沦肌浃髓 lún jī jiā suǐ
1. 拼音:lún jī jiā suǐ
2. 意思:沦:深入;浃:通彻。透入肌肉和骨髓。比喻感受深刻。
3. 出处: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不浸于肌肤,不浃于骨髓。”
4. 近义词及意思
刻骨铭心:铭刻在心灵深处。形容记忆深刻,永远不忘。和“沦肌浃髓”一样,都强调记忆或感受的深刻程度。
镂心刻骨:形容感念深切,难以忘怀。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有着极深的感受。
沁人心脾: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,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。在表达感受深刻方面与“沦肌浃髓”有相似之处。
5. 反义词及意思
浮光掠影: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,一晃就消逝。比喻观察不细致,学习不深入,印象不深刻。与“沦肌浃髓”的深刻感受相反。
走马观花: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。原形容事情如意,心境愉快。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。表示印象不深刻。
6. 例句
老师的教诲如春风化雨,沦肌浃髓,让我终身受益。
那场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,沦肌浃髓,难以磨灭。
他对音乐的热爱已经沦肌浃髓,音乐就像他生命的一部分。
这部电影的悲惨情节让人沦肌浃髓,久久沉浸在悲伤之中。
故乡的风土人情对他的影响沦肌浃髓,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忘怀。
母亲的关怀和爱,沦肌浃髓,成为他心灵的慰藉。
那次登山的经历,山上的壮美景色给他沦肌浃髓的震撼。
书中的智慧之光沦肌浃髓,不断启迪着读者的思维。
她对舞蹈的痴迷已经沦肌浃髓,每天都沉浸在舞蹈的世界里。
他在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意志沦肌浃髓,支撑他面对各种困难。
成语词典:沦肌浃髓
汗流浃背:出汗多,湿透脊背。《后汉1|·伏皇后纪》:“操(曹操)出顾左右,汗流浃背。” 原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。现常用来形容满身大汗。
沦肌浃髓:浸透肌肉,深入骨髓。比喻感受很深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不浸于肌肤,不浃于骨髓。” 宋程颢、程颐《二程全书·遗书三》:“盖人有小称意事,犹喜悦。有沦肌浃骨如春和意思,何况义理?” 沦:浸没。浃:湿透。
面黄肌瘦:脸色发黄、肌肤消瘦,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
丰肌弱骨:丰润的肌肤,柔嫩的骨骼。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。
融会通浃: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冰肌玉骨:冰:晶莹。肌骨如同冰玉一般。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。
肌肉玉雪:肌:肌肤。形容皮肤洁白细嫩,如雪如玉。
深刺腧髓:穿穴入骨。形容深透理解。腧,穴位。
龙肝凤髓: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。
沦肌浃骨:比喻感受深刻。
捶骨沥髓:比喻残酷搜括民财。同“敲骨吸髓”。
病入骨髓:病到骨头里。形容病势严重,无法医治。也比喻事态严重,无法挽救。
永劫沉沦:指永远不得超生。同“永劫沉轮”。
沦落风尘:沦落:流落,指陷入坏的境地。风尘:旧指娼妓的生活。旧指妇女不幸沦为娼妓。
剥肤椎髓:剥:剥去;肤:皮肤;椎:捶击。剥人皮肤,敲人骨髓。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。
痛彻骨髓:痛到骨头里。
凿骨捣髓:形容十分刻毒。
恨入心髓:恨:怨恨。形容对人痛恨到极点。
擘肌分理:擘:分开;理:肌肤的纹理。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。
攘肌及骨:比喻侵及腹地。
寒风侵肌:形容天气寒冷。
浑沦吞枣:整个地吞下枣子。比喻笼统地接受,不加分析,食而不化。
敲髓洒膏:比喻倾家荡产。
怨入骨髓:恨到骨头里。形容怨恨到极点。
戳心灌髓:刺心并深入骨髓。形容刻毒得使人难以忍受。
伐毛洗髓:刮去毛发,清 洗骨髓。比喻彻底清除污秽。《太平广记》卷六引《洞冥记》:“吾…三千年一返骨洗髓,二千年一剥 皮伐毛。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。”
敲脂吸髓:脂:油脂。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。
龙血凤髓:比喻高贵的血统。
冰肌雪肠:比喻身心洁白,没有污点。
深入骨髓:形容达到极深极重的程度。
食髓知味:作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;原义骨髓的味道很好,吃下去很美味,之后还想再次尝试。指经历过一次之后,还想要再次尝试。
劲骨丰肌:劲:强有力;丰:丰满美好。形容书法笔势有力而丰润。
肝髓流野:形容战斗激烈残酷、尸横遍野。
敲骨吸髓:砸碎骨头吸骨髓。比喻残酷剥削。
刻肌刻骨:形容感受极深刻。
肌劈理解:比喻立论精辟,析义翔实。
铭肌镂骨:形容感受深切,永志不忘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序致》:“追思平昔之指,铭肌镂骨。” 镂(lòu):雕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