祸起萧墙 huò qǐ xiāo qiáng
祸起萧墙的意思
祸患起于内部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 萧墙:院子里的照壁墙,比喻内部。
1. 【解释】: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指祸乱发生在家里。比喻内部发生祸乱。
2. 【出自】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3. 【示例】:不照这么办法,恐祸起萧墙,势且波及全国,总统不如通权达变,暂歇风潮为是。 ◎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八十回
4. 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祸起萧墙的近义词
同室操戈、衅起萧墙、兄弟阋墙、尺布斗粟、萧墙之祸、季孙之忧
祸起萧墙的反义词
兵临城下、大军压境、敌国外患
成语词典:祸起萧墙
狗急跳墙:比喻走投无路时采取不顾一切的行动。
东山再起: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。
白手起家: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。
风起云涌:宋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山鸣谷应,风起水涌。” 后用“风起云涌”比喻事物迅速发展,声势浩 大。
拍案而起:拍着桌子站起来。形容非常激愤。
翩翩起舞: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。
思潮起伏:思想活动极频繁。
祸不单行: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。汉刘向《说苑·权谋》:“此所谓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者也。” 祸:灾难。
天灾人祸:天:自然。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。也比喻害人精(骂人的话)。
罪魁祸首:作恶犯罪的头子。或指坏事的根子。
铜墙铁壁:比喻极坚固的防御工事。也比喻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而形成的强大的防御力量。
孽根祸胎:灾祸的根源。旧指坏的儿子。
起死回生:使死人复活,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,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。
声名鹊起: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。清 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新城北录下》:“﹝ 朱文元 ﹞先在 徐 班,以年未五十,故無所表見,至 洪 班則聲名鵲起,班中人稱爲戲忠臣。”
祸国殃民:使国家受害,人民遭殃。
荒芜萧瑟:形容土地或环境因无人管理而呈现出的荒凉、冷落、毫无生机的样子。荒芜指(田地)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;萧瑟指冷落、凄凉。
起早贪黑:起得早,睡得晚,形容人辛勤劳动。也说起早摸黑。
一病不起:得病后就再也起不了床。比喻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,终至死亡。
杀身之祸: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。
大起大落:形容起伏变化极快极大:市场价格~。这部小说没有~的故事情节。
红杏出墙:形容春色正浓,情趣盎然。
另起炉灶:比喻重新做起:这次试验失败了,咱们~。
飞来横祸:突然发生的意外灾祸。
隔墙有耳:墙外有人偷听。指秘密外泄。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古者有二言,墙有耳,伏寇在侧。墙有耳者,微谋外泄之谓也。”
此起彼伏:也说此起彼落、此伏彼起。这里起来,那里落下,表示连续不断地起落。
长眠不起:死亡的别称。
祸从口出: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。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。
幸灾乐祸:对别人的灾祸不但不同情,反而感到高兴。
因祸得福:变坏事为好事。
心潮起伏: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不定,十分激动、不能平静。
平起平坐:比喻地位相当,身份不分高低。
包藏祸心:内心怀着害人的坏主意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将恃大国之安靖己,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。”
奋起直追:振作起来,紧紧赶上去。
后起之秀:《晋书·王忱传》:“卿风流俊望,真后来之秀。” 后用“后起之秀”指后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(多指年轻人)。
肃然起敬:肃然:恭敬的样子;起敬:产生敬佩的心情。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。
祸出不测:灾祸的产生不可预测。指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出现灾祸。
丰墙峭阯:墙高大而地基陡直。比喻根基不牢。阯,同“址”。
眉睫之祸:眉睫:眉毛和眼睫毛,比喻近在眼前。近在眼前的祸患。
扶墙摸壁:抚摸着墙壁。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。
前仆后起:仆:倒下;起:接着,跟上。前面的倒下了,后面的紧跟上去。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。
烽火四起: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。形容边防不安宁,四处有敌人进犯。
云起龙骧:骧:腾起。如云涌升,如龙腾起。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。
门墙桃李:门墙:指师长之门;桃李:比喻后进者或学生。称他人的学生。
兵连祸深:兵:指战争。战争连年不断,灾祸持续相结。
滔天大祸:形容遭到了极大的灾祸。
萧然四壁:萧然:寂寞冷落;四壁:四面墙壁。屋里空荡荡的,没什么东西。形容生活非常贫困。
齿牙为祸:齿牙:比喻谗言。指谗言拨弄,造成灾祸。
贞下起元:用以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环往复,周流不息。
祸因恶积:遭受灾祸的因素是罪恶的积累。指坏事做多了便会招致灾祸。出处: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道觋》:“看修行似福缘善庆,论因果是祸因恶积。”示例:他怎么就没有~的常识?
兔起凫举:凫:野鸭。像兔敢奔跑,像野鸭急飞。比喻行动迅速。
蜿蜒起伏:弯弯曲曲延伸的样子。
祸福无门:无门:没有定数。指灾祸和幸福不是注定的,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。
泓峥萧瑟:形容诗文意境深远。引申指幽雅恬静。
焚如之祸:遭受火烧的灾祸。
风雨萧条:萧条:寂寞。风雨交加,显出冷落的景象。
赤手起家:形容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创立起一番家业。 宋 文天祥 《邹仲翔墓志铭》:“君雖亦赤手起家,而好施出其性,歲饑,發粟給其比鄰二百户,能捐殖以自損。”
异军特起:另组一支军队,自树一帜。比喻突然兴起的新生力量。亦作异军突起。
起师动众: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
土扶成墙: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。
祸不旋踵:祸患即将到来。《北史·袁跃传》:“若违忤要势,祸不旋踵,虽以清白自守,犹不免请谒之累。” 旋踵:旋转脚跟。不旋踵:来不及转身,比喻时间极短。
谨能胜祸:做事谨慎可避免灾祸。
风起云飞:汉武帝《秋风辞》:“秋風起兮白雲飛……簫鼓鳴兮發棹歌,歡樂極兮哀情多,少壯幾時兮奈老何!”后即以“風起雲飛”为触景伤怀之词。甯调元《燕京杂诗》之三:“當時 汾水 樓船意,風起雲飛盡感吁。”
议论蜂起:议论很多,像一窝蜂飞起一样。
全身远祸:保全自身,远离祸害。
风禾尽起:比喻顺应天心,得到天助。
兔起鹘落:鹘: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。兔子刚跳起来,鹘就飞扑下去。比喻动作敏捷。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。
吉凶祸福:吉祥、不幸、灾祸、幸福。
一夜十起:心里惦挂事情,一晚上起来十次,不得安睡。
循墙而走:沿着墙走。形容恭顺谨慎。
祸中有福:指不幸之中也包含着产生幸运的因素。
婆娑起舞: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。
风生水起:风从水面吹过,水面掀起波澜。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,蓬勃兴旺。
墙高基下:比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。
起居万福:晚辈致书尊长时多用此语。
起伏跌宕: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。
福为祸始:指福与祸没有定数,享福太甚就隐伏着祸端。亦作“福为祸先”。
兵连祸结: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汉武帝选将练兵…虽有克获之功,胡辄报之。兵连祸结,三十余年。” 指战祸接连不断。
猬起鸡连:如猬毛纷起,鸡声相连。比喻彼此串连,蠢蠢而动。唐 刘禹锡《唐故邠宁节度使史公神道碑》:“大和 紀元,滄景 不虔,子弄父兵,跳踉海壖,有隣陰交,蝟起鷄連。”
羹墙之思:比喻对先贤的思慕。
环堵萧然:环堵:玶着四堵墙;萧然:萧条的样子。形容室中空无所有,极为贫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