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友

二十四友 èr shí sì yǒu

二十四友的意思

指 晋惠帝 时以文才而屈节出入于秘书监 贾谧 之门的 石崇、欧阳建、陆机、陆云、刘琨、左思、潘岳 等二十四人。

指 晋惠帝 时以文才而屈节出入于秘书监 贾谧 之门的 石崇 、 欧阳建 、 陆机 、 陆云 、 刘琨 、 左思 、 潘岳 等二十四人。

指 晋惠帝 时以文才而屈节出入于秘书监 贾谧 之门的 石崇 、 欧阳建 、 陆机 、 陆云 、 刘琨 、 左思 、 潘岳 等二十四人。

《晋书·阎缵传》:“世俗浅薄,士无廉节, 贾謐 小儿,恃宠恣睢,而浅中弱植之徒,更相翕习,故世号为 鲁公 二十四友。” 唐 韦应物 《金谷园歌》:“嗣世衰微谁肯忧,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。”参阅《晋书·贾充传》。

成语词典:二十四友

十字路口shí zì lù kǒu:两条路纵横交叉的地方,比喻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对去向作出选择的境地:处在人生的~,他将何去何从呢?

十全十美shí quán shí měi:各方面都非常完美,毫无缺陷:人都有缺点,哪能~呢?

再三再四zài sān zài sì:重复好几次。

一五一十yī wǔ yī shí:数数目时往往以五为单位,一五,一十,十五,二十…数下去,因此用“一五一十”比喻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。

三心二意sān xīn èr yì:形容犹豫不决,意志不坚定或用心不专一:既然决定了,就不能~。

十指连心shí zhǐ lián xīn:手指头感觉灵敏,十个手指碰伤了哪一个,心里都感到疼痛,常用来比喻某人和有关的人或事具有极密切的关系。

张三李四zhāng sān lǐ sì:泛指某人或某些人。

二话不说èr huà bù shuō:不说任何别的话。指立即行动。

四面八方sì miàn bā fāng: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:人们从~来到北京。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~。

不三不四bù sān bù sì:不正派:不要跟那些~的人来往。

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:楚汉交战时,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,兵少粮尽,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,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,项羽吃惊地说:“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?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?”(见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比喻四面受敌,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。

四平八稳sì píng bā wěn:形容说话、做事、写文章稳当,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,缺乏创新精神。

挑三拣四tiāo sān jiǎn sì:挑肥拣瘦。

合二为一hé èr wéi yī: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。

四脚朝天sì jiǎo cháo tiān:四脚:指四肢。形容仰面跌倒。也形容人死去。

五光十色wǔ guāng shí sè:形容色泽鲜艳,花样繁多。南朝梁江淹《丽色赋》:“五光徘徊,十色陆离。”

神气十足shén qì shí zú:神气:自以为得意傲慢的神情。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。

五湖四海wǔ hú sì hǎi:指全国各地。有时也指世界各地。

别无二致bié wú èr zhì:没有两样;没有区别:这两个人的思想~。

十世单传shí shì dān chuán:连续十代独子相传。形容极其宝贵。

文房四宝wén fáng sì bǎo:指笔、墨、纸、砚,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。

低三下四dī sān xià sì:形容卑贱没有骨气。

颠三倒四diān sān dǎo sì:(说话、做事)错乱,没有次序。

独一无二dú yī wú èr:没有相同的;没有可以相比的:他的棋下得很高明,在全校是~的。

以一当十yǐ yī dāng shí:一个人抵挡十个人,形容勇敢善战,以少胜多。

丢三落四diū sān là sì:形容马虎或记忆力不好而好(hào)忘事。

十万火急shí wàn huǒ jí: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。

二道贩子èr dào fàn zi:指从商店或别人手中买进货物,转手倒卖,从中牟利的人(多含贬义)。

十恶不赦shí è bù shè:形容罪大恶极,不可饶恕(十恶:古代刑法指不可赦免的十种重大罪名,即:谋反、谋大逆、谋叛、恶逆、不道、大不敬、不孝、不睦、不义、内乱,现在借指重大的罪行)。

十有八九shí yǒu bā jiǔ:指绝大多数,大致不差,差不离。

一二三四yī èr sān sì:常指数目字,按顺序排列的前四个数字;也可形容条理分明、按部就班等。

毫无二致háo wú èr zhì:二致:两样。丝毫没有什么两样,指完全一样。

四海为家sì hǎi wéi jiā:原指帝王占有全国,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,指志在四方,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。也形容人漂泊无定所。

一石二鸟yī shí èr niǎo: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。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好处。

一穷二白yī qióng èr bái:形容基础差,底子薄(穷,指工农业不发达;白,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)。

十字街头shí zì jiē tóu:指纵横交叉、繁华热闹的街道。也借指人世间,现实社会。

接二连三jiē èr lián sān:一个接着一个,形容接连不断:喜讯~地传来。

一干二净yī gān èr jìng:形容十分彻底,一点儿也不剩。

志在四方zhì zài sì fāng:四方:天下。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。

七老八十qī lǎo bā shí:七八十岁,指年纪很老:别看他~的,身体硬朗着呢。

三从四德sān cóng sì dé: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。三从:未嫁从父,既嫁从夫,夫死从子。四德: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。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、言语举止、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,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。

一清二楚yī qīng èr chǔ:十分清楚、明白。

推三阻四tuī sān zǔ sì: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。形容人不愿承担责任或接受任务,故意找理由推辞。

说一不二shuō yī bù èr:形容说话算数。

四大皆空sì dà jiē kōng:佛教用语,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。(印度古代认为地、水、火、风是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,佛教称为四大。)

四通八达sì tōng bā dá: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。形容交通方便。《子华子·晏子问党》:“其途之所出,四通而八达。”

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:有个玩猴子的人拿橡实喂猴子,他跟猴子说,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,晚上给四个,所有的猴子听了都急了;后来他又说,早上给四个,晚上给三个,所有的猴子就都高兴了(见于《庄子·齐物论》)。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,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,后来比喻反复无常。

一分为二yī fēn wéi èr: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。指统一物的可分性。《老子·四十二章》:“道生一,一生二。”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” 都包含着这一命题的内容。《黄帝内经·太素·知石》:“一分为二,谓天地也。” 明确使用了这一命题。毛泽东说:“一分为二,这是个普遍的现象,这就是辩证法。” 通俗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的方法。

十年寒窗shí nián hán chuāng:形容长年刻苦读书。

丈二和尚zhàng èr hé shàng:(歇后语)摸不着头脑。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。

数一数二shǔ yī shǔ èr:形容突出:他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都是~的。

说三道四shuō sān dào sì:随意评论;乱加议论。

一清二白yī qīng èr bái:比喻十分清白。亦比喻非常清楚。

以文会友yǐ wén huì yǒu: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。

至亲好友zhì qīn hǎo yǒu:关系至深的亲戚,感情最好的朋友。

访亲问友fǎng qīn wèn yǒu:访:拜访;问:问候。指拜访亲朋好友。

酒肉朋友jiǔ ròu péng you:指只在一起吃喝玩乐、不干正经事的朋友。

三妻四妾sān qī sì qiè:妻妾众多的意思。

名扬四海míng yáng sì hǎi:四海:天下。名声传扬到天下。形容名声很大。

危机四伏wēi jī sì fú:到处都潜伏着危机。

狐朋狗友hú péng gǒu yǒu:比喻品行不端的朋友。

良师益友liáng shī yì yǒu: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、好朋友。

四海之内sì hǎi zhī nèi:指全中国或全世界。古代人认为中国四面被海环绕,所以用“四海之内”来指代整个天下。

略知一二lüè zhī yī èr:一二:形容为数不多。略微知道一点。

四分五裂sì fēn wǔ liè:形容分散、不统一、不团结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“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。”

家徒四壁jiā tú sì bì:家里只有四面墙。形容极其穷困,一无所有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与驰归成都,家徒四壁立。” 徒:只,仅仅。

不二法门bù èr fǎ mén:佛教用语,“不二”指不是两极端,“法门”指修行入道的门径。意思是说,观察事物的道理,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而用“处中”的看法,才能得其实在。后用来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。

十拿九稳shí ná jiǔ wěn:比喻很有把握。也说十拿九准。

十目所视shí mù suǒ shì: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,做了也不可能隐瞒。同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”。

欺三瞒四qī sān mán sì:一再欺骗隐瞒。

放诸四裔fàng zhū sì yì:放:放逐;四裔:四方边远之地。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。

八万四千bā wàn sì qiān: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,后用以形容极多。

一齐二整yī qí èr zhěng:形容穿戴整齐的样子。

十里洋场shí lǐ yáng chǎng:旧指洋人较多的地方。多形容旧时的上海。

一台二妙yī tái èr miào:晋 卫瓘 与 索靖 俱善草书,瓘 为尚书令,靖 为尚书郎,时人号为“一臺二妙”。见《晋书·卫瓘传》。后用以泛称同官而俱负时名之二人。

十年教训shí nián jiào xùn:居民同心同德,积蓄力量。

烽火四起fēng huǒ sì qǐ: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。形容边防不安宁,四处有敌人进犯。

四百四病sì bǎi sì bìng: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。泛指各种疾病。

十日寒之yī pù shí hán:比喻学习或工作没有恒心。

十室九空shí shì jiǔ kōng:十家就有九家空无所有。形容因灾荒或战乱等百姓大量死亡或逃亡的凄凉景象。《宋史·余靖传》:“今自西陲用兵,国帑虚竭,民亡储蓄,十室九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