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鼎盛 chūn qiū dǐng shèng
春秋鼎盛的意思
春秋:指年龄;鼎盛:正当旺盛之时。比喻正当壮年。
1. 【解释】:春秋:指年龄;鼎盛:正当旺盛之时。比喻正当壮年。
2. 【出自】:汉·贾谊《新书·宗首》:“天子春秋鼎盛,行义未过,德泽有加焉。”
3. 【示例】:及入宫庭,见王春秋鼎盛,妾非敢怨王,但自叹生不及时耳! ◎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一回
4. 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,比喻正当壮年
春秋鼎盛的近义词
年富力强、年轻力壮
春秋鼎盛的反义词
日落西山、日薄西山、行将就木、奄奄一息、风中残烛
成语词典:春秋鼎盛
满面春风:形容高兴、得意的神情。也形容和颜悦色。元王实甫《丽春堂》第一折:“气昂昂,志卷长虹。饮千钟,满面春风。”
春风化雨: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,比喻良好的教育。
春暖花开:春天气候温暖,百花盛开,景色优美。比喻游览、观赏的大好时机。
千秋万代:一千年,一万代。指世世代代,时间久长。
枯木逢春:比喻重获生机。
繁荣昌盛:繁荣:兴旺发达;昌盛:兴旺。指国家兴旺发达,欣欣向荣。
春华秋实:春天开花,秋天结果。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。华:花。
大名鼎鼎:鼎鼎:盛大的样子。形容名气很大。
秋高气爽: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净,气候凉爽宜人。
一叶知秋:看见一片落叶,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了。比喻从事物的某些细微迹象就预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。” 宋唐庚《文录》:“唐人有诗云:‘山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’”
春意盎然:意:意味;盎然:洋溢,深厚。春天的意味正浓。
阳春白雪:春秋时楚国歌曲名。因为高深难懂,能和唱的人很少。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。与“下里巴人”相对。
明察秋毫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” 形容目光敏锐,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。察:看出。秋毫: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。
钟鸣鼎食: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,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。故用“钟鸣鼎食”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。汉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击钟鼎食,连骑相过。” 唐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阎闾扑地,钟鸣鼎食之家。” 鼎:古代炊具。
春风得意:唐代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形容考上进士后得意的心情。后来用“春风得意”称进士及第,也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。
盛况空前:形容热闹至极。
久负盛名:负:承受,承担,引申为享有。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。
秋后算账:比喻等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再判断谁是谁非,也比喻事后等待时机进行报复。
盛情难却:浓厚的情意难以推辞。
洞察秋毫:洞察:看得很清楚;秋毫: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,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。形容人目光敏锐,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。
盛名难副:盛:大;副:相称,符合。名望很大的人,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。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。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。
各有千秋:原意是都有流传下去的价值。后引申为各有所长,各有优点。千秋:流传久远。
大地回春:指冬去春来,草木萌生,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。有时也比喻形势好转。
春光明媚: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。
万古千秋: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。
暗送秋波:原指女子暗中以眉目传情。现也比喻暗中勾勾搭搭。秋波:秋天的水波,比喻美女的眼神。
一言九鼎:九鼎:古代国家的宝器,相传为夏禹所铸。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。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,作用很大。
春去秋来:春天过去,秋天到来。形容时光流逝。
雨后春笋: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。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。
多事之秋: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,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。
春雨绵绵:春天的小雨连续不断的样子。
平分秋色:比喻双方各得一半。宋李朴《中秋》诗:“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。”
太平盛世:安定、兴盛的时代。
三足鼎立:像鼎的三条腿那样站立着,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。
人声鼎沸: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,形容人声嘈杂喧闹。
盛气凌人:傲慢的气势逼人。
妙手回春:称赞医生医道高明,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。也说着(zhuó)手成春。
春秋积序:春秋:指时间、年龄。年龄一年又一年的累积增加。
香火鼎盛:形容人很多.
言重九鼎:形容说话有分量,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。
休明盛世:休明:美好,清平;盛:兴旺;世:世代。美好清平的兴盛时代。
商彝周鼎:彝、鼎:古代祭祀用的鼎、尊等礼器。商周的青铜礼器。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。
举鼎绝膑:绝:折断;膑:胫骨。双手举鼎,折断胫骨。比喻能力小,不能负担重任。
伤春悲秋:出自清·钱谦益《李义山诗笺注》序,形容多愁善感。
瓜分鼎峙:比喻国土分裂,群雄对立。
春寒料峭:料峭:微寒。形容初春的寒冷。
马耳春风: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。同“马耳东风”。
折鼎覆餗:铂鼎内食物。比喻力不能胜任,必至败事。
落叶知秋:指见到落地的黄叶,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。
春诵夏弦:诵、弦:古代学校里读诗,只口诵的叫“诵”,用乐器配合的叫“弦”。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。后泛指读书、学习。
过耳春风:经过耳边的春风。比喻听话的人不重视,或认为不值得听。
天下鼎沸:比喻社会动荡,政局不稳,人心焕散,惶惶思变。
牛鼎烹鸡: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。比喻大材小用。
调和鼎鼐:鼎: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,三足两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调味。比喻处理国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职责。
青春难再:形容青春时光宝贵。
嘴上春风: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,或是帮别人说好话。
千秋人物:指名垂后世的人物。
春色满园: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负鼎之愿: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。
刀锯鼎镬:刀、锯:古刑具,也指割刑和刖刑;鼎镬:古炊具,也指烹刑。指古代刑具。也泛指各种酷刑。
虎尾春冰: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 踩虎尾,走春冰。比喻十分危险。
春山如笑: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
春来秋去:去:过去。春天到来,秋天过去。形容岁月流逝。
山林钟鼎:到朝廷做官和隐居山林。
社燕秋鸿: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,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。比喻刚见面又离别。
饕餮盛宴:饕餮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,据说是龙生九子之一,食量大。饕餮盛宴就是指有很多吃的东西的宴席,即丰盛的宴席。
春树暮云: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。
笔底春风:形容绘画、诗文生动,如春风来到笔下。
年壮气盛:指年纪轻,气势旺盛。
春雨如油:春雨贵如油。形容春雨可贵。
扛鼎抃牛:扛鼎:把鼎举起来。抃牛: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。能把鼎举起来,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。形容勇武有力,超越常人。
秋草人情:秋草逐日黄枯。
秋毫无犯:形容军队纪律严明,丝毫不侵犯百姓利益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吾入关,秋毫不敢有所近。”
沂水春风:沂水:河水名,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,孔子出生地。春风:春天和暖的风,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。来自沂水的春风。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。
华屋秋墟: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。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。
群情鼎沸:比喻群众情绪异常激动,像锅里的开水一样沸腾起来。
祲威盛容:庄重的声威和盛大的仪容。
腊尽春来:腊月过去,春天又回来了。
秋月寒江: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。
知秋一叶:讲从一片树叶的凋落,知道秋天的到来。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,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