诛暴讨逆 zhū bào tǎo nì
诛暴讨逆的意思
诛:讨伐。讨伐凶暴、叛逆之人。
1. 【解释】:诛:讨伐。讨伐凶暴、叛逆之人。
2. 【出自】: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便宜十六策·治军》:“治军之政,谓治边境之事,匡救大乱道,以威武为政,诛暴讨逆,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。”
诛暴讨逆的近义词
诛凶殄逆
成语词典:诛暴讨逆
莫逆之交:莫逆:没有抵触,感情融洽;交:交往,友谊。指非常要好的朋友。
自讨没趣:做事不得当,反使自己难堪窘迫。
狂风暴雨:指大风大雨。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。
倒行逆施:《史记 伍 子胥列传》记载,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,领吴兵攻打楚国,挖出楚平王的尸体,鞭尸三百。申包胥责 备他,子胥回答说:“吾日暮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 指做事违背常理。
自暴自弃: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言非礼义,谓之自暴也;吾身不能居仁由义,谓之自弃也。” 后用以形容自己甘心落后,不求上进。暴:糟蹋;损害。弃:抛弃,鄙弃。
暴戾恣睢:残暴凶狠,胡作非为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暴戾恣睢,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。” 恣睢(zìsuī):放纵,任意干坏事。
逆来顺受:对外面来的压迫或不合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。
口诛笔伐: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、批判和声讨。
横征暴敛:强横地征收捐税,残暴地搜刮民财。清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二十四回:“名目是规画钱粮,措置财赋,其实是横征暴敛,剥削脂膏。” 敛(liǎn)。
暴殄天物:《尚书·武成》:“暴殄天物,害虐烝民。” 原意是灭绝、残害天生之物。今指任意糟蹋东西。殄(tiǎn):毁害。
大逆不道:原指犯上谋反。现也指罪大恶极。《汉书 杨恽传》:“称引为(妖)恶言,大逆不道,请逮捕治。” 逆:叛逆。不 道:不合正轨,不合道德。
自讨苦吃:讨:招惹。自己找苦吃。
急风暴雨:急剧而猛烈的风雨,多形容声势浩大,来势凶猛。也比喻激烈的斗争或强烈的情感爆发。
天诛地灭:(罪大恶极)为天地所不容。诛(zhū):杀。
忠言逆耳: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大舒服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忠言拂于耳。” 三国魏王肃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:“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” 逆耳:不顺耳。
暴风骤雨: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,比喻声势浩大、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。
暴跳如雷:跳着脚喊叫,像打雷一样,形容大怒的样子。
讨价还价:买卖双方要价还价。也比喻接受某项任务前或举行谈判时提出种种条件,斤斤计较。
除暴安良:铲除暴徒,安抚人民。
罪不容诛:即使处死也还不够抵偿所犯的罪恶。形容罪恶极大。《汉书·游侠传》:“况于郭解之伦,以匹夫之细,窃杀生之权,其罪已不容于诛矣!” 诛:处死。
禁乱除暴:抑制强暴势力,治理混乱局面。
逆取顺守:逆:背叛;顺:合理。背叛国君夺取天下,遵循常理治理国家。
暴不肖人:暴:凶暴;不肖:不贤。凶暴而不贤的人。
狂饮暴食:大吃大喝。
窃时肆暴:比喻得势时胡作非为,横行霸道。
逆理违天:逆:违反;悖:违背。违背天道常理。
逆道乱常:指违背道德纲常。
暴富乞儿:指非常规的地突然变得富有。
莫逆之友:莫:没有;逆:抵触。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。
诛凶殄逆:诛:杀死;殄:灭绝;逆:叛逆。讨伐消灭作恶叛乱的人。
逆坂走丸:逆着斜坡滚丸。比喻事情难于办到。
暴虎冯河:比喻有勇无谋,冒险蛮干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(赞许)也。” 暴虎:不乘车而与虎搏斗。冯(píng)河:不乘船而徒步过河。
逆水行舟:谚语:“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”比喻学习或做事就好像逆水行船,不努力就要退步。
诛凶讨逆:诛:杀死;逆:叛逆。讨伐消灭作恶叛乱的人。
笔诛墨伐:笔、墨:指文字。诛:谴责。伐:声讨。通过文字加以谴责,进行声讨。
讨类知原:指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。
赦事诛意:谓不问其实际行动而但推究其居心以定罪责。《後汉书·霍谞传》:“《春秋》之義,原情定過,赦事誅意,故 許止 雖弑君而不罪,趙盾 以縱賊而見書。”李贤 注:“﹝《公羊傳》﹞曰:‘晉 史書 趙盾 弑其君。趙盾 曰:“天乎無辜,吾不弑君。”太史曰:“爾爲仁爲義,人弑爾君而不討賊,此非弑君如何?”’此赦事誅意也。”
以众暴寡: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、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。
以乱易暴:以:用;易:改变,更换;暴:残暴。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。指统治者换了,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。
谋逆不轨:图谋进行违法叛逆活动。
逆耳忠言:逆耳:不顺耳。
声罪致讨:宣布罪状,并加讨伐。
顺昌逆亡:顺从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,违抗的就叫你灭亡。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。
十恶五逆:指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。
莫逆之契:莫逆:没有抵触;契:相合。指朋友之间情投意切,心心相印的深厚友情。
陵弱暴寡:指欺凌弱小者和少数。
急敛暴征:严急而苛猛的赋税。
逆天犯顺:背逆天意正道。
怀诈暴憎:暴:显露。心怀欺诈,外漏憎恨。形容人阴险凶恶。
鹿驯豕暴:意指一会儿像鹿一样柔驯,一会儿像猪一样凶暴。形容狡诈。
天地诛戮:犹天诛地灭。比喻为天地所不容。同“天地诛灭”。
悖逆不轨:悖逆:违反正道,犯法作乱;不轨:不合法规。指违背正道,不守法规。
垂翼暴鳞:暴:脱落。飞鸟敛翼下跌,长蛇鳞片脱落。比喻人失势或遭受挫折。
志枭逆虏:立志消灭敌人。
以暴易暴: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以暴易暴兮,不知其非矣。” 用残暴的代替残暴的。易:替换。
以意逆志: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。
暴内陵外:暴:残害;陵:同“凌”,侵犯,凌侮。对内残害百姓,对外欺压弱小。
苦口逆耳:苦口:药吃起来特别苦;逆耳: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。形容真诚的规劝。
难以逆料:逆:预先;料:料想。很难事先料到。
讨是寻非:惹是生非,故意挑剔。
逆子贰臣:贰臣: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。忤逆不孝的儿子,不忠的大臣。
不测之诛:测:估计;诛:惩罚。不可估计的惩处。
无寇暴死:在没有变乱的情况下就死于非命。
禁暴止乱:抑制强暴势力,治理混乱局面。
赏立诛必:指该赏的立即赏,该罚的一定罚。
暴虐无道:残暴狠毒,丧尽道义。
革奸铲暴:清除奸佞,铲除暴虐。
寻源讨本:指穷本溯源。
禁暴正乱:禁:制止。正:纠正。抑制强暴势力,治理混乱局面;或禁除暴行,根治叛乱。亦作“禁暴止乱”、“禁暴诛乱”、“禁乱除暴”、“救乱除暴”、“拨乱诛暴”、“止暴。
莫逆于心:心中没有抵触。指情感一致,心意相投。
三尸暴跳:形容人气愤到极点。
沿波讨源:沿波:顺着水流;讨源:探索源头。循着水流寻找源头。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,最后点出主题。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。
杀人诛心:意即消灭某个人的肉体,不如揭露、谴责这种人的动机、思想、用心。
暴腮龙门:像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。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,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,处境窘迫。
暴露无遗:全部暴露出来。
残暴不仁:凶狠毒辣,一点也没有同情、怜悯之心。
逆指犯颜:谓直言强谏者敢于违逆君王旨意,冒犯君王威严。
逆耳利行: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。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,但有益于行为。
斧钺之诛:钺:古代兵器,像大斧;诛:杀戮,杀死。用斧、钺杀人的刑罚。泛指死刑。
上慢下暴:指君上骄慢,下民强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