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镜观形 jiè jìng guān xíng
借镜观形的意思
借:凭借。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。
1. 【解释】:借:凭借。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。
2. 【出自】:《刘子新论·贵言》:“人目短于自见,故借镜以观形。”
成语词典:借镜观形
走马观花: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。也说走马看花。
坐井观天:比喻眼光狭小,见识短浅。唐韩愈《原道》:“坐井而观天,曰天小者,非天小也。”
奇形怪状:奇特怪异的形状。唐吴融《太湖石歌》:“铁索千寻取得来,奇形怪状谁能识?”
蔚为大观:丰富多彩,成为盛大的景象(多指文物等):展出的中外名画~。
自惭形秽: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珠玉在侧,觉我形秽。” 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。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。惭:惭愧。形秽:形态丑陋。
形单影只:形容孤独,没有伴侣。也说形只影单。
形迹可疑:举动和神色值得怀疑。
借花献佛: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。
原形毕露:本来的面目完全暴露(含贬义)。
察言观色: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。
叹为观止: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记载,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,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,说:“观止矣!若有他乐,吾不敢请已。” 意思是说,看到这里就够了,别的乐舞不必再看了。后用“叹为观止”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
形形色色:各种各样;种类很多。《列子·天瑞》:“有形者,有形形者…有色者,有色色者。”
形影相吊: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。形容十分孤独。晋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。” 吊:慰问。
鸠形鹄面: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(鸠形:腹部低陷,胸骨突起;鹄面:脸上瘦得没有肉)。
形势逼人:指形势发展很快,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。
喜形于色: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。形:表露。色:脸色。
波平如镜:水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,形容水的平静状态,也可引申为局势、心情等处于平稳的状态。
坐观成败:冷眼旁观别人的成功或失败。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:“见兵事起,欲坐观成败。”
彪形大汉:彪:小老虎,比喻躯干壮大;汉:男子。身材高大、结实的男子。
得意忘形: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,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。
形态各异:指很多事物形状、姿态、形式不尽相同,各有特色。
隔岸观火: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。
形同陌路:指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,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,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。
破镜重圆:《太平广记》卷一六六引《本事诗》记载,南朝陈代将要灭亡时,社会动乱,驸马徐德言把一个铜镜破开,与妻子乐昌公主各持一半,作为信物。后果然由半边镜子作为线索而夫妻团聚。后用来比喻夫妻失散或感情破裂后又重新相聚或和好。
洞若观火:形容看得 非常清楚明白。
借题发挥:借谈论另一个题目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。
以观后效:后效:以后的效果。指将罪犯从轻处分,再看他以后的表现。
雄伟壮观:气势伟大美丽。
形影不离: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,形容彼此关系密切,经常在一起。
镜花水月:镜中之花,水中之月。比喻诗中自有美妙的意境。宋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故其妙处,透彻玲珑,不可凑泊,如空中之音,相中之色,水中之月,镜中之像,言有尽而意无穷。” 后也比喻虚幻的景象。
如影随形: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一样,比喻两个人常在一起,十分亲密。
借酒浇愁:用喝酒来浇灭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。
借刀杀人:比喻自己不出面,借助或利用别人去害人。
有色眼镜:比喻妨碍得出正确看法的成见或偏见。
相形见绌: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之后,显出了不足。绌(chù):不够。
袖手旁观:唐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巧匠旁观,缩手袖间。” 后以“袖手旁观”比喻置身事外,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:同志有困难,我们要全力帮助,决不能~。袖手:把手揣在袖子里。
形同虚设:形式上虽有,却不起作用。
傍观冷眼:傍:通“旁”。用冷眼或冷淡的态度在一旁瞧着。
悲观厌世:厌世:厌弃人世。对生活失去信心,精神颓丧,厌弃人世。
草船借箭:运用智谋,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磨形炼性:指锻炼身心。
妖形怪状:装束奇特,举止轻佻。多形容女性。
劳神苦形:指用心用力,认真干事。
人之水镜:人间的水和镜子,可以照清人的形象。比喻十分精明又通晓整理的人。
水月镜像:水中月,镜中像。喻指一切虚幻的影像。也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。
劳形苦神:指用心用力,认真干事。
运筹借箸:指运筹计谋。
侈人观听:指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。
作壁上观:也说从壁上观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记载,秦兵包围了赵国的巨鹿,楚国和其他诸侯前去救援。当时秦兵声势很大,只有楚将项羽领着队伍去冲锋陷阵,其他诸侯的将领却都在壁(即军营的壁垒)上观战。后用“作壁上观”比喻在一旁观望,不动手帮助。
目光如镜:眼光像镜子一般明亮。
借尸还魂:迷信传说人死以后灵魂可能借别人的尸体复活,比喻某种已经消灭或没落的思想、行为、势力等假托别的名义重新出现。
今古奇观: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
形影单只: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。形容孤独,没有同伴。
形格势禁: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。
遗物忘形:泯灭物我界限,指舍弃外在形式,精神进入忘我境界。
借寇赍盗:赍:资助。把武器借给了贼兵,把粮食送给了盗匪。比喻帮助自己的敌人增强力量。
等量齐观:指对有差 别的事物,同等看待。
吊形吊影:犹言形影相吊。比喻孤独寂寞。
触类旁观: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,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。
借面吊丧:意谓虚有其表。
孤形单影:孤:单独;单:独。形容孤单一人,无亲无友。
水月观音: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。见《法华经·普门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。
俯仰异观:俯仰:低头,抬头;异观:不同的表现。一低头,一抬头,都有不同的表现。指霎时间出现的多种多样的姿态。
虚堂悬镜: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。
昏镜重明: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。比喻重见光明。
画影图形:摹绘人的形貌,古时用于悬赏缉捕逃犯。
作如是观:如是:如此,这样;观:看,看法。抱这样的看法。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。
通观全局:把事情整个地加以考虑、谋划。
仰观俯察:仰:抬起头;俯:低下头,弯下腰。指多方或仔细观察。
宏伟壮观:形容景象、建筑雄伟。
羸形垢面:羸:瘦弱;形:身体;垢:肮脏。瘦弱的身体,肮脏的外表。形容穷苦不堪的样子。
诡状异形:诡:怪异。奇奇怪怪的形状。
形具神生:形:形体;神:精神。人的形体具备,精神随之产生。
东观续史:东观: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。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《汉书》。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。
山鸡舞镜:山鸡对镜起舞。比喻自我欣赏。
胸有悬镜:指能洞察一切,犹如明镜在胸。
一道景观:把某些事物比喻为可供观赏的景观。
察言观行: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。
形如枯槁:枯槁,草木枯萎。形为面容。形容面容憔悴,瘦瘠。
秦鬟妆镜:比喻山明水秀、风光佳丽的地方。秦 鬟,指 浙江 秦望山。妆镜,指 绍兴 鉴湖。宋 周密《一萼红·登蓬莱阁有感》词:“最負他,秦 鬟妝鏡,好江山何事此時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