骗取。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。

励精图治 [ lì jīng tú zhì ] 励:奋勉;图:设法;治:治理好国家。振奋精神,想办法治理好国家。也可以用于形容领导者或团体为达成目标而努力改进和发展。

争权夺利 [ zhēng quán duó lì ] 争夺权力和利益。

得意门生 [ dé yì mén shēng ] 指最满意、最受欣赏的学生或弟子,多形容老师对学生的认可与偏爱,也可指师门中成就突出的后辈。

不堪回首 [ bù kān huí shǒu ] 堪:可以忍受;回首:回顾,回忆。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,因而不忍去回忆。

大势已去 [ dà shì yǐ qù ] 指有利的形势或大局已经失去,事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,多形容局势、命运等走向衰败。

老骥伏枥 [ lǎo jì fú lì ] 骥:良马,千里马;枥:马槽,养马的地方。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,仍有雄心壮志。

假公济私 [ jiǎ gōng jì sī ] 假:借;济:帮助。假借公家的名义,谋取私人的利益。

妙手回春 [ miào shǒu huí chūn ] 形容医术高明,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,使生命复苏,侧重称赞医生医术精湛、挽救生命的能力。

萍水相逢 [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] 浮萍随水漂泊,聚散不定。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。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偶然、意外相遇的感觉,相遇的双方通常没有预先的安排或关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