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哀父母 āi āi fù mǔ
哀哀父母的意思
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1. 【解释】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2. 【出自】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3. 【示例】: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,岂不问哀哀父母情肠! ◎元·无名氏《小张屠》第一折
4. 【语法】:复句式;作宾语、分句;指父母可怜
成语词典:哀哀父母
父债子还:父亲生前的债务,由子女负责偿还。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。
父慈子孝:父:指父母;子:子女。父母对子女慈爱,子女对父母孝顺。
再生父母: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,多指救命的恩人。也说重生父母。
江东父老:江东: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;父老:父兄辈人。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。
贤妻良母:既是丈夫的好妻子,又是子女的好母亲。用来称赞妇女贤惠。
节哀顺变:节制哀痛,顺应变故。对父母或其他亲人去世的人的慰唁之辞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丧礼,哀戚之至也。节哀,顺变也。”
喜怒哀乐:高兴、愤怒、悲哀、快乐。泛指人的各种不同感情。
认贼作父:比喻把仇敌当作亲人。
父严子孝:父亲严格管教子女,子女依顺孝敬父亲。
哀兵必胜:《老子》六十九章:“故抗兵相若,则哀者胜矣。”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,必然能打胜仗。
哀感天地:形容极其哀痛,使天地都为之感动。
独弦哀歌:独自弹着弦子,唱着悲哀的歌调。指故意不按通常规律办事,以示自己与众不同,从而借此沽名钓誉。
罔极之哀:罔:无,没有;极:尽头;哀:悲哀。哀伤以了极点,没有更悲哀的了。指失去父母的悲哀。
存荣没哀:存:生存;荣:光耀;哀:悲伤。活着受人尊敬,死后令人哀痛。出处:汉·蔡邕《陈太丘碑文》:“斯可谓存荣没哀,死而不朽者矣。”
恩逾慈母:逾:超过。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。形容恩情深厚。
哀告宾伏:哀求饶恕,愿意服从。[宾伏:古代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,表示服从;后指顺从、归顺。] 书证:元•;佚名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我见他慌悚踌躇,左右支吾,紧慢相逐,跪在街衢,哀告宾伏。”
无父无君:孟轲斥责墨翟、杨朱之语。后以讥刺无伦常者。
哀丝豪竹:形容弦管乐声悲壮动人。宋陆游《长歌行》诗:“哀丝豪竹助剧饮,如巨野受黄河倾。” 哀丝:悲哀的弦乐声。豪竹:豪壮的管乐声。
哀丝豪肉:悲切的弦乐,洪亮的歌喉。
田父献曝:田父:老农;曝:晒。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。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。
母仪天下:皇后或者国母,以母亲的爱来关爱全天下的人民。
乃祖乃父:指祖父和父亲。
子承父业: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
哀死事生:哀:哀痛;事:侍奉。哀恸死者,侍奉生者。
哀鸿满路:哀鸿:哀鸣的鸿雁,比喻灾民。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哀鸿遍地: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哀告宾服:宾服: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,表示依服、服从。后泛指归顺、服从。指哀求饶恕,愿意服从。
哀哀父母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田父之功:比喻两者相争,第三者得利。
干父之蛊:干:承担,从事;蛊:事、事业。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。
木公金母: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。后用于祝寿,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。
为民父母:这:作为,充当;父母:即父母官。担任地方行政长官。
哀矜惩创:哀、矜:怜悯;创:惩罚。爱怜而又责罚。
衔哀致诚:衔:含着。胸怀哀痛之情,致真诚之意。
父为子隐: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。
田父野老:泛指民间百姓。
哀吹豪竹:指悲壮动人的乐声。吹、竹,指笙箫之属。元 麻革《题李氏寓酒轩》诗:“千金结客多少年,哀吹豪竹,倒倾玉舡以酒玄。”
衣食父母:踏入社会都靠父母提供。指生活所依赖的人。
哀感中年: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。
指心恋母: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先主 在 樊 闻之,率其众南行,亮 与 徐庶 并从,为 曹公 所追破,获 庶 母。
恩同父母:恩:恩惠;同:如同。待人的好处、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。
陵母伏剑:王陵 为 汉 将。
母以子贵: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。
思妇病母:指因想念妻子欲归家乡而托言母病。比喻作伪。
哀乐相生: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。
升堂拜母:升:登上;堂:古代指宫室的前屋。拜见对方的母亲。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。
顽父嚚母:指愚顽暴虐的家长。
哀乐中节:指哀伤和欢乐都适度。
父母之邦:指祖国。
父母恩勤: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。
子为父隐: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。
哀矜勿喜:哀矜:怜悯。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,不要幸灾乐祸。
为母则强:但当女人有了孩子以后,常常会发挥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。
忧国哀民:担心国事,为百姓的安危担心。
苦苦哀求:用低沉而悲哀的声音一再恳求。
漂母进饭:漂母:在水边漂洗衣服的老妇。指施恩而不望报答。
乞哀告怜:乞求别人哀怜和帮助。
徒读父书:徒:只。父书:父亲之言论。白读父亲的兵书。比喻人只知死读书,不懂得运用知识,加以变通。
哀梨蒸食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严母扫墓:汉 严延年 迁 河南 太守,其母从 东海 来,欲从 延年 腊祭。到 洛阳,适见报囚,母大惊。待腊礼毕,谓 延年 曰:“天道神明,人不可独杀。我不自意,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。行矣,去女东归,扫除墓地耳。”后岁馀,果败。事见《汉书·酷吏传·严延年》。后用为典实。南朝 梁 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且 于公 高门以待封,严母 扫墓以望丧。”
哀而不伤:哀:悲哀;伤:伤害。忧愁而不悲伤,形容感情有节制;另形容诗歌、音乐优美雅致,感情适度。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。
谷父蚕母:指传说中的农桑之神。
感旧之哀:感念旧人旧事的哀叹。表示怀旧。
鸿雁哀鸣:哀:悲哀。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。
哀思如潮: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。形容极度悲痛。
夸父逐日:古代神话。《山海经·海外北经》记载,有个叫夸父的人,为了征服太阳,一路追赶它,直至口渴而死。临死时扔出他的手杖,化为一片树林,名曰邓林。逐:追赶。
告哀乞怜:告:请求;乞:求,讨。向别人乞求怜悯、帮助。
杀父之仇:旧时指最大的仇恨。
水母目虾:比喻人没有主见,人云亦云。
乐尽哀生:犹言乐极生悲。欢乐到了极点,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。
子继父业: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
父析子荷:父劈柴,子担柴。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。
耗矣哀哉:语本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秦 國用之,死者甚衆,刑者相望,秏矣哀哉!”颜师古 注:“秏,虚也。言用刑酷烈,誅殺甚衆,天下空虚也。秏音呼到反。或曰,秏,不明也,言刑罰闇亂。音莫報反。”秏,同“耗”。后用以表示对政治、社会昏乱的悲愤。康有为《<孔子改制考>叙》:“而 中國 之民,遂二千年被暴主夷狄之酷政,耗矣哀哉!”梁启超《新民说》六:“耗矣哀哉!吾 中國 人之無國家思想也。”
哀穷悼屈:哀:怜恤。穷:境遇不好,这里指不得志的人。
哀喜交并:悲伤和喜悦交织在一起
长兄为父:兄长要肩负教育、培育弟妹的责任。
母仪之德:母仪:作为母亲的典范。母亲的品德。泛指妇女的品德。
哀感顽艳:顽:愚顽。原意是指内容凄切,文辞华丽,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。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、戏曲、电影中的感人情节。
生荣死哀:《论语·子张》记载,子贡曾说孔子“其生也荣,其死也哀”,意思是说他活着的时候受人尊敬,死了以后还使人感到哀痛。后用以称誉受敬重的死者。
猿母中箭: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,要尊重、热爱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