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至八道 sì zhì bā dào
四至八道的意思
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。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。
【解释】: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。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。
成语词典:四至八道
五花八门: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。
头头是道:明圆极居顶《续传灯录》卷二六:“方知头头皆是道,法法本圆成。” 后用以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很有条理。
再三再四:重复好几次。
张三李四:泛指某人或某些人。
自始至终:从开始到结束:大会~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。
八仙过海:谚语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(或‘各显其能’)”,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,或各自施展本领,互相竞赛。
四面八方: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:人们从~来到北京。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~。
志同道合:志向相同,道路一致。形容彼此理想、志趣相合。明归有光《题仕履重光册》:“大司寇箬(ruò)溪顾公、大司空南坦刘公,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,志同道合,其称许之固宜。”
七上八下:也说七上八落。形容心神不定。
羊肠小道:指狭窄曲折的小路(多指山路)。
七零八落: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。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。
背道而驰:朝着相反的方向跑。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。
不三不四:不正派:不要跟那些~的人来往。
四面楚歌:楚汉交战时,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,兵少粮尽,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,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,项羽吃惊地说:“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?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?”(见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比喻四面受敌,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。
四平八稳:形容说话、做事、写文章稳当,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,缺乏创新精神。
挑三拣四:挑肥拣瘦。
横七竖八:形容纵横杂乱:地上~地堆放着各种农具。
四脚朝天:四脚:指四肢。形容仰面跌倒。也形容人死去。
纷至沓来:纷纷到来;连续不断地到来:顾客~,应接不暇。
津津乐道:津津:兴趣浓厚的样子;乐道:喜欢谈讲。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。
五湖四海:指全国各地。有时也指世界各地。
蜂拥而至: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。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。
正儿八经:很正经;严肃认真:他是个~的庄稼人。咱们~地请他来吃顿饭。
道听途说:路上听到的 传闻,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。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《论语 阳货》:“道听而塗(途)说,德之弃也。”
说长道短:评论别人的好坏是非。
左道旁门: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,也借用在学术上。也说旁门左道。
离经叛道: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,背离儒家的道统。现多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。
分道扬镳:也说分路扬镳。原指分路而行。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。《北史·魏宗室河间公齐传》:“洛阳,我之 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” 扬镳:驱马前进。镳(biāo):马嚼子。
关怀备至:关心得无微不至。
至高无上:高到顶点,再也没有更高的了。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道,至高无上,至深无下。” 汉许慎《说文解字·一部》:“天,颠也。至高无上。”
惨无人道: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,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。
至理名言:最正确、最有价值的话。
倍道而行:加快速度,一天走两天的行程。
至善至美:至:最。最完善,最美好。
文房四宝:指笔、墨、纸、砚,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。
低三下四:形容卑贱没有骨气。
仁至义尽: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仁之至,义之尽也。” 原指以极大的努力竭尽仁义之道。现指对人的劝告、争取或帮助已尽了最大的努力。至、尽:到底的意思。
颠三倒四:(说话、做事)错乱,没有次序。
推崇备至:推崇:推重,敬佩。极其推重和敬佩。
道貌岸然:神态庄重严 肃。多指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。岸然:严峻的样子。
精诚所至: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。
能说会道:指善于用言辞表达,很会说话。
丢三落四:形容马虎或记忆力不好而好(hào)忘事。
千儿八百:一千左右。
仙风道骨:骨:气概。仙人的风度,道长的气概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。
大逆不道:原指犯上谋反。现也指罪大恶极。《汉书 杨恽传》:“称引为(妖)恶言,大逆不道,请逮捕治。” 逆:叛逆。不 道:不合正轨,不合道德。
如获至宝:好像得到了最好的宝贝。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。
二道贩子:指从商店或别人手中买进货物,转手倒卖,从中牟利的人(多含贬义)。
块儿八毛:一元钱或比一元钱略少。也说块儿八角。
火居道士:不出家,可娶妻的道士。
称兄道弟:朋友间以兄弟相称,表示关系亲密。
十有八九:指绝大多数,大致不差,差不离。
怨声载道:怨恨的声音充满了道路。形容民众普遍不满。载(zài):充满。
一二三四:常指数目字,按顺序排列的前四个数字;也可形容条理分明、按部就班等。
任重道远:担子很重,路程遥远。比喻责任重大,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”
尊师重道:道: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,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。尊敬师长,重视老师的教导。
胡说八道:胡说
四海为家:原指帝王占有全国,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,指志在四方,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。也形容人漂泊无定所。
生财有道:很有发财的办法(多含贬义)。
宾至如归:客人到此,有在家之感。形容接待客人热情周到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宾至如归,无宁灾患。”
说东道西:说东家,讲西家。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。
七七八八:犹言差不多。
老八辈子:形容年代久远或古老、陈腐:这是~的话了,没人听了。
从古至今:从古代一直到现在,强调时间跨度大,涵盖了过去到当下的整个历程。
替天行道:代上天主持公道。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、组织群众的口号。
中庸之道: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,调和折中的态度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中庸之为德矣,其至矣乎!”
无微不至: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周到、细致。
指名道姓:毫不避讳地直接说出姓名(含不够恭敬意)。
小道消息: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。往往传闻失实,并不可靠。
半斤八两:旧制一斤合十六两,半斤等于八两,比喻彼此一样,不相上下(多含贬义)。
志在四方:四方:天下。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。
中道而废:中道:中途。半路就停止了。
杂七杂八:形容多而杂。
七老八十:七八十岁,指年纪很老:别看他~的,身体硬朗着呢。
接踵而至: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,接连不断地来。形容来者很多,络绎不绝。
三从四德: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。三从:未嫁从父,既嫁从夫,夫死从子。四德: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。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、言语举止、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,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。
推三阻四: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。形容人不愿承担责任或接受任务,故意找理由推辞。
七拼八凑: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。引申为胡乱凑合。
养生之道:指修养身心,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。
四大皆空:佛教用语,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。(印度古代认为地、水、火、风是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,佛教称为四大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