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原文
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原文如下:
1. 开篇背景:
汤归自夏,至于大坰,仲虺作诰。
2. 商汤自省:
成汤放桀于南巢,惟有惭德。曰:“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。”
3. 仲虺劝勉:
仲虺乃作诰,曰:“呜呼!惟天生民有欲,无主乃乱,惟天生聪明时乂。有夏昏德,民坠涂炭,天乃锡王勇智,表正万邦,缵禹旧服。兹率厥典,奉若天命。
夏王有罪,矫诬上天,以布命于下。帝用不臧,式商受命,用爽厥师。简贤附势,实繁有徒。肇我邦于有夏,若苗之有莠,若粟之有秕。小大战战,罔不惧于非辜。矧予之德,言足听闻。
惟王不迩声色,不殖货利。德懋懋官,功懋懋赏。用人惟己,改过不吝。克宽克仁,彰信兆民。
乃葛伯仇饷,初征自葛,东征西夷怨,南征北狄怨,曰:‘奚独后予?’攸徂之民,室家相庆,曰:‘徯予后,后来其苏。’民之戴商,厥惟旧哉!
4. 治国之道:
佑贤辅德,显忠遂良,兼弱攻昧,取乱侮亡,推亡固存,邦乃其昌。德日新,万邦惟怀;志自满,九族乃离。王懋昭大德,建中于民,以义制事,以礼制心,垂裕后昆。
5. 总结劝诫:
予闻曰:‘能自得师者王,谓人莫已若者亡。好问则裕,自用则小’。呜呼!慎厥终,惟其始。殖有礼,覆昏暴。钦崇天道,永保天命。”
大致的译文如下:
商汤讨伐夏国归来途中,当军队走到郊外一片广阔田野时,左相仲虺向大家训话。商汤将夏桀流放到南巢后,时常忧心忡忡,说:“我推翻夏朝的作为,恐怕将来会成为别人如此革命的借口。”仲虺在训诫中说:“浩天大地啊!世间苍生都有欲望物求,如果没有头领的权衡,必定相互争斗不休;只有天资睿智明理的人,才能顺应天地需求,得以治理天下。现今,有夏氏的帝王,昏庸无德,生灵涂炭。蒙上天赏赐,我们的商王勇敢智慧、中正公道、仪表万邦,可以继续夏禹的疆域,沿用帝国法典,承受天命执掌天下。帝王夏桀罪大恶极,不敬畏上天,并且假借天意欺凌天下民众。昊天苍生放弃了昏庸的有夏氏帝王,已经选择了贤明的商王,由他来统领天下了。天地之间,从来不缺乏蔑视圣贤、见利忘义、敷衍趋势的走卒小人。当年我们商部落在夏帝国疆界内,仿佛就是麦丛中的稗子、粟米里的秕谷,商族上下,每日生活的谨小慎微、战战兢兢。也正因为如此,我们愈发道德严谨,也愈发声名远扬。现今我们的商王,不好色,不贪财,对于那些道德愈发贤明者,让他们官职也愈发尊贵;对于那些功劳愈发卓著者,给他们的奖赏也愈发更多。商王所任用的都是像自己一样的贤人,不仅严于律己,而且有错必改。我们商王宽容仁爱的胸怀名望,受到了亿万民众的敬仰信赖。想当初,邻国葛伯不但不敬天祭祖,并且一贯强取豪夺,并且还滥杀无辜。商王初次征讨葛伯,并给予富民安邦后,当再次东征时,西边的邦民便一再抱怨不已,而往南边讨伐时,北边的百姓又怨声不断,他们抱怨的都是:‘何不先到我们这里来惩恶扬善啊!’我们征讨大军所到之处,那些地方民众,无不奔走相告:‘我们已经解放了,马上就轮到你们了。’由此可见,天下人心对于商王的爱戴和期盼,早就旷日持久了。我们的商王一直致力于扶助圣贤德才,倾慕彰显忠义良善,热心兼并昏乱孱弱,顺势推翻岌岌将亡,因此我们的国力才越来越壮大盛强。我们商国只有日渐强盛,四方邦国才能钦佩归顺;我们如果骄傲自满,不但外邦与我们离心离德,而且我们内部也会分崩离析。我们商王德高望重,中正公平爱民,用法制处理事务,以礼仪教化人心,终将成为千秋万代的帝王榜样。我曾听说过:‘凡能够求贤若渴、拜人为师者,可以称王;如果自以为是,总以为谁也不如自己者,必定灭亡。那些好问求学的人,必定富裕豁达;那些刚愎自用的人,必定狭隘短见。’所以说,凡是追求善终者,必须要谨慎于始。苍天历来惠顾仁爱忠厚,厚土从来颠覆残暴昏庸。我们只有尊崇并谨守天道,才能保持天命的永远惠顾和垂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