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终日 bù kě zhōng rì
不可终日的意思
《礼记·表记》:“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(chàn)焉,如不终日。” 意思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使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,否则就一天也过不下去。后用“不可终日”形容心情极度惶恐不安,连一天的日子也不知该怎么过。
1. 【解释】:终日:从早到晚,一天。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。
2. 【出自】:《礼记·表记》:“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,如不终日。
3. 【示例】: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,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。 ◎毛泽东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
4. 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心中惶恐不安
不可终日的近义词
惊惶失措、闻风丧胆、忐忑不安、惊恐万状、寝食不安
不可终日的反义词
安如泰山、临危不惧、无所畏惧、处之泰然
成语词典:不可终日
白日做梦:比喻幻想根本不能实现。
念念不忘:牢记在心,时刻不忘:他所~的是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。
风和日丽:形容天气晴朗暖和(多用于春天)。
美中不足:虽然很好,但还有缺陷:登泰山而没能看到日出,总觉得~。
不由自主:由不得自己;控制不了自己。
自始至终:从开始到结束:大会~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。
求之不得:想找都找不到(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):这真是~的好事啊!
二话不说:不说任何别的话。指立即行动。
川流不息:(行人、车马等)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。
日积月累:长时间地积累:每天读几页书,~就读了很多书。
度日如年: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。形容日子很不好过。
卓尔不群:超乎寻常,与众不同。 卓尔:特出的样子。不群:与众人不一样。
漫不经心:随随便便,不放在心上。也说漫不经意。
纹丝不动:一点儿也不动。
一动不动:形容毫不移动。
哭笑不得:哭也不是,笑也不是,形容处境尴尬,不知如何是好。
目不暇接:东西太多,眼睛看不过来:春节期间,文艺节目多得令人~。也说目不暇给(jǐ)。
数不胜数:数也数不过来,形容很多。
妙不可言:妙:美妙。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、语言表达。
无家可归:没有家可回。指流离失所。
不知所措: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形容面对突然情况,无法应付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:“哀喜交并,不知所措。”
局促不安:局促:拘束。形容举止拘束,心中不安。
不劳而获:不劳动就可以获得。现多指自己不劳动,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。
魂不附体:形容人因受到重大震惊而惊恐万状,失去常态。
应接不暇: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从山阴道上行,山川自相映发,使人应接不暇。” 原形容景物繁多,来不及观赏。后多指来人或事情多,应付不过来。暇:空闲。
不可思议:原为佛教用语,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。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、很难理解。
憨态可掬:可掬:可以用手捧取。形容顽皮娇痴、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。招人喜爱。
从容不迫:非常镇静、不慌不忙的样子:他满脸挂笑,~地走上了讲台。
不速之客:不请自来的客人。《周易·需》:“有不速之客三人来。” 速:邀请。
夜以继日:形容日夜不停。多指工作或学习等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。”
愧不敢当:感到惭愧,承当不起。
残缺不全:残:残破;缺:缺少;全:完整。残破、缺少,很不完全。
与日俱增: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天天地不断增长。形容增长得很快。
语焉不详:说到了,但说得不详细,不清楚。
旭日东升:旭日:初升的太阳。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。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。也比喻艰苦的岁月已过去,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。
不辞劳苦:辞:推托;劳苦:劳累辛苦。不逃避劳累辛苦。形容人不怕吃苦,毅力强。
滔滔不绝:滔滔:形容流水不断。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。指话很多,说起来没个完。
诲人不倦:耐心地、不厌倦地教导别人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” 诲:教导。倦:厌倦。
不怀好意:怀:包藏。没安好心。
大言不惭:《论语 宪问 》:“其言之不怍,则为之也难。” 宋朱熹《四书集注》:“大言不惭,则无必为之志,而不自度其能 否矣。欲践其言,岂不难哉。” 后形容说大话不觉惭愧。
势不两立:指敌对双方矛盾尖锐,不能并存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两国敌侔交争,其势不两立。” 势:情势。立:存。
连绵不断:连绵:连续不断的样子。形容连续不止,从不中断。
模棱两可:对问题或事物正反两方面,持既不肯定、也不否定的态度。《旧唐书·苏味道传》:“但模棱以持两端可也。” 模棱(léng):含糊,不明确,不肯定。两可:这样也可以,那样也可以。
心绪不宁:焦急不安。
图谋不轨:不轨:越出常轨,不守法度。谋划越出常规、法度之事。
不慌不忙:不慌张,不忙乱。形容态度镇定,或办事稳重、踏实。
络绎不绝: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,接连不断。
义不容辞: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、拒绝。
其貌不扬:指某人外貌不好看。唐裴度《自题写真赞》:“尔才不长,尔貌不扬。” 不扬:不好看。
见死不救: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。
罚不当罪:给予的处罚跟 所犯的罪不相称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赏不当功,罚不当罪。” 当:相当。
重见天日:比喻脱离黑暗的环境,重新见到光明。
不三不四:不正派:不要跟那些~的人来往。
有机可乘:有空子可钻。
有始无终:指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。
惴惴不安:惴:忧愁、恐惧。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。
愚不可及: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假装愚痴,以免祸患,为常人所不及(见于《论语·公冶长》)。后用来形容人极端愚蠢。
适可而止: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(指做事不过分)。
面不改色:脸色不变。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。
滴水不漏:形容说话、做事十分周密,没有漏洞:她能言善辩,说出的话~。
出其不意:《孙子兵法·计》:“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” 指出乎对方意料之外,突然行动。
愤愤不平:愤愤:很生气的样子。心中不服,感到气愤。
偷天换日:比喻暗中以假代真,掩盖事物的真相,以达到欺骗、蒙混的目的。
不耻下问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 指向地位、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。
视而不见:看到了,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。指不注意或不重视。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坚韧不拔:意志坚定、顽强,不可动摇。韧(rèn):柔韧。
言不由衷: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,即说的不是真心话。由:从。衷:内心。
乏善可陈:乏:缺乏,缺少;善:优点。可:可以。陈:述说。说不出有什么优点,没有什么好称道的,叫做“乏善可陈”。
水泄不通: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,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。
拨云见日:拨开云雾,看见了太阳。比喻冲破黑暗,重见光明。《晋书·乐广传》:“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。”
誓死不屈:立誓宁死也不屈服。
一声不吭:指一直沉默不语,一句话也没有说过。
不辞而别:辞:告辞;别:离别。没有告辞就离开了。或悄悄溜走了。
足不出户:脚不跨出家门。
万死不辞:万死:死一万次,形容冒生命危险。死一万次也不推辞。表示愿意拼死效劳。
不折不扣:不打折扣,表示完全,十足,彻底:~的伪君子。对会议精神要~地贯彻执行。
自强不息:《周易·乾》:“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。息:停止。
不紧不慢:形容心情平静,行动从容。
心照不宣:彼此心里都明白,不用明说。
秘而不宣:保守秘密,不公之于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