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路以目 dào lù yǐ mù
道路以目的意思
路上相遇,仅能以目示意。形容慑于暴政,敢怒而不敢言。《国语 周语上》:“厉王虐,国人谤王,邵公告曰:‘民不堪命矣。’王怒,得卫巫,使监谤者,以告,则杀之。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”
1. 【解释】: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,只是以目示意。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。
2. 【出自】: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”
3. 【示例】:此后要防的是“道路以目”了,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。 ◎鲁迅《伪自由书·止哭文学》
4. 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;形容人们在暴政下没有自由
道路以目的近义词
缄口不言、三缄其口
道路以目的反义词
畅所欲言
成语词典:道路以目
一路平安: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。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。
头头是道:明圆极居顶《续传灯录》卷二六:“方知头头皆是道,法法本圆成。” 后用以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很有条理。
十字路口:两条路纵横交叉的地方,比喻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对去向作出选择的境地:处在人生的~,他将何去何从呢?
自以为是: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,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
目中无人:眼里没有别人。形容骄傲自大,谁都看不起。
面目全非:模样变得与原先完全不同。形容变化极大(多含贬义)。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陆判》:“举首则面目全非。”
志同道合:志向相同,道路一致。形容彼此理想、志趣相合。明归有光《题仕履重光册》:“大司寇箬(ruò)溪顾公、大司空南坦刘公,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,志同道合,其称许之固宜。”
耳聪目明:听得清楚,看得分明。形容头脑清楚,眼光敏锐。
目瞪口呆: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。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。
目不暇接:东西太多,眼睛看不过来:春节期间,文艺节目多得令人~。也说目不暇给(jǐ)。
梦寐以求: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。形容迫切期望。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:“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” 寐:睡着。
羊肠小道:指狭窄曲折的小路(多指山路)。
夜以继日:形容日夜不停。多指工作或学习等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。”
眉清目秀:形容容貌俊秀。
极目远眺:极:尽;眺:望。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。
以儆效尤:严肃处理一件事,用来警醒那些仿效做坏事的人。儆(jǐng):使人警醒,不犯错误。效:仿效。尤:过失。
穷途末路:路的尽头。比喻无路可走的地步。
背道而驰:朝着相反的方向跑。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。
赏心悦目: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、愉快。
以防万一:万一:意外变化。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。
视同陌路: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。同“视若路人”。
历历在目:历历:清楚,分明的样子。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,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。
目光炯炯:炯炯:明亮的样子。两眼明亮有神。
以德报怨: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。
全力以赴: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。
严阵以待:整饬阵容,做好战斗准备,以迎击来犯之敌。
引人注目:引起人注意。注目:眼光集中在一点上。
目不转睛: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。形容注意力集中。
津津乐道:津津:兴趣浓厚的样子;乐道:喜欢谈讲。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。
光彩夺目: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。
触目伤怀: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。
走投无路:无路可走,比喻处境极端困难,找不到出路。
举世瞩目: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。
道听途说:路上听到的 传闻,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。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《论语 阳货》:“道听而塗(途)说,德之弃也。”
聊以自慰:姑且用来安慰自己。
说长道短:评论别人的好坏是非。
以身殉职: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生命。殉:为了某种目的而死。
左道旁门: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,也借用在学术上。也说旁门左道。
触目惊心: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。也作怵目惊心。
离经叛道: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,背离儒家的道统。现多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。
一以贯之:贯:贯穿。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。
以逸待劳:在作战时采取守势,养精蓄锐,待敌军疲劳时出击取胜。《孙子兵法·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逸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分道扬镳:也说分路扬镳。原指分路而行。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。《北史·魏宗室河间公齐传》:“洛阳,我之 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” 扬镳:驱马前进。镳(biāo):马嚼子。
众目睽睽: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。睽睽(kuí):睁大眼睛注视着。
耳濡目染:经常听到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唐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擩(通“濡”)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濡(r ú):沾湿。染:沾染。
以偏概全:以:用;偏:片面;概:概括;全:全部。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。
如愿以偿: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。指愿望实现。
璀璨夺目:璀璨:美玉发光。光辉灿烂耀人眼睛。
惨无人道: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,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。
瞠目结舌: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,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。
游目骋怀:游目:远眺;骋怀:放开胸怀,往远处想。纵目四望,开阔心胸。
嗤之以鼻:从鼻子里发出冷笑的声音。表示讥笑和蔑视。
倍道而行:加快速度,一天走两天的行程。
有目共睹:人人都可以看到,极其明显。睹(dǔ):看见。
难以置信:难于使人相信。
死不瞑目:死了也不闭眼睛。形容做事没达到目的,很不甘心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坚传》:“今不夷汝三族,悬示四海,则吾死不瞑目。” 瞑目:闭眼。
以身作则: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。
巧立名目: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编造理由定出一些名目。
金刚怒目:形容面目威猛逼人。怒目:也说努目。金刚: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。
坐以待毙:坐着等死。形容处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,不积极想办法、找出路。
道貌岸然:神态庄重严 肃。多指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。岸然:严峻的样子。
以一当十:一个人抵挡十个人,形容勇敢善战,以少胜多。
以毒攻毒: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。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点来反对不良事物,或利用坏人来对付坏人。
虚左以待:虚:空着;左:古时以左为尊;待:等待。空着尊位恭候别人。
拭目以待:擦亮眼睛等待着,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。
能说会道:指善于用言辞表达,很会说话。
目光短浅:形容缺乏远见。
绳之以法:以法律为准绳,给以制裁或处治。
仙风道骨:骨:气概。仙人的风度,道长的气概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。
大逆不道:原指犯上谋反。现也指罪大恶极。《汉书 杨恽传》:“称引为(妖)恶言,大逆不道,请逮捕治。” 逆:叛逆。不 道:不合正轨,不合道德。
以理服人:用道理来说服人。
峰回路转:形容山峰、道路迂回曲折。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。
目无尊长:不把尊长放在眼里。形容狂妄无礼。
二道贩子:指从商店或别人手中买进货物,转手倒卖,从中牟利的人(多含贬义)。
持之以恒:长久地坚持下去:努力学习,~。锻炼身体要~。
火居道士:不出家,可娶妻的道士。
以身试法:亲身去做触犯法令的事。指明知故犯。《汉书·王尊传》:“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
称兄道弟:朋友间以兄弟相称,表示关系亲密。
怨声载道:怨恨的声音充满了道路。形容民众普遍不满。载(zài):充满。
动之以情: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