慷慨淋漓 kāng kǎi lín lí
1. 拼音:kāng kǎi lín lí
2. 意思:形容情绪激昂,说话、写文章意气昂扬,言辞畅快淋漓,也可指行为豪爽大方,毫无保留。
3. 出处:源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仙人岛》:“慷慨淋漓,类侠客武夫之状。”原指言谈举止豪迈奔放,后多用于形容情感表达的充沛。
4. 近义词:
酣畅淋漓:形容非常畅快、尽情,侧重“情感或文章表达的充分与透彻”。
意气风发:形容精神振奋,气概豪迈,侧重“精神状态的昂扬与自信”。
慷慨激昂:情绪激动,精神振奋,充满正气,侧重“情绪的强烈与激昂”。
淋漓尽致:形容文章、谈话等详尽透彻,也指暴露得很彻底,侧重“表达的充分性与全面性”。
豪情满怀:心中充满豪迈的情感,侧重“内心情感的豪迈与充沛”。
5. 反义词:
畏畏缩缩:形容胆小害怕,不敢上前,侧重“行为与情绪的胆怯与犹豫”。
沉默寡言:不声不响,很少说话,侧重“言语表达的匮乏与内敛”。
噤若寒蝉:像寒秋的蝉不再鸣叫,形容因害怕而不敢作声,侧重“因恐惧而沉默”。
小家子气:形容人的言行举止不大方,侧重“格局狭小,不够豪爽”。
欲言又止:想说又停止不说,形容有难言的苦衷,侧重“言语表达的犹豫与保留”。
6. 例句:
他在演讲中慷慨淋漓地阐述了对理想的追求,赢得全场掌声。
诗人用慷慨淋漓的笔触,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。
老将在告别赛上慷慨淋漓地完成了最后一次进攻,感动了所有观众。
这部电影的台词慷慨淋漓,将主角的爱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辩论赛中,正方三辩慷慨淋漓的陈词,让评委连连点头。
他酒后慷慨淋漓地讲述起年轻时的冒险经历,听得旁人热血沸腾。
作家在书中慷慨淋漓地批判了社会的不良现象,引发读者共鸣。
毕业典礼上,学生代表慷慨淋漓的发言,道出了毕业生的心声。
指挥家站在舞台上,带领乐团慷慨淋漓地演奏完这首激昂的交响曲。
历史剧中,英雄人物慷慨淋漓的就义场景,让观众热泪盈眶。
成语词典:慷慨淋漓
淋漓尽致 [ lín lí jìn zhì ] 淋漓:形容湿淋淋往下滴,比喻尽情,酣畅;尽致:达到极点。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、透彻,或非常痛快。
酣畅淋漓 [ hān chàng lín lí ] 形容非常畅快、舒适。常指文章绘画、文艺作品感情饱满,笔意流畅,情感得到充分抒发。也形容人在做某事时状态极佳,尽兴尽情。
慷慨激昂 [ kāng kǎi jī áng ] 慷慨:情绪激动;激昂:振奋昂扬。精神振奋,情绪激昂,充满正气。
慷慨解囊 [ kāng kǎi jiě náng ] 慷慨:豪爽,大方;解囊:解开钱袋拿出钱来。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。
感慨万千 [ gǎn kǎi wàn qiān ] 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、感触。
慷慨淋漓 [ kāng kǎi lín lí ] 形容情绪激昂,说话、写文章意气昂扬,言辞畅快淋漓,也可指行为豪爽大方,毫无保留。
兴会淋漓 [ xìng huì lín lí ] 形容兴致浓厚,精神舒畅。
雨淋日炙 [ yǔ lín rì zhì ] 炙:烤。雨里淋,太阳晒。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。
畅快淋漓 [ chàng kuài lín lí ] 形容尽情尽兴、毫无拘束,情感或表达得到充分释放,非常痛快、舒畅的状态。
感慨系之 [ gǎn kǎi xì zhī ] 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,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。
淋淋漓漓 [ lín lín lí lí ] 沾湿下滴貌。
慷慨就义 [ kāng kǎi jiù yì ] 指正气凛然、大义凛然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。
慨乎言之 [ kǎi hū yán zhī ] 慨:感慨。形容非常有感触地谈论某事。
痛快淋漓 [ tòng kuài lín lí ] 非常畅快。
慷慨捐生 [ kāng kǎi juān shēng ] 慷慨:意气激昂。捐生:舍弃生命。正义凛然地献出生命。
慷慨输将 [ kāng kǎi shū jiāng ] 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。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。
千古同慨 [ qiān gǔ tóng kǎi ] 古往今来的人都是同一种感慨。
慨当以慷 [ kǎi dāng yǐ kāng ] 与“慷慨”意思相同,指充满正气,情绪激动。“当以”无实际意义。
慨然允诺 [ kǎi rán yǔn nuò ] 慨然:慷慨、爽快。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。
慨然应允 [ kǎi rán yīng yǔn ] 慨然:慷慨、爽快。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。
鲜血淋漓 [ xiān xuè lín lí ]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。形容鲜血流淌不止。
元气淋漓 [ yuán qì lín lí ] 形容生命力旺盛,精神畅快。
大汗淋漓 [ dà hàn lín lí ] 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浑身出了很多汗。
挥洒淋漓 [ huī sǎ lín lí ] 形容运笔自然酣畅。
悲歌慷慨 [ bēi gē kāng kǎi ] 情绪激昂地唱歌,以抒发悲壮的胸怀。
醉墨淋漓 [ zuì mò lín lí ] 乘着酒兴挥毫泼墨。
慷慨陈词 [ kāng kǎi chén cí ] 慷慨:情绪激动,充满正气;陈:陈述;词:言词。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。
满面红光 [ mǎn miàn hóng guāng ] 指整个面部呈现出明亮的红色,形容人脸色红润、精神饱满的样子,多用来表示人身体健康、情绪高涨或因激动、饮酒等原因导致脸色泛红,含褒义。
荒无人烟 [ huāng wú rén yān ] 人烟:指住户、居民,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。形容地方偏僻荒凉,见不到人家。
肝肠寸断 [ gān cháng cùn duàn ] 肝肠一寸寸断开。比喻伤心到极点。
别有用心 [ bié yǒu yòng xīn ] 指心中隐藏着其他的算计或企图,多含贬义,形容做事或说话的动机不单纯、另有图谋。
步履艰难 [ bù lǚ jiān nán ] 指行走困难,行动不方便。常用来形容处境艰难或年老体弱等情况。
为今之计 [ wéi jīn zhī jì ] 指在当前的情况下,最应该采取的计策或办法,强调针对当下局势的应对策略。
公之于众 [ gōng zhī yú zhòng ] 指把事情真相、内情或计划等向众人公开,让大家都知道,强调将私密或原本不为人知的信息公开展示。
虎头蛇尾 [ hǔ tóu shé wěi ] 本指头像老虎、尾巴像蛇,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或劲头十足,后来却劲头不足、有始无终,不能坚持到底。
悬梁刺股 [ xuán liáng cì gǔ ] 形容刻苦学习。悬梁:东汉时,孙敬晚上读书怕打瞌睡,就用绳子系住头发拴在房梁上,一打瞌睡,头一低,绳子就会把头皮揪疼,从而清醒过来继续读书。刺股:战国时,苏秦夜间读书,困倦欲睡时,就用锥子刺大腿,使自己清醒,继续读书。
首尾呼应 [ shǒu wěi hū yìng ] 指文章、讲话或艺术作品中开头与结尾相互关联、遥相呼应,使结构更完整,主题更突出,形成前后映照的效果。
传宗接代 [ chuán zōng jiē dài ] 指子孙一代接一代地延续下去,使家族得以传承,主要强调通过生育后代来延续家族的血脉。
以身作则 [ yǐ shēn zuò zé ] 则:准则,榜样。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。
出师不利 [ chū shī bù lì ] 原指军队一出战就遇到了困难,现在泛指事情一开始就不顺利,遭遇挫折。
疾风骤雨 [ jí fēng zhòu yǔ ] 疾:又快又猛;骤:突然而猛烈。形容风雨来势猛。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或情绪等。
精神焕发 [ jīng shén huàn fā ] 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振奋,情绪高涨,容光焕发,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活力与生气。
与子偕老 [ yǔ zǐ xié lǎo ] 原指与妻子一同到老,后泛指与伴侣相伴终身,表达对爱情或婚姻长久相伴的美好期许。
油然而生 [ yóu rán ér shēng ] 自然地产生(某种思想感情)。油然:自然而然。
前赴后继 [ qián fù hòu jì ] 指前面的人冲上去,后面的人紧接着跟上,形容奋勇前进、连续不断的状态,多用来形容人们为了某个目标或事业,不怕牺牲、接力奋斗。
大获全胜 [ dà huò quán shèng ] 指在战斗或竞争中取得完全的胜利,获得全面而彻底的成功。
另起炉灶 [ lìng qǐ lú zào ] 原指重新安装炉灶生火做饭,比喻放弃原来的基础或条件,重新开始;也指另立门户、另搞一套。
一触即发 [ yī chù jí fā ] 指事态发展到临界点,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,多形容矛盾、危机或紧张局势即将爆发的状态。
费尽心机 [ fèi jìn xīn jī ] 挖空心思,想尽办法,多含贬义,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用尽心思。
德高望重 [ dé gāo wàng zhòng ] 品德高尚,声望很高。多称颂年纪高而且大多是有名望的人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