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尚书·舜典》原文

曰若稽古帝舜,曰重华,协于帝。浚哲文明,温恭允塞,玄德升闻,乃命以位。

慎徽五典,五典克从;纳于百揆,百揆时叙;宾于四门,四门穆穆;纳于大麓,烈风雷雨弗迷。

帝曰:“格!汝舜。询事考言,乃言底可绩,三载。汝陟朕位。”舜让于德,弗嗣。

正月上日,受终于文祖。在璿玑玉衡,以齐七政。肆类于上帝,禋于六宗,望于山川,遍于群神。辑五瑞,既月乃日,觐见厥明。班瑞于群后。

岁二月,东巡狩,至于岱宗,柴。望秩于山川,肆觐东后。协时月正日,同律度量衡。修五礼、五玉、三帛、二生、一死贽。如五器,卒乃复。五月南巡狩,至于南岳,如岱礼。八月西巡狩,至于西岳,如南礼。十一月北巡狩,至于北岳,如西礼。归,格于艺祖,用特。

五载一巡狩,群后四朝。敷奏以言,明试以功,车服以庸。

肇十有二州,封十有二山,浚川。

象以典刑,流宥五刑,鞭作官刑,扑作教刑,金作赎刑。眚灾肆赦,怙终贼刑。钦哉,钦哉,惟刑之恤哉!

流共工于幽州,放欢兜于崇山,窜三苗于三危,殛鲧于羽山,四罪而天下咸服。

二十有八载,帝乃殂落。百姓如丧考妣,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

月正元日,舜格于文祖,询于四岳,辟四门,明四目,达四耳。

“咨,十有二牧!”曰:“食哉惟时!柔远能迩,惇德允元,而难任人,蛮夷率服。”

舜曰:“咨,四岳!有能奋庸熙帝之载,使朕心荐乐,钦哉!”佥曰:“伯禹作司空。”帝曰:“俞,咨禹!汝平水土,惟时懋哉!”禹拜稽首,让于稷、契、皋陶。帝曰:“俞,汝往哉!”

帝曰:“弃,汝后稷,播时百谷。”帝曰:“契,汝作司徒,敬敷五教,在宽。”帝曰:“皋陶,汝作司法,钦哉!惟明克允!”

帝曰:“畴咨若予工?”佥曰:“垂作共工。”帝曰:“俞,咨垂!汝共工。”垂拜稽首,让于殳斨、伯与。帝曰:“俞,往哉!汝谐。”

帝曰:“畴咨若予上下?”佥曰:“益作朕虞。”帝曰:“俞,咨益!汝作朕虞。”益拜稽首,让于朱虎、熊罴。帝曰:“俞,往哉!汝谐。”

帝曰:“畴咨若予牧?”佥曰:“朱作朕宰。”帝曰:“俞,咨朱!汝作朕宰。”朱拜稽首,让于熊罴、牧竖。帝曰:“俞,往哉!汝谐。”

帝曰:“咨,汝二十有二人,钦哉!惟时亮汝功。”

三载考绩,三考,黜陟幽明,庶绩咸熙。分北周邦,设官分职,以作揖让之风。

舜生三十登庸,三十在位,五十载,陟方乃死。

《舜典》主要记载了舜帝的事迹,包括他的品德、被任用的过程、巡狩四方、制定刑罚、任用官员等诸多事务,体现了舜帝的治国方略和当时的政治制度等诸多内容。这些记载对于研究古代政治、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。

尚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