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针攻疽 duǎn zhēn gōng jū
短针攻疽的意思
形容措施不当,难以奏效。
成语词典:短针攻疽
取长补短:吸取别人的长处,弥补自己的短处。
尺有所短:比喻事物有其短处,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。
问长问短:仔细地问(多表示关心)。
攻无不克:克:攻下。没有攻占不下来的。形容力量无比强大。
说长道短:评论别人的好坏是非。
截长补短:也说绝长补短。截取多余的部分来弥补不足的部分。泛指用长处补短处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将为善国。” 截:切断。
针砭时弊:砭:古代治病刺穴的石针,后泛指金针治疗和砭石出血。像医病一样,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,又针又砭,求得改正向善。
短小精悍:形容人身 材短小而精明强干。《史记 游侠列传》:“(郭)解为人短小精悍。” 也用来形容文章、言论等简短有 力。悍(hàn)。
绵里藏针:形容柔中有刚。
飞短流长:搬弄是非,散布流言,说人坏话。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封三娘》:“妾来当须秘密,造言生事者飞短流长,所 不堪受。” 短、长:指是非。飞、流:散布。
以毒攻毒: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。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点来反对不良事物,或利用坏人来对付坏人。
目光短浅:形容缺乏远见。
自寻短见:短见:本指见识短浅,引申为自杀。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。
不攻自破:无须攻击,自己就会破灭。形容论点站不住脚,经不起反驳或攻击。
长话短说:把要用很多话才能说完的事用简短的话说完。
裁长补短:指吸取长处来弥补短处。
短兵相接:双方面对 面地搏斗。比喻针锋相对地斗争。《楚辞 九歌 国殇》:“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 短兵:刀、剑等短武 器。
英雄气短: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。
针锋相对:针尖对针尖。比喻双方意见、观点等尖锐对立。也比喻在斗争中对准对方的言论行动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。
海底捞针:比喻极难找到。也说大海捞针。
一针一线:比喻极微小的东西。
缺斤短两:(售出的商品)不够分量。也说缺斤少两。
大海捞针:也说海底捞针。从大海里捞一根针。比喻极难找到。
一针见血:比喻文章、说话直截了当,切中要害。
扬长避短:发扬长处,避开短处:知人善任,~。
人穷志短:穷:困厄;短:短小。人的处境困厄,志向也就小了。
以守为攻: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。
远交近攻:联络距离远的国家,进攻邻近的国家。这是战国时秦国的一种外交和军事策略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?” 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。
攻其不备: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。
三长两短:指意外的祸事,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(多用于假设、虚拟):老人病得这样重,万一有个~怎么办?
长吁短叹:因伤感、烦闷、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。
如坐针毡: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。形容心神不宁,坐立不安。
长吁短气:指叹息不已。
短兵接战:短兵:刀剑等短兵器;接:交战。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
争长争短: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。
短垣自逾:垣:短墙;逾:越过。自己越过短墙。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。
短褐穿结:短褐:粗布短衣;穿:破;结:打结。形容衣衫褴褛。
大海一针:在大海里捞一根针。比喻无从寻觅。
反攻倒算: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。主要表现是:翻他们反革命罪恶的案,向人民群众夺 取胜利果实,打击、陷害以至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等。
修短随化:修:长;化:造化,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,迷信说法指运气、命运。人的寿命长短,随造化而定。
养痈畜疽:比喻庇护宽容坏人坏事。
首尾夹攻: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。
更长梦短:更:旧时夜间计时单位,一夜分五更,每更约两个小时;更长:指漫漫长夜;梦短:指睡眠不踏实,极易醒。形容思绪烦乱,很难入眠。
长亭短亭: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,常用为饯别处。也指旅程遥远。
法灸神针:神奇的针灸技术。
攻心扼吭:比喻攻击要害。吭,指咽喉。
面长面短:指没有见过面的人的面庞形貌。
绠短绝泉:犹绠短汲深。比喻能力薄弱,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。
轻重之短:指对于事情考虑不周到的弊病。
针尖对麦:比喻双方都很利害,互不相让。
针针丛棘:在带着像针一样尖刺的一丛丛的荆棘下面。针针,形容荆棘的刺尖锐如针。
短衣匹马:短衣:短装。古代为平民、士兵等服装。穿着短衣,骑一匹骏马。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。
家长里短: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:谈谈~儿。
精悍短小:悍:勇敢。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。也形容文章、言论等简短有力。
攻其无备:也说攻其不备。趁对方没有防备的时候进行攻击。《孙子兵法·计篇》:“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”
攻心为上: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。
攻城徇地:攻打城市,掠夺土地。
才短气粗:才:才识;短:短浅;气:气质。缺少才干,气质粗鲁。
十围五攻: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,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。
攻城野战:城:城池。攻打城池,野外作战。
量长较短:比喻斤斤计较。
鹤长凫短:比喻事物各有特点。
内外夹攻:从里、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。
短见薄识:指见识短浅。
五短身材:指人的四肢和躯干都很短小,身量矮。
攻瑕索垢:批评不足,寻找缺点。
舍短从长:不计较别人缺点,予以录用。
砭庸针俗:指救治凡庸鄙陋。砭:刺。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。
短中取长:指于一般中选择比较好的。
箸长碗短:形容家用器物凌乱不全。
决痈溃疽:比喻事情的症结得到解决。
见缝插针: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、时间或机会。
战胜攻取:战就能胜攻即能取。形容所向无敌。
以长续短:用长的去接续短的,即取长补短。
不攻自拔:拔:攻破。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。形容情节、论点虚谬,经不起反驳。出处: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粮食既足,士众稍多,围守两城,不攻自拔,天下之事,卧取之耳。”
绠短汲深:《庄子·至乐》:“绠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 绳短井深,打不上水来。多用来喻指能力薄弱,担当不了重任。汲:从下往上提水。
攻城掠地:攻,指攻打,进攻;掠,指侵略掠夺。攻打城市,掠夺土地。常指征战。《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》作“攻城略地”而非“掠”。
短针攻疽:形容措施不当,难以奏效。
行短才乔:行短:行为卑鄙;乔:高。才能虽高但行为卑劣。
尺短寸长: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”由于应用的地方不同,一尺也有显着短的时候,一寸也有显着长的时候。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