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山学海 dào shān xué hǎi
道山学海的意思
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1. 【解释】: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2. 【出自】: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林游学》:“道山学海功非浅,孔思周情文可传。”
成语词典:道山学海
青山绿水 [ qīng shān lǜ shuǐ ] 泛称美好山河。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,有青葱的山和碧绿的水。
头头是道 [ tóu tóu shì dào ] 本为佛家语,指道无所不在。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。
东山再起 [ dōng shān zài qǐ ] 指再度出任要职。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。
山清水秀 [ shān qīng shuǐ xiù ] 形容风景优美。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丽,让人看了心旷神怡。
八仙过海 [ bā xiān guò hǎi ]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,各有一套法术。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,互相竞赛。
志同道合 [ zhì tóng dào hé ] 志向相同,道路一致。形容彼此理想、志趣相合。
漫山遍野 [ màn shān biàn yě ]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。形容很多。
寿比南山 [ shòu bǐ nán shān ] 寿命像终南山那样长久。用于祝人长寿。
海阔天空 [ hǎi kuò tiān kōng ] 像大海一样辽阔,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。形容大自然的广阔。也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,没有中心。还可形容心胸开阔,无拘无束。
羊肠小道 [ yáng cháng xiǎo dào ] 曲折而极窄的路(多指山路)。
三山五岳 [ sān shān wǔ yuè ] 五岳:泰山、衡山、华山、恒山和嵩山。三山:传说中的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座仙山。泛指名山或各地。
背道而驰 [ bèi dào ér chí ] 背:背向;道:道路;驰:奔跑。朝相反的方向跑去。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离正确的目标,朝相反方向走。
崇山峻岭 [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] 崇:高;峻:山高而陡。高大险峻的山岭。
浩如烟海 [ hào rú yān hǎi ] 浩:广大;烟海:茫茫大海。形容典籍、图书等极为丰富。
翻山越岭 [ fān shān yuè lǐng ] 翻越过一座又一座山岭。形容长途跋涉的艰辛。
排山倒海 [ pái shān dǎo hǎi ] 推开高山,翻倒大海。形容力量强盛,声势浩大。
人山人海 [ rén shān rén hǎi ] 人群如山似海。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。
津津乐道 [ jīn jīn lè dào ]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。
牙牙学语 [ yá yá xué yǔ ]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。
重于泰山 [ zhòng yú tài shān ] 比泰山还要重。形容意义重大。
天涯海角 [ tiān yá hǎi jiǎo ] 形容极远的地方,或相隔极远。
五湖四海 [ wǔ hú sì hǎi ] 指全国各地,有时也指世界各地。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。五湖:一般指洞庭湖、鄱阳湖、太湖、巢湖、洪泽湖;四海:指渤海、黄海、东海、南海。
海市蜃楼 [ hǎi shì shèn lóu ] 原指海边或沙漠中,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,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。比喻虚无缥缈而不实际存在的事物。
执法如山 [ zhí fǎ rú shān ] 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。形容公正无私,严格执法。
道听途说 [ dào tīng tú shuō ] 道、途:路。路上听来的、路上传播的话。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
海纳百川 [ hǎi nà bǎi chuān ] 纳:容纳,包容。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。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,而且数量很大。也指心胸宽广。
说长道短 [ shuō cháng dào duǎn ]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。
调虎离山 [ diào hǔ lí shān ]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。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,以便乘机行事。
左道旁门 [ zuǒ dào páng mén ]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。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。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。
山肴野蔌 [ shān yáo yě sù ] 肴:熟的鱼肉;蔌:野菜。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。
离经叛道 [ lí jīng pàn dào ] 离:背离,不遵守。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。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。
分道扬镳 [ fēn dào yáng biāo ] 原指分路而行。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。镳:马嚼子,借指为马。扬镳:驱马前进。
才疏学浅 [ cái shū xué qiǎn ] 才学不高,学识不深(多用作自谦)。疏:浅薄。
惨无人道 [ cǎn wú rén dào ] 残酷狠毒到极点,如野兽一样,没有一点人性。形容极端凶狠残暴。
沧海一粟 [ cāng hǎi yī sù ] 大海里的一粒谷子。比喻非常渺小,微不足道。
牛山濯濯 [ niú shān zhuó zhuó ] 濯濯:光秃,无草木的样子。牛山上光秃秃的。形容山区林木被砍伐殆尽。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头顶光秃秃的样子。
倍道而行 [ bèi dào ér xíng ] 加快速度,一天走两天的行程。形容加速前进,通常用于表示赶路或者追求某个目标时的急切状态。
山重水复 [ shān chóng shuǐ fù ] 指山峦重迭,水流盘曲。也用于形容重重山河阻隔,道路难行。还可以引申为事情复杂,困难重重,陷入困境后似乎没有出路的状态。
道貌岸然 [ dào mào àn rán ] 指神态严肃,一本正经的样子。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,表里不一的伪君子。
能说会道 [ néng shuō huì dào ] 形容很会讲话。
绿水青山 [ lǜ shuǐ qīng shān ] 泛称美好山河。
游山玩水 [ yóu shān wán shuǐ ] 游览、玩赏山水景物。
山明水秀 [ shān míng shuǐ xiù ] 山光明媚,水色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
荒山野岭 [ huāng shān yě lǐng ] 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。
童山濯濯 [ tóng shān zhuó zhuó ] 童山:没有树木的山;濯濯:光秃的样子。形容山无草木,光秃秃的。
名落孙山 [ míng luò sūn shān ] 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。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。
飘洋过海 [ piāo yáng guò hǎi ] 渡过海洋。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。
仙风道骨 [ xiān fēng dào gǔ ] 仙人的风度,道长的气概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。也用于形容书法、诗文等超凡脱俗的风格、气质。
大逆不道 [ dà nì bù dào ] 逆:叛逆;道:指封建道德;不道:违反封建道德标准。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。现也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。
山穷水尽 [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]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。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