否终则泰 pǐ zhōng zé tài
否终则泰的意思
指闭塞到极点,则转向通泰。
1. 【解释】:指闭塞到极点,则转向通泰。
2. 【出自】:《易·杂卦》:“否泰,反其类也。”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时过于期,否终则泰。”
3. 【示例】:夫否终则泰,屯极则亨,若日月之回环,犹阴阳之报复。 ◎南朝·陈·徐陵《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》
成语词典:否终则泰
自始至终:从开始到结束:大会~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。
矢口否认:一口咬定,完全不承认。矢:发誓。
国泰民安:国家太平,人民安乐。泰:平安,安定。
有始无终:指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。
泰然处之:泰然:安然,不以为意的样子;处:处理,对待。形容毫不在意,沉着镇定。
重于泰山: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死有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,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。参见〔泰山〕
以身作则: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。
终身大事:终身:一生。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,多指婚姻。
不得善终:善终:正常死亡。指人不得好死。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。
善始善终:从开始到结局都很好。比喻事情做得很完满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善妖善老,善始善终。”
泰山压顶:比喻压力极大:~不弯腰。
从一而终:丈夫死了不再嫁人,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。
泰然自若: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,不慌不乱。
稳如泰山: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,不可动摇。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、不慌乱。
泰山北斗: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。
始乱终弃:指男子玩弄女性,最后又将其抛弃。唐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始乱之,终弃之。” 乱:淫乱、玩弄。
有始有终: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。
全盘否定:是指彻底否定原定的方案或决定,毫无保留地否定。
否极泰来:坏情况到了尽头,好情况就会到来。唐白居易《遣怀》诗:“乐往必悲胜,泰来犹否极。” 否(pǐ):指失利。泰:指顺利。否和泰是《周易》中的两个卦名。
闻过则喜: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,表示欢迎和高兴。指虚心接受意见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子路,人告之以有过则喜。”
终其天年:终:竟,尽。天年:指自然的寿数。过完应有的寿数。指寿长而善终。
忧郁而终:人因极度的忧愁、郁闷而导致自己最后的死亡。
晦盲否塞:国政混乱,下情不能上达。
覩始知终: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。汉 袁康《越绝书·德序外传记》:“故聖人見微知著,覩始知終。”
白头不终:指夫妇不能偕老。
单则易折:势孤力单,容易受人欺负;人多气壮,别人不敢欺侮。
终天之思:到死还存在的思慕之情。
水则资车:在水路上通船时,应该取来车辆备用。比喻有备无患。
碌碌终身:一辈子庸庸碌碌,没有成就。
终身不齿:齿:录用。一辈子都不被录用。
安于泰山:如泰山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安然稳固。“泰”文献异文作“太”。
自用则小:自用: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,不虚心向人求教。主观武断,就办不成大事。
始终不渝:自始至终不改变。渝(yú):变。
鸿毛泰山:比喻轻重相差极大。
持盈保泰:盈:盛满;泰:平安。旧指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,避免灾祸,以保持住原来的地位。
郭泰碑铭: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﹝ 郭太 卒,﹞四方之士千餘人,皆来会葬。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,蔡邕 为其文,既而谓 涿郡 卢植 曰:‘吾为碑铭多矣,皆有慙德,唯 郭有道 无愧色耳。’”后因以“郭泰碑铭”称内容真实、感情真挚的碑文。
枵腹终朝:指终日饿着肚子。
泰山之安:像泰山一样稳固。形容十分稳固安定。
屯蹶否塞:指颠连困厄。比喻生活非常艰苦。
终老隐居:终老:直到老死。直到老死,都过着隐居生活。
典则俊雅:端庄高雅而标致。
神融气泰:精神融和气息通泰。
凶终隙末:凶:杀人;隙:嫌隙,仇恨;终、末:最后,结果。指彼此友谊不能始终保持,朋友变成了仇敌。
敕始毖终:自始至终警饬谨慎。
臧否人物:臧否:褒贬。评论人物好坏。
鸟穷则啄: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。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。
曲终奏雅: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。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。也比喻结局很好。
不置可否:不明确表态,既不说对,也不说不对。
厮守终生:相互陪伴度过一生。
不进则退:不前进就要后退。
不可终日:《礼记·表记》:“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(chàn)焉,如不终日。” 意思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使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,否则就一天也过不下去。后用“不可终日”形容心情极度惶恐不安,连一天的日子也不知该怎么过。
鲜克有终:事情都有个开头,但很少能到终了。
本末终始:本末:树根和树梢;终始:事情的结局和开头。指事物有本有末,有始有终的发展规律。
养老送终:指子女对父母身前的赡养和死后的殡葬。
送终养老:指老人赡养、丧葬之事。
终始参差:终:结束。结束时与开始时不一致。形容前后不一样。
亿则屡中:亿:通“臆”;中:正中。料事总是能与实际相符。
泰然自得:常用来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。
无始无终:无起始,无终了。表示无丝毫时间限制的状态。
饮恨而终:饮恨:心里怀着怨恨和冤屈。内心满怀着怨恨或冤屈死去。
原始见终: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。
不平则鸣: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情,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。唐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。”
始终如一:始:开始;终:结束。自始自终一个样子。指能坚持,不间断。
终无了局:终归不是长久之计。
泰山压卵:把泰山压在蛋上。比喻用强大的力量加在脆弱的东西上面,脆弱的东西必然粉碎。《晋书·孙惠传》:“猛兽吞狐,泰山压卵,因风燎原。”
水满则溢: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。
泰山梁木:象泰山崩塌,梁木毁坏一样。比喻伟人死亡。
兵强则灭: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。
不知所终:不知结局或下落。《后汉书·逸民传》:“俱游五岳名山,竟不知所终。”
学优则仕:学而优则仕。
事预则立:指无论做什么事,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,没有准备就要失败。
谨终追远:终:人死;远:指祖先。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,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。
原始察终:原:推求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。
否极而泰:事物发展到极端,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,好事会变成坏事。
非愚则诬:诬:诬蔑。不是生性愚蠢的话,就是故意污蔑。
令名不终:好名声不能保持到底。
谨始虑终:指慎之于始并虑及其终。
从一以终:从:跟随;终:终身,一辈子。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,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。
老有所终: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。
得寸则寸:得到一寸就是一寸。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得多少就是多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