蛮触相争 mán chù xiāng zhēng
蛮触相争的意思
比喻为细小之事而引起争端。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,曰触氏;有国于蜗之右角者,曰蛮氏。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,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
1. 【解释】:蛮触:蛮氏、触氏,《庄子》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。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。
2. 【出自】: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,曰触氏,有国于蜗之右角者,曰蛮氏。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,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
3. 【示例】:略观大体,同盟会固多不直,共和党亦务诈欺,蛮触相争,不离蜗角。 ◎章炳麟《致江西统一党支部函》一
蛮触相争的近义词
蛮触之争、触斗蛮争
成语词典:蛮触相争
代代相传: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。
另眼相看:用另一种眼光看待,多指把某个人(或某种人)看得不同于一般。
面面相觑:你瞧我,我看你。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互相望着,都不说话。觑(qù)。
遥遥相对:远远地对着。多形容两样事物的性质或形状相类似,配得上。
自相残杀:残:伤害。自己人互相杀害。
和睦相处:彼此融洽的相处。
凶相毕露:凶恶的面貌完全暴露出来了。
争先恐后:争着向前,唯恐落后。
息息相关: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。息息:每一次的呼吸。关:关连。
交相辉映:(各种光亮、彩色等)相互映照:星月灯火,~。
鸿案相庄:表示夫妻和好相敬。
百花争艳: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。
肝胆相照:比喻彼此之间真诚相见。
争奇斗艳:竞相展示形貌、色彩的奇异、艳丽,以比高下:百花盛开,~。各式时装~。
守望相助: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,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,遇警互相帮助。
相提并论: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相提而论,是自明扬主上之过。”
触目伤怀: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。
相辅相成: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,互相配合,缺一不可。
触目惊心: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。也作怵目惊心。
据理力争:依据道理,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、观点等。
大相径庭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。”后来用“大相径庭”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:他们的意见~,无法折中。
百家争鸣: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“百家”林立、互相争辩的现象。当时学术派别很多,著名的有儒、法、道、墨、名、阴阳、纵横、农、杂等家。他们著书立说,游说争辩,形成“百家争鸣”的局面。对当时思想、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,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深刻影响。
萍水相逢:比喻本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。唐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” 萍:浮萍,生于水面,随水漂泊,聚散不定。
陈陈相因: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太仓之粟,陈陈相因。” 原意是仓库的粮食,逐年堆积起来。后比喻因袭老一套,没有创新。因:沿袭。
形影相吊: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。形容十分孤独。晋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。” 吊:慰问。
心心相印:形容彼此不待语言说明而感情相通,心意完全一致。印:合。
一脉相承:一脉相传。
素不相能:能:亲善。指一向不和睦。
真相大白:大白:彻底弄清楚。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。
相生相克:我国古代关于五行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说法,如木能生火、火能克金等。见〖五行〗。
臭味相投:臭味:气味;相投:互相投合。彼此的思想作风、兴趣等相同,很合得来(常指坏的)。
唇齿相依:《三国志·魏书·鲍勋传》:“吴、蜀唇齿相依。” 比喻互相依存,关系密切。
争强好胜:争:争夺;强:优胜;好:喜爱。争为强者,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。
争权夺利:争夺权柄和利益。
相亲相爱:形容关系密切,感情深厚。
争分夺秒:不放过一分一秒,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。
相见恨晚:只恨相见得太晚。形容一见如故,意气极其相投。
龙争虎斗:形容双方势均力敌,斗争十分激烈。
分秒必争:一分一秒也不放过。形容抓紧时间。
骨肉相连: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 着。比喻关系非常密切,不可分离。
刮目相看: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 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 意思是离别三天,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。指别人已有进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。
恶语相加: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。
相敬如宾: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臼季(人名)使,过冀,见冀缺(人名)耨,其妻馌之,敬,相待如宾。”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,像对待宾客一样。
互相标榜:标榜:吹嘘,夸耀。互相称颂,互相吹嘘。多用贬义。
寸土必争:即使是一点点土地,也要和敌人争夺。形容对敌斗争毫不退让。
相貌堂堂: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。
胡搅蛮缠:不讲道理,胡乱纠缠。
争名夺利:争夺名位和利益。
旗鼓相当:也说鼓旗相当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如令子阳(公孙述)到汉中、三辅,愿因将军(指隗嚣)兵马,鼓旗相当。” 原指两军对敌。后用来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。
相持不下:彼此争持,不肯让步。也指斗争双方势均力敌,谁也难于在短时间内取胜。
短兵相接:双方面对 面地搏斗。比喻针锋相对地斗争。《楚辞 九歌 国殇》:“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 短兵:刀、剑等短武 器。
实不相瞒:指实话告诉对方,不加以隐瞒。
兵戎相见: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
朝夕相处:从早到晚都在一起。形容常生活在一起,关系密切。
世代相传:指祖祖辈辈传下来。
薪火相传:原指柴烧尽,火种仍可留传。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;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。
触手可及:近在手边,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。
以礼相待:用应有的礼节接待。
针锋相对:针尖对针尖。比喻双方意见、观点等尖锐对立。也比喻在斗争中对准对方的言论行动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。
互不相干:指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或相互影响。
反唇相讥:不服气,反过来责问或讥讽对方。原作反唇相稽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(计较)。” 反唇:顶嘴。
争风吃醋:指因追求同一异性而互相忌妒争斗。
官官相护:当官的人相互包庇、袒护。也说官官相卫。
似曾相识:好像曾经认识一样。
蛮不讲理:蛮横而不讲道理。
素不相识:素:平素,向来。向来不认识。
明争暗斗: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。
生死相依:在生死问题上互相依靠。形容同命运,共存亡。
相差无几: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
互相推诿:诿:也作“委”,推辞;推诿:把责任推给别人。彼此之间互相推托,谁也不愿承担责任。
相濡以沫:泉水干涸,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(语见《庄子·大宗师》)。后用“相濡以沫”比喻同处困境,相互救助。
手足相残:指兄弟间相互残杀。比喻自相残杀或伤害。
一触即发:原指箭在弦上,张弓待发。比喻事态发展到十分紧张的阶段,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。
自相矛盾:《韩非子·难势》上说,有个人又卖矛,又卖盾。卖矛的时候说他的矛无比锋利,什么东西都能刺透;卖盾的时候又说他的盾无比坚固,什么东西都穿不透。有人就问他,要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呢?他无言以对。后用“自相矛盾”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。
惺惺相惜:性格、志趣、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、同情、支持。
同病相怜:比喻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。汉赵晔《吴越春秋》卷四:“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 怜:怜惜,同情。
相得益彰: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,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。汉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聚精会神,相得益章(同“彰”)。”益:更加。彰:明显。
相安无事:相:互相;安:安稳。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,还过得去。
相形见绌: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之后,显出了不足。绌(chù):不够。
相依为命:互相依靠过活,谁也离不开谁。晋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母孙二人,更相为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