批红判白

批红判白 pī hóng pàn bái

批红判白的意思

批:削;判:分开;红、白:指花卉。嫁接花木。

1. 【解释】:批:削;判:分开;红、白:指花卉。嫁接花木。

2. 【出自】:宋·李格非《洛阳名园记·李氏仁丰园》:“今洛阳良工巧匠,批红判白,接以他木,与造化争妙,故岁岁益奇。”

批红判白的近义词

偷天换日、偷梁换柱、移花接木

成语词典:批红判白

明明白白míng míng bái bái:清清楚楚,明确无误;正大光明。

白日做梦bái rì zuò mèng:比喻幻想根本不能实现。

红男绿女hóng nán lǜ nǚ: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。

面红耳赤miàn hóng ěr chì:形容因急躁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。

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: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。

姹紫嫣红chà zǐ yān hóng:指各种颜色娇艳的花朵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·惊梦》: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。” 嫣(yān):艳丽。

白雪皑皑bái xuě ái ái:皑皑:洁白的样子,多用来形容霜雪。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。

灯红酒绿dēng hóng jiǔ lǜ: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,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。

看破红尘kàn pò hóng chén:看透人世间的一切,指对生活不再有所追求。

白发苍苍bái fà cāng cāng:苍苍:灰白色。头发灰白。形容人的苍老。

阳春白雪yáng chūn bái xuě:春秋时楚国歌曲名。因为高深难懂,能和唱的人很少。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。与“下里巴人”相对。

万紫千红wàn zǐ qiān hóng:形容百花竞艳的春景。宋朱熹《春日》诗:“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”

红灯绿酒hóng dēng lǜ jiǔ:形容享乐生活。

白驹过隙bái jū guò xì: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若白驹之过隙。” 意思是如同白色的马在缝隙前飞驰而过,转眼就不见了。形容时间过得极快。

死乞白赖sǐ qi bái lài:同“死气白赖”。

苍白无力cāng bái wú lì:苍白:灰白。形容贫弱无力。

素车白马sù chē bái mǎ: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,后用作送葬的语词。

判若鸿沟pàn ruò hóng gōu:形容界线很清楚,区别很明显。见〖鸿沟〗。

披红戴花pī hóng dài huā:披着绸,戴着红花。表示喜庆或光荣。

白璧微瑕bái bì wēi xiá:洁白的玉上面有些小斑点,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点。

真相大白zhēn xiàng dà bái:大白:彻底弄清楚。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。

桃红柳绿táo hóng liǔ lǜ:桃花嫣红,柳枝碧绿。形容花木繁盛、色彩鲜艳的春景。

柳绿花红liǔ lǜ huā hóng: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,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。

平白无故píng bái wú gù:平白:凭空;故:缘故。指无缘无故。

清清白白qīng qīng bái bái:品行纯洁,没有污点,特指廉洁自律或没有做过不正当、不道德的事情。

判若两人pàn ruò liǎng rén: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显不一致,像两个人一样。

白浪滔天bái làng tāo tiān:形容波浪滚滚,无边无际,多形容大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,也可引申形容局势剧烈动荡。

一穷二白yī qióng èr bái:形容基础差,底子薄(穷,指工农业不发达;白,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)。

白璧无瑕bái bì wú xiá: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,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。

脸红耳热liǎn hóng ěr rè: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。

白头到老bái tóu dào lǎo:白头:头发白。夫妻相亲相爱,一直到老。

明白了当míng bái liǎo dàng: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。

大红大紫dà hóng dà zǐ:形容非常受宠或受欢迎;十分走红。

青红皂白qīng hóng zào bái:四种不同的颜色。比喻是非或情由:不问~。

红杏出墙hóng xìng chū qiáng:形容春色正浓,情趣盎然。

白衣天使bái yī tiān shǐ:护士的美称。

满面红光mǎn miàn hóng guāng:见〖红光满面〗。

红光满面hóng guāng mǎn miàn:形容人的脸色红润,有光泽。也说满面红光。

红不棱登hóng bu lēng dēng:状态词。红(含厌恶意):这件蓝布上衣染得不好,太阳一晒变得~的。

白纸黑字bái zhǐ hēi zì:白纸上写的黑字,指见于书面的确凿的证据:这是~,赖是赖不掉的。

一清二白yī qīng èr bái:比喻十分清白。亦比喻非常清楚。

花红柳绿huā hóng liǔ lǜ:形容春天花木繁茂艳丽的景色。

不白之冤bù bái zhī yuān:指无法辩白或难以洗雪的冤枉:蒙受~。

不明不白bù míng bù bái:指说话含含糊糊,很不清楚。也形容行为暧昧。

红装素裹hóng zhuāng sù guǒ:指衣着淡雅的妇女。也形容雪后天晴,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。

丹书白马dān shū bái mǎ: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,宰白马歃其血,以示坚守誓约,后人称为“丹书白马”。

两头白面liǎng tóu bái miàn:白面:面粉,比喻糊涂或被人蒙骗。对两头都掩饰、隐瞒。形容作事情表里不一,两面糊弄,两头讨好。

白鸡之梦bái jī zhī mèng: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﹝ 安 ﹞自以本志不遂,深自慨失,因悵然谓所亲曰:‘昔 桓温 在时,吾常惧不全。忽梦乘 温 舆行十六里,见一白鸡而止。乘 温 舆者,代其位也。十六里,止今十六年矣。白鸡主酉,今太岁在酉,吾病殆不起乎!’……寻薨,时年六十六。”后用以泛指不祥之兆。唐 李德裕《怀崧楼记》:“洎 太和 己丑岁,復接旧老,同升台阶,或纔叹止舆,已协白鸡之梦;或未闻税驾,遽有黄犬之悲。向之荣华,可以悽愴。”亦省作“白鸡梦”。唐 李白《东山吟》:“白鸡梦后三百岁,洒酒浇君同所懽。”

脱白挂绿tuō bái guà lǜ:脱去白衣,换上绿袍。指初登仕途。

平白无辜píng bái wú gū:指清白无罪。

白头不终bái tóu bù zhōng:指夫妇不能偕老。

云中白鹤yún zhōng bái hè: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。比喻志行高洁的人。

白玉映沙bái yù yìng shā:像白玉的光映照在沙土上。

白云亲舍bái yún qīn shè:亲:指父母;舍:居住。比喻思念父母的话。

白藋同心bái diào tóng xīn:犹言心如野草。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。

白头蹀跇bái tóu dié yì:形容老人发白体弱。元 杨暹《西游记》第十一出:“白頭蹀跇,似紅日西斜。”亦作“白頭疊雪”。元 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一折:“我是 王樞密的女壻,那裏看的你個白頭疊雪的在眼兒裏。”

天壤之判tiān rǎng zhī pàn:壤:地。天和地,一极在上,一级在下,比喻差别极大。

白衣胜雪bái yī shèng xuě:比雪还白。

白首相知bái shǒu xiāng zhī:白首:白头发,引申为时间长。意谓老年知己。

知白守黑zhī bái shǒu hēi:意思是对是非黑白,虽然明白,还当保持暗昧,如无所见。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。

取青妃白qǔ qīng fēi bái:取青媲白。同“取青媲白”。

批郤导窾pī xì dǎo kuǎn:批:击;郤:空隙;窾:骨节空处。从骨头接合处批开,无骨处则就势分解。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,顺利解决问题。

白圭可磨bái guī kě mó:圭:古代玉器名,长条形,上端作三角状。白圭上的斑点还可以磨去,人说错话就没有办法了。

论黄数白lùn huáng shù bái: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。

白山黑水bái shān hēi shuǐ:长白山和黑龙江,指我国东北地区。

白面书生bái miàn shū shēng:指年轻的读书人,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。

白发青衫bái fà qīng shān:青衫:无功名者的服饰。谓年老而功名未就。

红腐贯朽hóng fǔ guàn xiǔ:红腐:粮食经久腐坏,颜色变成红赤色。贯朽:穿铜线的绳索因天长日久而朽烂。形容资财充足,钱粮无数。

白璧青蝇bái bì qīng yíng:白璧:洁白的玉,比喻清白的人。青蝇:比喻佞人。比喻善恶忠佞。

红叶题诗hóng yè tí shī: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。比喻姻缘的巧合。

以黑为白yǐ hēi wéi bái:指颠倒是非。

白头相守bái tóu xiāng shǒu: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。

头白齿豁tóu bái chǐ huō:豁:缺口。头顶秃了,牙齿稀了。形容人衰老的状态。

白往黑归bái wǎng hēi guī:比喻只看表面不看本质。

汗青头白hàn qīng tóu bái:指书写成,人也老了。

沉冤莫白chén yuān mò bái:沉冤: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;莫白:无法辩白,不能弄清。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。

白虹贯日bái hóng guàn rì: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。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,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。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,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。

白饭青刍bái fàn qīng chú:白饭供客,青草喂马。比喻主人招待周到。

注玄尚白zhù xuán shàng bái:指白纸黑字的文字记载。

财不露白cái bù lù bái:露:显露;白:银子的代称。旧指有钱财不能泄露给别人看。现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不在人前显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