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端待举 bǎi duān dài jǔ
百端待举的意思
面端:百种;举:举办。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。
1. 【解释】:面端:百种;举:举办。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。
2. 【出自】:周恩来《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》:“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,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。”
3. 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业刚举办或刚接办时
百端待举的近义词
百废待举、千头万绪
百端待举的反义词
百废俱兴、百废待兴、井井有条
成语词典:百端待举
百发百中:射箭、打枪、打炮等每次都能打中目标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者也。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而百中之。” 后也用来形容料事有充分把握。中(zhòng)。
百花齐放: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。
举世闻名:举世:全世界。全世界都知道。形容非常著名。
举案齐眉: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:“(鸿)为人赁舂,每归,妻为具食,不敢于鸿前仰视,举案齐眉。” 表示对丈夫尊敬。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。案:有脚的托盘。
百花争艳: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。
百战百胜:每战必胜。形容所向无敌。《孙子兵法·谋攻》: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;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”
轻而易举:形容事情做成容易,毫不费力。
百无聊赖:生活空虚,精神没有寄托。聊赖:依赖,凭借。
千方百计:想尽一切办法,用尽一切计谋。宋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三五:“譬如捉贼相似,须是着起气力精神,千方百计去赶捉他。” 方:方法。计:计谋。
千奇百怪:形容事物奇异而多样。
严阵以待:整饬阵容,做好战斗准备,以迎击来犯之敌。
迫不及待:形容心情十分急切,急迫得不能再等待。
举世瞩目: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。
海纳百川:纳:容纳,包容。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。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,而且数量很大。
千锤百炼:比喻经过艰苦的斗争和长时期的锻炼。
以逸待劳:在作战时采取守势,养精蓄锐,待敌军疲劳时出击取胜。《孙子兵法·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逸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百折不挠:也说百折不回。形容意志坚强,屡受挫折而不屈服。汉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有百折不挠、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 挠(náo):弯曲。
百家争鸣: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“百家”林立、互相争辩的现象。当时学术派别很多,著名的有儒、法、道、墨、名、阴阳、纵横、农、杂等家。他们著书立说,游说争辩,形成“百家争鸣”的局面。对当时思想、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,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深刻影响。
鱼肉百姓:鱼肉:指受宰割者。后比喻用暴力欺凌,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。
嗷嗷待哺: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。
百步穿杨:相传春秋时楚国的将领养由基,善于射箭,能射中一百步外杨柳树的叶子。后来就用“百步穿杨”形容枪法或箭法非常高明。参见〔百发百中〕
举一反三:从一件事物的情况、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、道理。形容善于类推,能由此及彼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 宋朱熹《答胡伯逢书》:“夫告往知来,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者皆适。” 反:类推。
百尺竿头: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。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,或学问、事业有很高的成就。
坐以待毙:坐着等死。形容处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,不积极想办法、找出路。
流芳百世:流:流传;芳:香,指好名声;百世:时间久远。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。
虚左以待:虚:空着;左:古时以左为尊;待:等待。空着尊位恭候别人。
百炼成钢:比喻久经锻炼,变得非常坚强。
百战不殆:形容在每次战斗中都取得胜利。殆(dài):危险。
拭目以待:擦亮眼睛等待着,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。
罢黜百家:罢黜:废弃不用。原指排除诸子杂说,专门推行儒家学说。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,不要其他形式。
千儿八百:一千左右。
百无一失:形容有充分把握,不会出错。
轻举妄动:没有经过仔细考虑,就轻率地行动。
长命百岁:寿命很长,能活到一百岁。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。
身经百战:亲身参加过许多次战斗。形容经验丰富。
百年不遇:一百年也碰不到,形容很少见到或很少出现。
一呼百应:一声召唤,群起响应。形容威信高,响应者多。
指日可待:(事情、希望等)不久就可以实现:计划的完成~。
百无一用: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。形容毫无用处。
举手之劳:形容事情很容易办到;不费事。
待人接物:跟别人接触 往来。物:人。
千姿百态: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。
多此一举:做不必要的 、多余的事情:何必~。
百年好合:夫妻永远和好之意。
一举两得:做一件事,能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。汉刘珍等《东观汉记·耿弇传》:“吾得临淄,即西安孤,必覆亡矣,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。” 举:动作,举动。
一举一动:指人的每一个动作。
举世无双: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。形容十分稀有。
破绽百出:比喻说话做事漏洞非常多。
举止大方:举动不俗气,不做作。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,堂堂正正。
百读不厌:厌:厌烦,厌倦。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。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,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。
作恶多端:做了许多坏事。指罪恶累累。
举棋不定:拿着棋子不能决定怎样走。比喻拿不定主意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弈者举棋不定,不胜其耦。”
端端正正:①形容姿势挺直,不歪斜。②形容物体不歪斜、摆放整齐。③形容人行为正派、规矩。
举足轻重: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方蜀汉相攻,权在将军,举足左右,便有轻重。” 原指处于两强间的有实力的人,只要稍微倾向一方,就能打破均势。后用来比喻所处地位重要,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。
以礼相待:用应有的礼节接待。
企足而待:也说翘足而待。抬起脚后跟来等着。表示很快就能实现。
千疮百孔:见〖百孔千疮〗。
举手投足:一抬手一踏步,泛指一举一动:~显出一种优雅的风度。
一了百了:主要的事情了结了,其余有关的事情也就跟着了结了。
百感交集: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。
丑态百出: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。
待价而沽:等有了好价 钱就出卖。比喻谁给予好的待遇就为谁效劳。《论语 子罕》:“子贡曰:‘有美玉于斯,韫椟而藏诸,求善贾(价)而沽诸?’子曰:‘沽之哉!沽之哉!我待贾者也。’” 沽:出卖。
杀一儆百:处死一个人,借以警戒许多人。
百密一疏: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。
不胜枚举: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,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。
守株待兔:比喻不主动地努力,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,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。
漏洞百出:百:极言其多。有很多漏洞。形容文章、说话或办事,破绽很多。
平头百姓:普通百姓:~也要关心国家大事。
举国上下:举:全。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。
举目无亲:形容只身在外,十分孤单。
一举成名: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。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。
整装待发:整理收拾好行装,等待出发。
诡计多端:诡计:狡诈的计谋;端:项目,点。形容坏主意很多。
百里挑一: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,形容十分出众。
百依百顺: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很顺从。
不识抬举:不接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(用于指责人)。
变化多端:端:头绪。形容变化极多。也指变化很大。
黎民百姓:“黎”,《尔雅》释为“众”,故“黎民”即众民,乃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之俗称。
舌端月旦: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。
首鼠两端:踌躇不决或动摇不定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武安已罢朝,出止车门,召韩御史大夫载。怒曰:‘与长孺共一老秃翁,何为首鼠两端!’” 首鼠:踌躇,犹豫不决。两端:两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