呜呼哀哉

呜呼哀哉 wū hū āi zāi

呜呼哀哉的意思

旧时祭文中常用的感叹语。常用以表示哀悼死者。《诗经·大雅·召旻》:“於(呜)乎哀哉!维今之人,不尚有旧。” 后借指灭亡(含贬义)。

1. 【解释】:呜呼:叹词;哉:语气助词。原为表示哀痛的感叹语,旧时祭文中常用。现用以指死亡或完蛋。

2. 【出自】:《诗经·大雅·召旻》:“於乎哀哉,维今之人,不尚有旧。”《左传·哀十六年》“呜呼哀哉,尼父!无自律!”

3. 【示例】:那婆娘精神恍惚,自觉无颜。解腰间绣带,悬梁自缢,呜呼哀哉。 ◎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二

4. 【语法】:复杂式;作谓语;含讽刺意味

呜呼哀哉的近义词

寿终正寝、与世长辞

成语词典:呜呼哀哉

呼风唤雨hū fēng huàn yǔ:使刮风下雨,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,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。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。

千呼万唤qiān hū wàn huàn:形容再三催促。

欢呼雀跃huān hū què yuè: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。形容非常欢乐。

大声疾呼dà shēng jí hū:大声而急切地 呼喊,以引起人的注意或使人醒悟。唐韩愈《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》:“行且不息,以蹈于穷饿之水火,其既危且亟矣,大其声而疾呼矣!”

呼之欲出hū zhī yù chū:也说呼之或出。宋苏轼《郭忠恕画赞》:“恕先在焉,呼之或出。”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,像活人一样,似乎叫他一声,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。后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。

一呼百应yī hū bǎi yìng:一声召唤,群起响应。形容威信高,响应者多。

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:呼唤朋友,招引同伴。引:牵引,招引。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。

节哀顺变jié āi shùn biàn:节制哀痛,顺应变故。对父母或其他亲人去世的人的慰唁之辞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丧礼,哀戚之至也。节哀,顺变也。”

喜怒哀乐xǐ nù āi lè:高兴、愤怒、悲哀、快乐。泛指人的各种不同感情。

振臂一呼zhèn bì yī hū:振:挥动。挥动手臂呼喊(多用在号召)。

大呼小叫dà hū xiǎo jiào: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叫乱喊。

哀兵必胜āi bīng bì shèng:《老子》六十九章:“故抗兵相若,则哀者胜矣。”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,必然能打胜仗。

抚胸呼天fǔ xiōng hū tiān:抚胸:拍打胸口。拍打胸口大声叫天。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。

呼应不灵hū yìng bù líng:指消息不能正常传递,指挥不能正常进行。

哀感天地āi gǎn tiān dì:形容极其哀痛,使天地都为之感动。

独弦哀歌dú xián āi gē:独自弹着弦子,唱着悲哀的歌调。指故意不按通常规律办事,以示自己与众不同,从而借此沽名钓誉。

罔极之哀wǎng jí zhī āi:罔:无,没有;极:尽头;哀:悲哀。哀伤以了极点,没有更悲哀的了。指失去父母的悲哀。

欢呼雷动huān hū léi dòng:欢呼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。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。

存荣没哀cún róng mò āi:存:生存;荣:光耀;哀:悲伤。活着受人尊敬,死后令人哀痛。出处:汉·蔡邕《陈太丘碑文》:“斯可谓存荣没哀,死而不朽者矣。”

哀告宾伏āi gào bīn fú:哀求饶恕,愿意服从。[宾伏:古代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,表示服从;后指顺从、归顺。] 书证:元•;佚名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我见他慌悚踌躇,左右支吾,紧慢相逐,跪在街衢,哀告宾伏。”

嵩呼万岁sōng hū wàn suì:又作“三呼万岁”、“山呼万岁”。

哀丝豪竹āi sī háo zhú:形容弦管乐声悲壮动人。宋陆游《长歌行》诗:“哀丝豪竹助剧饮,如巨野受黄河倾。” 哀丝:悲哀的弦乐声。豪竹:豪壮的管乐声。

庚癸之呼gēng guǐ zhī hū:庚、癸:军粮的隐语。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。后指向人借钱。

诟龟呼天gòu guī hū tiān:原意为占卜不吉,对占卜器具及天辱骂呼叫。引申为对不幸命运的呼号。

呼昼作夜hū zhòu zuò yè:昼:白天。把白天叫作夜晚。比喻颠倒黑白,不分是非。

哀丝豪肉āi sī háo ròu:悲切的弦乐,洪亮的歌喉。

欢呼鼓舞huān hū gǔ wǔ:形容欢乐兴奋之极。

何足道哉hé zú dào zāi:足:值得。哪里值得谈起呢?表示不值一提,带有轻蔑之意。

哀死事生āi sǐ shì shēng:哀:哀痛;事:侍奉。哀恸死者,侍奉生者。

哀鸿满路āi hóng mǎn lù:哀鸿:哀鸣的鸿雁,比喻灾民。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
呼吸之间hū xī zhī jiān:形容极为短暂的时间。

哀鸿遍地āi hóng biàn dì: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
哀告宾服āi gào bīn fú:宾服: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,表示依服、服从。后泛指归顺、服从。指哀求饶恕,愿意服从。

哀哀父母āi āi fù mǔ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呼幺喝六hū yāo hè liù:掷骰子时的呼喊声。幺为输点,六为赢点,一般对方掷时喊“幺”,自己掷时喊“六”。泛指赌博时的喧哗声。幺(yāo):一。

得其所哉dé qí suǒ zāi:指得到适宜的处所。也用来指安排得当,称心满意。

哀矜惩创āi jīn chéng chuàng:哀、矜:怜悯;创:惩罚。爱怜而又责罚。

前呼后拥qián hū hòu yōng:前面有人吆喝开路,后面有人围着保护。旧时形容官员出行,随从的人很多。

衔哀致诚xián āi zhì chéng:衔:含着。胸怀哀痛之情,致真诚之意。

患至呼天huàn zhì hū tiān:患:祸患;呼:喊。形容事前不作准备,灾祸临头,求天救助。

疾声大呼jí shēng dà hū:疾:急速。急促而大声的呼喊,以引起注意。

哀吹豪竹āi chuī háo zhú:指悲壮动人的乐声。吹、竹,指笙箫之属。元 麻革《题李氏寓酒轩》诗:“千金结客多少年,哀吹豪竹,倒倾玉舡以酒玄。”

哀感中年āi gǎn zhōng nián: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。

闻呼即至wén hū jí zhì:闻:听到;呼:呼唤;即:立刻;至:到。听到呼唤立刻就到。形容动作迅速。

呼朋引类hū péng yǐn lèi:招呼聚集同类的人(多含贬义)。明张岱《陶庵梦忆·扬州清明》:“博徒持小杌坐地…呼朋引类,以钱掷地,谓之跌成。” 引:带领。

哀乐相生āi lè xiāng shēng: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。

呜呼噫嘻wū hū yī xī:叹词。表示慨叹。

登高一呼dēng gāo yī hū: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。

呼来喝去hū lái hè qù:呼、喝:大声喊叫。呼之即来,喝之即去。形容随意驱使。

跌足大呼diē zú dà hū:常在悲痛、伤心、绝望时。

遥相呼应yáo xiāng hū yìng:远远地互相配合。

哀乐中节āi lè zhōng jié:指哀伤和欢乐都适度。

一呼三颠yī hū sān diān:比喻动摇、不稳定。

一呼即集yī hū jí jí:呼:呼唤;集:聚集。呼唤一声,人们就聚集到一起。

尚慎旃哉shàng shèn zhān zāi:还要谨慎小心啊。

同声相呼tóng shēng xiāng hū: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

歌吟笑呼gē yín xiào hū:高歌低吟,狂笑欢呼。用来形容饮酒之后豪情流露。

一命呜呼yī mìng wū hū:死了(含诙谐意或嘲讽意)。

哀矜勿喜āi jīn wù xǐ:哀矜:怜悯。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,不要幸灾乐祸。

呼庚呼癸hū gēng hū guǐ:庚、癸:军粮的隐语。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。后指向人借钱。

忧国哀民yōu guó āi mín:担心国事,为百姓的安危担心。

苦苦哀求kǔ kǔ āi qiú:用低沉而悲哀的声音一再恳求。

康哉之歌kāng zāi zhī gē:古歌谣。歌词出于《书·益稷》。后用以泛指颂太平之歌。

乞哀告怜qǐ āi gào lián:乞求别人哀怜和帮助。

号呼靡及hào hū mí jí:高声呼喊,无人应答。

呼天抢地hū tiān qiāng dì:高声喊天,用头撞地。形容极度悲伤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匡超人呼天抢地,一面安排装殓。” 抢(qiāng):撞。

一呼再喏yī hū zài nuò: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。表示恭顺。

八方呼应bā fāng hū yìng:呼应:彼此声气相通。泛指周围、各地。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,互相配合。

哀梨蒸食āi lí zhēng shí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哀而不伤āi ér bù shāng:哀:悲哀;伤:伤害。忧愁而不悲伤,形容感情有节制;另形容诗歌、音乐优美雅致,感情适度。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。

岂有他哉qǐ yǒu tā zāi:以反问加强语势,表示没有别的(原因、道理、意图等)。

感旧之哀gǎn jiù zhī āi:感念旧人旧事的哀叹。表示怀旧。

鸿雁哀鸣hóng yàn āi míng:哀:悲哀。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。

一呼而集yī hū ér jí:呼:呼唤;集:聚集。呼唤一声,人们就聚集到一起。

哀思如潮āi sī rú cháo: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。形容极度悲痛。

告哀乞怜gào āi qǐ lián:告:请求;乞:求,讨。向别人乞求怜悯、帮助。

一呼百和yī hū bǎi hè:一人呼唤,百人响应。形容响应的人很多。

呼卢喝雉hū lú hè zhì:呼、喝:喊叫;卢、雉:古时赌具上的两种颜色。泛指赌博。

奔走呼号bēn zǒu hū háo:一边奔跑,一边喊叫,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,以争取同情和支持。

堂哉皇哉táng zāi huáng zāi:犹堂而皇之。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。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,堂堂正正,实际却不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