慷慨陈词 kāng kǎi chén cí

1. 拼音:kāng kǎi chén cí

2. 意思:指情绪激昂、充满正气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或见解,多形容言辞恳切且富有感染力。

3. 出处:出自唐·柳宗元《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》:“今将慷慨陈词,奋攘布衣,纵谈作者之筵,曳裾名卿之门。”

4. 近义词:

义正辞严:道理正当公允,措辞严肃严厉,强调言辞的正义性与严肃性。

侃侃而谈:理直气壮、从容不迫地谈话,侧重说话时的从容态度。

直言不讳:直截了当地说出来,没有丝毫顾忌,强调说话的直率。

激昂慷慨:情绪激动,精神振奋,充满正气,侧重情绪的强烈表达。

5. 反义词:

张口结舌:张着嘴说不出话来,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、惊愕而发愣的样子。

吞吞吐吐:说话有顾虑,想说而又不敢说或不愿说,含混不清地表达。

沉默寡言:不喜欢说话,很少开口,与“慷慨陈词”的积极表达形成对比。

支支吾吾:说话吞吞吐吐,应付搪塞,形容言语不连贯、不干脆。

6. 例句:

他在辩论会上慷慨陈词,用严密的逻辑和有力的论据驳斥对方观点。

演讲者登上讲台,慷慨陈词,呼吁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。

书中的主人公面对压迫时慷慨陈词,展现出不屈的精神与坚定的信念。

议员在国会中慷慨陈词,痛陈民生疾苦,呼吁政府出台救济政策。

烈士就义前慷慨陈词,留下的遗言让在场的革命者无不动容。

青年代表们在座谈会上慷慨陈词,为城市发展规划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。

导演通过电影角色的独白,让其在镜头前慷慨陈词,诉说对理想的坚持。

辩论赛决赛中,双方辩手慷慨陈词,现场掌声不断,气氛热烈。

历史剧中,爱国将领在朝堂上慷慨陈词,力主抗敌,却遭奸臣阻挠。

教授在毕业典礼上慷慨陈词,寄语学子以天下为己任,不负时代使命。

慷慨陈词

成语词典:慷慨陈词

推陈出新 [ tuī chén chū xīn ] 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,剔除其糟粕,吸取其精华,创造出新的文化。后泛指在各方面去掉旧事物的糟粕,吸取其精华,创造出新的事物。

乏善可陈 [ fá shàn kě chén ] 乏:缺乏,缺少;善:优点。可:可以。陈:述说。说不出有什么优点,没有什么好称道的。

陈词滥调 [ chén cí làn diào ] 陈:陈旧,陈腐;滥:浮泛不合实际。指陈腐、空泛的论调。

词不达意 [ cí bù dá yì ] 词:言词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

陈规陋习 [ chén guī lòu xí ] 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。陈:陈旧;陋:不好,不合理。

义正词严 [ yì zhèng cí yán ] 道理正当公允,措辞严肃。也作“义正辞严”。

慷慨激昂 [ kāng kǎi jī áng ] 慷慨:情绪激动;激昂:振奋昂扬。精神振奋,情绪激昂,充满正气。

陈陈相因 [ chén chén xiāng yīn ] 陈:旧;因:沿袭。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,陈粮上压陈粮。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,无创造革新。用于形容做事或观念等因循守旧,没有新意。

大放厥词 [ dà fàng jué cí ] 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。现用来指大发议论(含贬义),往往是指人夸夸其谈,说一些不切实际、狂妄自大的话。

支吾其词 [ zhī wú qí cí ] 支吾:说话含混躲闪。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,以掩盖真实情况。

强词夺理 [ qiǎng cí duó lǐ ] 强词:强辩;夺:争。指无理强辩,明明没理却硬说有理。

振振有词 [ zhèn zhèn yǒu cí ] 理直气壮的样子。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,说个不休。

理屈词穷 [ lǐ qū cí qióng ] 屈:短,亏;穷:尽。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。

慷慨解囊 [ kāng kǎi jiě náng ] 慷慨:豪爽,大方;解囊:解开钱袋拿出钱来。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。

感慨万千 [ gǎn kǎi wàn qiān ] 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、感触。

夸大其词 [ kuā dà qí cí ] 把事情说得超过原有的程度。

陈氏兄弟 [ chén shì xiōng dì ] 指姓陈的兄弟二人或多人,是一种对特定姓氏兄弟的称呼。

各执一词 [ gè zhí yī cí ] 指双方或多方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说法,互不相让,形容意见分歧,无法达成一致。  

新陈代谢 [ xīn chén dài xiè ] 原指生物体不断以新物质替换旧物质的生理过程;现多比喻事物内部新旧事物交替更新的规律,强调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必然性。

闪烁其词 [ shǎn shuò qí cí ] 言语遮遮掩掩,吞吞吐吐,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。

一面之词 [ yī miàn zhī cí ] 指争执或事情的单方面说法,多指只听一方的话就下结论,缺乏全面客观的依据。

念念有词 [ niàn niàn yǒu cí ] 原指迷信的人小声念诵经文或咒语,现多形容人不停地自言自语,或低声念叨着什么,有时含讽刺意味。

慷慨淋漓 [ kāng kǎi lín lí ] 形容情绪激昂,说话、写文章意气昂扬,言辞畅快淋漓,也可指行为豪爽大方,毫无保留。

一榻横陈 [ yī tà héng chén ] 形容人在床上横躺着。

冗词赘句 [ rǒng cí zhuì jù ] 冗:繁杂;赘:多余无用的。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。

陈善闭邪 [ chén shàn bì xié ] 陈:述说;善:善法美政;闭:堵塞。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,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。

造言捏词 [ zào yán niē cí ] 捏造虚假的言词。

陈言老套 [ chén yán lǎo tào ] 陈旧的言词和套数。

官样词章 [ guān yàng cí zhāng ] 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。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。

语近词冗 [ yǔ jìn cí rǒng ] 指文辞浅近,但不简炼。

敬陈管见 [ jìng chén guǎn jiàn ] 敬陈:恭敬地陈述;管见:从管子里观看东西,所见极小,指浅陋的见解。毕恭毕敬地阐明自己浅陋的见解或建议。多用于自谦词。

众口一词 [ zhòng kǒu yī cí ] 指众人的嘴巴说出同样的话,形容大家说法完全一致,强调意见的统一性和一致性。

空费词说 [ kōng fèi cí shuō ] 说的话别人不听,等于白说。

陈言肤词 [ chén yán fū cí ] 指陈旧而肤浅的言词。

出陈易新 [ chū chén yì xīn ] 犹吐故纳新。去掉旧的换成新的。

陈平宰社 [ chén píng zǎi shè ] 指 汉 陈平 微时为乡民祭社时分肉事。见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。

拾陈蹈故 [ shí chén dǎo gù ] 因袭陈词滥调。

陈蕃下榻 [ chén fān xià tà ] 同“陈蕃榻”。明 陈所闻《一枝花·送马元赤之蜀兼寄何别驾仁仲》套曲:“多应他 陈蕃 下榻,肯教你 王粲 登楼。”

片语只词 [ piàn yǔ zhī cí ] 犹片言只字。

感慨系之 [ gǎn kǎi xì zhī ] 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,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。

饰词矫情 [ shì cí jiǎo qíng ] 饰:修饰。修饰言辞掩盖真相。

力作乏陈 [ lì zuò fá chén ] 没有什么可以叫好的有力量的作品、大作。

词约指明 [ cí yuē zhǐ míng ] 言词简洁,旨意明确。

懦词怪说 [ nuò cí guài shuō ] 指荒诞无稽之谈。

慷慨就义 [ kāng kǎi jiù yì ] 指正气凛然、大义凛然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。

陈师鞠旅 [ chén shī jū lǚ ] 整备训练军队。《诗经·小雅·采芑》:“陈师鞠旅。” 鞠:告诫。

虚费词说 [ xū fèi cí shuō ] 空费精神白说话。指说话不起作用。

包揽词讼 [ bāo lǎn cí sòng ] 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,从中谋利。

侧词艳曲 [ cè cí yàn qǔ ] 侧:不正;艳:艳丽。文词艳丽而流于轻佻。

暗度陈仓 [ àn dù chén cāng ] 指在正面迷惑敌人,暗中绕道袭击敌人的策略,后多用来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