规规矩矩 guī guī jǔ jǔ
1. 拼音:guī guī jǔ jǔ
2. 意思:指人的言行举止合乎规范,不越轨,保持端庄、严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。
3. 出处:出自清代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,如“宝玉忙陪笑说道:‘我因为宝姐姐要看,所以叫人取来,规规矩矩的伺候着。’”
4. 近义词:
中规中矩:形容符合规矩,没有偏差,言行举止合乎标准。
循规蹈矩:原指遵守规矩,不敢违反,现也指拘守旧准则,不敢稍做变动。
老老实实:指为人诚实、本分,不搞虚假、投机取巧的行为。
5. 反义词:
随心所欲:随着自己的意思,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,不受规矩约束。
胡作非为:不顾法纪或舆论,任意干坏事。
肆无忌惮:非常放肆,一点没有顾忌。
6. 例句:
他在课堂上总是规规矩矩地坐着,认真听老师讲课。
这个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规规矩矩,所以待人接物都很有礼貌。
员工们在公司里都规规矩矩地遵守着各项规章制度。
参加正式场合的活动,我们都要规规矩矩地穿着正装。
他规规矩矩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,没有丝毫马虎。
老人们常说,做人要规规矩矩,不能走歪门邪道。
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,也要规规矩矩地按照剧本和导演的要求来。
这家餐厅的服务员态度很好,总是规规矩矩地为客人服务。
即使没有人监督,他也能规规矩矩地做好自己的工作。
孩子们在幼儿园里规规矩矩地排队,准备做游戏。
成语词典:规规矩矩
循规蹈矩 [ xún guī dǎo jǔ ] 原指遵守规矩,不敢违反。现也指拘守旧准则,不敢稍做变动。
陈规陋习 [ chén guī lòu xí ] 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。陈:陈旧;陋:不好,不合理。
墨守成规 [ mò shǒu chéng guī ] 指思想保守,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。墨守: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;成规: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、方法。
沿袭成规 [ yán xí chéng guī ] 依照旧传统或原有的规定办理,使之成为了规则。
拟规画圆 [ nǐ guī huà yuán ] 按照圆规画圆形。比喻照老规矩办事,不知道变通。
规旋矩折 [ guī xuán jǔ shé ] 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。
应规蹈矩 [ yìng guī dǎo jǔ ] 应:顺应;规:圆规;蹈:履行;矩:角尺。夫和矩分别是定圆和方的标准工具,借指礼仪、法度。指谨遵礼法,不越分寸。
高曾规矩 [ gāo zēng guī jǔ ] 祖宗留下来的成法。
潜神嘿规 [ qián shén hēi guī ] 指专心谋划。
规天矩地 [ guī tiān jǔ dì ] 规,为圆,象征天;矩,为方,象征地。
子规啼血 [ zǐ guī tí xuè ] 子规啼血典出《史书·蜀王本纪》,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,至春则啼,滴血则为杜鹃花,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,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;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,每年春季,杜鹃鸟叫唤人们“快快布谷!”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。
规规矩矩 [ guī guī jǔ jǔ ] 指人的言行举止合乎规范,不越轨,保持端庄、严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。
规贤矩圣 [ guī xián jǔ shèng ] 指效法圣贤。
金规铁律 [ jīn guī tiě lǜ ] 比喻必须遵守、不能变更的信条。
中规中矩 [ zhòng guī zhòng jǔ ] 形容言行举止合乎规矩,不越格、不违规,也指做事拘泥于旧准则,缺乏创新意识,多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符合标准、规矩。
同文共规 [ tóng wén gòng guī ] 比喻国家统一。同“同文共轨”。
切磨箴规 [ qiē mó zhēn guī ] 互相批评,互相帮助。
重规迭矩 [ chóng guī dié jǔ ] 规与规相重,矩矩与相迭,度数相同,完全符合。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,后形容模仿、重复。
规矩绳墨 [ guī jǔ shéng mò ] 规矩:画圆、方的工具;绳墨:量平直的工具。指应当遵守的标准、法则。
方言矩行 [ fāng yán jǔ xíng ] 指言行方正,合乎规范。
清规戒律 [ qīng guī jiè lǜ ] 佛教徒、道教徒要遵守的规则和戒律。
践规踏矩 [ jiàn guī tà jǔ ] 犹循规蹈矩。
规圆矩方 [ guī yuán jǔ fāng ] 比喻够标准,合法度。
劝善规过 [ quàn shàn guī guò ] 比喻勉励学好,规劝改正错误。
逾规越矩 [ yú guī yuè jǔ ] 指说话或处事超越规矩。
周规折矩 [ zhōu guī zhé jǔ ] 本指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。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、准则。
规行矩步 [ guī xíng jǔ bù ] 按规矩走路。比喻说话行动拘谨,严格按规矩办事。《晋书·张载传》:“今士循常习故,规行矩步。” 规、矩:法则,规则。
进退应矩 [ jìn tuì yīng jǔ ]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。
蹈矩践墨 [ dǎo jǔ jiàn mò ] 指遵守规矩。同“蹈矩循规”。
萧规曹随 [ xiāo guī cáo suí ] 萧何和曹参在西汉初期先后任丞相。萧何创立了一套规章制度。他死后曹参继任,完全照章行事。汉扬雄《解嘲》:“萧规曹随,留侯画策,陈平出奇,功若泰山,响若坻。” 后用以比喻依照成规办事。
动循矩法 [ dòng xún jǔ fǎ ] 举动遵循规矩礼法。
打破常规 [ dǎ pò cháng guī ] 指突破原有的规则、制度或习惯,不按常规套路行事,形容敢于创新或改变传统模式。
矩步方行 [ jǔ bù fāng xíng ] 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。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。
一定之规 [ yī dìng zhī guī ] 一定的规则,多比喻已经打定的主意。
规矩准绳 [ guī jǔ zhǔn shéng ] 也说规矩绳墨。指应该遵守的标准、法则。汉王符《潜夫论·赞学》:“譬犹巧倕(chuí,巧匠名)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。” 规矩:画圆形、方形的工具。准绳:水准和绳墨,量平直的工具。
以规为瑱 [ yǐ guī wéi tiàn ] 规:规劝;瑱: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。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。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。
珠规玉矩 [ zhū guī yù jǔ ] 比喻人的言行纯正合乎规矩。
公规密谏 [ gōng guī mì jiàn ] 指多方劝谏。公,公开;密,私下。
因袭陈规 [ yin xi chen gui ] 沿用老规章。因袭:继续使用。陈规:过时了的规章制度。
方领矩步 [ fāng lǐng jǔ bù ] 方领:直的衣领;矩步:行步合乎规矩。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。
天时地利 [ tiān shí dì lì ] 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、地理环境。后泛指有利的时机、环境和条件。
通情达理 [ tōng qíng dá lǐ ] 指说话、做事很讲道理,符合常情。
奋不顾身 [ fèn bù gù shēn ] 奋勇向前,不考虑个人安危。
乳臭未干 [ rǔ xiù wèi gān ] 身上的奶腥味还没有退尽,形容人年幼无知,缺乏经验(多含贬义)。
有说有笑 [ yǒu shuō yǒu xiào ] 连说带笑,形容十分欢快。
大仁大义 [ dà rén dà yì ] 形容为人宽厚仁爱,行事坚守正义,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侠义精神。
平庸无奇 [ píng yōng wú qí ] 指平常、普通,没有什么奇特之处。常用来形容人、事物或经历等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。
假仁假义 [ jiǎ rén jiǎ yì ] 指虚假的仁爱和道义,形容表面装作善良仁慈,实则内心虚伪、动机不良,用虚伪的言行来欺骗他人。
黄袍加身 [ huáng páo jiā shēn ] 原指五代后周时,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部下将士强行披上黄袍,拥立为帝,后比喻通过政变或某种手段夺取政权或获得权力地位。
既往不咎 [ jì wǎng bù jiù ] 咎:责怪。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,就不必再责怪了。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