幅员辽阔 fú yuán liáo kuò
1. 拼音:fú yuán liáo kuò
2. 意思:指疆域辽阔。幅员,领土面积,指国家疆域。
3. 出处: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:“幅陨既长。”(“陨”通“员”)。一般用于形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领土范围宽广。
4. 近义词:
广袤无垠: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,辽阔无边。通常用于形容土地面积广大。
辽阔无垠:意思是非常广阔,看不到边界。强调广阔的程度,没有尽头。
地大物博:意思是国家疆土辽阔,资源丰富。不仅包含领土面积大,还涉及资源方面。
5. 反义词:
弹丸之地:指弹丸大的地方。形容地方非常狭小。
立锥之地:意思是插锥尖的一点地方。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,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。
6. 例句:
中国幅员辽阔,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风貌。
俄罗斯幅员辽阔,跨越了多个时区。
巴西幅员辽阔,热带雨林和广袤的平原分布其中。
加拿大幅员辽阔,北部有大片的冻土区域。
澳大利亚幅员辽阔,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壮丽的自然风光。
这个国家幅员辽阔,从沿海地区到内陆沙漠,气候差异巨大。
印度幅员辽阔,其文化也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多样的色彩。
美国幅员辽阔,不同州有着不同的经济和文化特点。
幅员辽阔的蒙古,有着一望无际的草原。
我国西北地区幅员辽阔,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。
成语词典:幅员辽阔
海阔天空 [ hǎi kuò tiān kōng ] 像大海一样辽阔,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。形容大自然的广阔。也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,没有中心。还可形容心胸开阔,无拘无束。
波澜壮阔 [ bō lán zhuàng kuò ] 原形容水面辽阔。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。
开阔眼界 [ kāi kuò yǎn jiè ] 指对事物的看法不要太拘束,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内,要放宽视野,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从而增长见识。
高谈阔论 [ gāo tán kuò lùn ] 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,多含贬义,形容说话不切实际、空泛浮夸;也可中性指广泛深入地谈论。
幅员辽阔 [ fú yuán liáo kuò ] 指疆域辽阔。幅员,领土面积,指国家疆域。
昂首阔步 [ áng shǒu kuò bù ] 抬起头,大步向前走,形容精神振奋、意气昂扬的样子,也形容态度傲慢。
高视阔步 [ gāo shì kuò bù ] 眼睛向上看,迈着大步走路。形容举动不凡或态度傲慢。
水阔山高 [ shuǐ kuò shān gāo ] 阔:宽,广阔,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,不得相通。
禁网疏阔 [ jìn wǎng shū kuò ] 指法律过于宽容。
参商之阔 [ shēn shāng zhī kuò ] 亲友隔绝,不能相见。
反面教员 [ fǎn miàn jiào yuán ] 反面:坏的,消极的一面。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,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。
地阔天长 [ dì kuò tiān cháng ] 大地辽阔,天空广阔。
辽东华表 [ liáo dōng huá biǎo ] 晋 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一:“丁令威,本 辽东 人,学道於 灵虚山。后化鹤归 辽,集城门华表柱。时有少年,举弓欲射之。鹤乃飞,徘徊空中而言曰:‘有鸟有鸟 丁令威,去家千年今始归。城郭如故人民非,何不学仙冢垒垒。’遂高上冲天。”后以“辽东华表”称久别的故乡。
迂阔之论 [ yū kuò zhī lùn ] 迂:迂腐;阔:大加夸张的。不符合实际的,空洞的言论。
外方内员 [ wài fāng nèi yuán ] 指外表正直,内心圆滑。
大刀阔斧 [ dà dāo kuò fǔ ] 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。
家大口阔 [ jiā dà kǒu kuò ] 形容底子比较薄、人口比较多的家庭。
胸次开阔 [ xiōng cì kāi kuò ] 形容人胸襟宽广。
不修边幅 [ bù xiū biān fú ] 形容不注意衣着、容貌的整洁,也指不拘小节,不在意外表的修饰,侧重行为上的随意或邋遢。
隔阔相思 [ gé kuò xiāng sī ] 隔:距离、间隔;阔:广、大。相隔很遥远,非常想念。
辽东之豕 [ liáo dōng zhī shǐ ] 辽东:地名,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;豕:古称猪。比喻少见多怪。
辽东白豕 [ liáo dōng bái shǐ ] 辽东:地名,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;豕:猪。比喻少见多怪。
辽城鹤化 [ liáo chéng hè huà ] 辽东丁令威得仙化鹤归里事。
方巾阔服 [ fāng jīn kuò fú ] 儒生。
广阔天地 [ guǎng kuò tiān dì ] 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。
心胸开阔 [ xīn xiōng kāi kuò ] 思想坦率接受力强的;并非小心眼的,心智并不狭窄的;眼界不偏狭的。
巧舌如簧 [ qiǎo shé rú huáng ] 形容能说会道,舌头灵活得像簧片一样,善于花言巧语(多含贬义)。
天无宁日 [ tiān wú níng rì ] 指上天没有安宁的日子,形容社会局势动荡不安,灾难频发,人们无法过上安定的生活,多用来强调环境的混乱与不安定。
想方设法 [ xiǎng fāng shè fǎ ] 指想尽各种办法、用尽各种计谋,形容为达到目的而积极动脑筋、寻找解决途径的状态。
毛骨悚然 [ máo gǔ sǒng rán ] 形容人遇到阴森、恐怖的事物时,毛发竖起、脊梁发冷的极度恐惧状态,侧重因惊惧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。
千奇百怪 [ qiān qí bǎi guài ] 形容各种各样奇怪的事物。
事不宜迟 [ shì bù yí chí ] 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,不宜拖延。
以古为鉴 [ yǐ gǔ wéi jiàn ] 指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来指导当下的行为。
言归正传 [ yán guī zhèng zhuàn ] 正传:正题或本题。指话头转回到正题上来。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。
精神焕发 [ jīng shén huàn fā ] 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振奋,情绪高涨,容光焕发,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活力与生气。
不辨真伪 [ bù biàn zhēn wěi ] 指无法分辨事物的真假与对错,形容人缺乏辨别能力或被表象迷惑。
万古长青 [ wàn gǔ cháng qīng ] 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。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。
责无旁贷 [ zé wú páng dài ] 贷:推卸。自己应尽的责任,不能推卸给旁人。
因噎废食 [ yīn yē fèi shí ] 原意是说,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,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。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。噎:食物塞住喉咙。
不堪回首 [ bù kān huí shǒu ] 堪:可以忍受;回首:回顾,回忆。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,因而不忍去回忆。
资不抵债 [ zī bù dǐ zhài ] 指个人或企业的资产不足以偿还所负的债务,形容经济状况极度困难,负债超过资产总值。
两面三刀 [ liǎng miàn sān dāo ] 比喻居心不良,当面一套,背后一套,阴险狡诈。
各有千秋 [ gè yǒu qiān qiū ] 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,比喻在同一层次内各人有各人的长处,各人有各人的特色。
高楼大厦 [ gāo lóu dà shà ] 指高耸的楼房与巨大的建筑物,多形容现代都市中的高大建筑群。
疾言厉色 [ jí yán lì sè ] 说话急躁,脸色严厉。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。
恻隐之心 [ cè yǐn zhī xīn ] 恻隐: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。形容对人寄予同情。
非分之想 [ fēi fèn zhī xiǎng ] 指超出本分的想法,形容人不切实际地追求不可能得到的事物或地位,含贬义。
地广人稀 [ dì guǎng rén xī ] 指土地广阔,人口稀少,形容某一地区地域辽阔但居住人口不多。
自相残杀 [ zì xiāng cán shā ] 残:伤害。自己人互相杀害。
连续不断 [ lián xù bù duàn ] 一个接着一个,指长时间地持续,且紧密连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