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州冠冕 nán zhōu guān miǎn
南州冠冕的意思
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。指才识出众的人。
1. 【解释】: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。指才识出众的人。
2. 【出自】: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传》:“徽甚异之,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。”
成语词典:南州冠冕
南来北往:有的从南往北,有的从北往南。也泛指来来往往。
寿比南山: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。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(多与“福如东海”连用;南山,指终南山,在陕西西安南)。
南辕北辙: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记载,有个人要到南方楚国去,却驾着车往北走。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。
南征北战:到处出征作战,形容经历的战斗很多。
张冠李戴:明田艺蘅《留青日札》卷二二记俗谚:“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。” 后用“张冠李戴”比喻名实不符,弄错了对象。冠:帽子。
衣冠楚楚: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。楚楚:鲜明整齐的样子。
冠冕堂皇:形容外表庄严体面的样子(含贬义)。冠冕:古代帝王、官员戴的帽子。堂皇:很有气派。
凤冠霞帔: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,以示荣耀。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。
走南闯北:形容四处闯荡,到过许多地方。
天南地北:形容距离遥远,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:~,各在一方。
衣冠禽兽:外表衣帽整齐,像个人,行为却如禽兽。比喻卑劣的人。
东西南北:指四方、到处、各地、普天下或方向;亦指到处飘泊,行踪不定。
南腔北调:形容语音不纯,搀杂南北方音。
大江南北: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。
整冠纳履: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。
神州华胄:神州:中国;华:华夏民族;胄:后代。指华夏民族的后代。指中国人,神州:指中国。我国古代华夏族的后裔。统指中国人。
南蛮鴂舌: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。鴂,伯劳鸟。
毁冠裂裳:毁坏帽子和衣裳。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。
指通豫南: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。指,直。豫,豫州,古地名,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南。
马策西州:据《晋书·谢安传》载,谢安 卒前扶病还都经 西州 门,安 死,其甥 羊昙 伤痛,“行不由 西州 路,尝因 石头 大醉,扶路唱乐,不觉至州门。左右白曰:‘此 西州 门。’曇 悲感不已,以马策扣扉,诵 曹子建 诗曰:‘生存华屋处,零落归山丘。’慟哭而去。”后因以“马策西州”为痛悼死者之典。
神武挂冠:指辞官隐居。
雁南燕北:比喻两地分离。
赤县神州:中国的别称。
连州比县:指遍及各地。同“连州跨郡”。
冠上加冠:同画蛇添足,比喻多余的举动。
衣冠甚伟:伟:壮美。人的仪表神态端庄美好。
裂冠毁冕:比喻背弃王室。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“王使 詹桓伯 辭於 晉,曰:‘……我在伯父,猶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謀主也。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專棄謀主,雖戎狄,其何有余一人?’”《南史·齐纪上·高帝》:“桂陽 負衆,輕問九鼎,裂冠毁冕,拔本塞源,烈火焚於王城,飛矢集乎君屋,羣后憂惶,元戎無主。”
东南之宝:指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。
衣冠礼乐: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。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。
超今冠古:冠:超出众人。超越古今。
被发缨冠:来不及将头发束好,来不及将帽带系上。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。
南金东箭:南方的金石,东方的竹箭。比喻优秀的人才。
竹罄南山:《汉书·公孙贺传》:“南山 之行不足受我辭,斜谷 之木不足爲我械。”本言事端繁多,书不胜书,后常以“竹罄南山”谓人罪恶极多,书写不尽。清 感惺《断头台·受谳》:“到此是 森罗殿 上無私款,鏡臺前明照膽,要把君孽案重重徹裏翻,竹罄 南山。”
冠盖相望:也说冠盖相属。形容政府的使者或官员来往不断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齐楚约而欲攻魏,魏使人求救于秦,冠盖相望,秦救不出。” 冠盖:古时官员的冠服和车篷。相望:相互能看到,形容连续不断。
虎冠之吏:指凶狠残暴的官吏,虽穿衣戴帽却凶残如虎。
衣冠辐辏:衣冠:古代士人阶层以上戴冠;辐辏:车辐聚集。指聚集一处。比喻达官显宦汇聚一处。
怒发冲冠:愤怒得头发直竖,把帽子都顶起来了。形容愤怒到了极点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,怒发上冲冠。”
塞上江南: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。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。同“塞北江南”。
南棹北辕:犹南航北骑。形容乘舟骑马,南北奔走。
巍冠博带:高帽子和阔衣带。
通南彻北:指贯穿南北。
新沐弹冠:比喻人要洁身自好。
衣冠南渡:西晋末,晋元帝渡江,建都建业(今江苏南京),中原士族相随南逃,史称“衣冠南渡”。
南面之尊:指王侯之位。
倒冠落佩:冠:帽子;佩:佩玉。这里指官服。脱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辞官还乡。
衣冠扫地:谓士大夫不顾名节,丧尽廉耻。宋 文天祥《留远亭》诗序:“諸酋又嗾婦抱 劉(劉岊)以爲戲。衣冠掃地,殊不可忍!”清 侯方域《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》:“始焉以 豎刁 之謀,媚於天子;終焉以國老之勢,廣置門生。家國無人,衣冠掃地。”
南柯一梦:淳于棼做梦到大槐安国做了南柯郡太守,享尽富贵荣华,醒来才知道是一场大梦,原来大槐安国就是住宅南边大槐树下的蚁穴,南柯郡就是大槐树南边的树枝(见于唐代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)。后来用“南柯一梦”泛指一场梦,或比喻一场空欢喜。
汝南晨鸡:即汝南鸡。
南道主人:南路居停之处的主人。
齐州九点:齐州:指中国。俯视九州,小如烟点。
冲州撞府:冲:向前直闯。州、府:旧时县以上行政区划名,泛指大城市、大地方。跑码头,闯江湖。也形容经历丰富,见过世面。
南人北相:用来形容一个人机动灵便,却又不缺乏稳成持重。
南贩北贾:为了谋生而到处奔走。
东南雀飞:比喻夫妻分离。
神州陆沉:神州:指中国;陆沉:陆地无水而沉。中国大陆沉沦。比喻领土被敌人侵占。
濯缨弹冠:濯缨:洗涤帽缨;弹冠:弹去帽子上的灰尘。比喻准备出仕。
北辙南辕: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。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。
骑扬州鹤:比喻欲集做官、发财、成仙于一身,或形容贪婪、妄想。同“骑鹤上扬州”。
方领圆冠: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,为古代儒生的服饰。亦借指儒生。
南货斋果:南货:指闽粤一带产的食品;斋果:上供的果品。南方产的食品和上供用的供品。借指食物。
北门南牙:北门:指羽林诸将;南牙:指宰相。指文武重臣。
州如斗大:州:古代行政区划;斗:古时量具。州仅像斗一样大。形容地盘很小。
弹冠相庆: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吉与贡禹为友,世称‘王阳在位,贡公弹冠’,言其取舍同也”(弹冠:掸去帽子上的尘土,准备做官)。后来用“弹冠相庆”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,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。
轩冕相袭:轩冕:原指古代卿大夫的车服,也指官位爵禄或显贵的人;袭:沿袭。指官位爵禄世代相继。
忝列衣冠:名列士绅的行列之中而感到惭愧。
冠盖如云:冠盖: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,用作官员代称。形容官吏到的很多。
荆南杞梓:比喻美才。
美如冠玉:冠:帽子。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。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。
挂冠而去:冠:官帽。指辞去官职。
东南竹箭:比喻优秀人才。
弹冠振衣:整洁衣冠。后多以比喻将欲出仕。
功归冕旒:人们总是把功劳算在领袖一个人。
马放南山:比喻天下太平,不再用兵。现形容思想麻痹。
衣冠沐猴:比喻虚有其表,形同傀儡。
汝南月旦: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“初,劭 与 靖 俱有高名,好共覈论乡党人物,每月輒更其品题,故 汝南 俗有‘月旦评’焉。”后因称品评人物为“汝南月旦”。
面北眉南:指脸面相背,互不理睬。形容相处不合,各不照面。
挂冠而归:挂冠:把官帽挂起来。脱下官帽随即离去。比喻辞官归隐。
梦里南柯:南柯:指槐树的南枝。比喻一场美梦。
壮发冲冠:形容气概雄伟豪迈。
虎而冠者:冠:帽子。穿衣戴帽的老虎。比喻凶残如虎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