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弄参军 xì nòng cān jūn
1. 拼音:xì nòng cān jūn
2. 意思:原指唐代一种以讽刺幽默方式表演的参军戏,后泛指以滑稽手段嘲弄、戏谑他人的行为。
3. 出处:出自唐代段安节《乐府杂录·俳优》:“开元中,黄幡绰、张野狐弄参军——始自后汉馆陶令石耽,耽有赃罪,和帝惜其才,免罪。每宴乐,令衣白夹衫,命优伶戏弄辱之,经年乃放。”
4. 近义词:
插科打诨:指戏曲、曲艺表演中穿插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来引人发笑,也泛指戏谑逗趣的行为。
调笑戏谑:以幽默、诙谐的方式调侃、戏弄他人,侧重言语上的逗乐。
滑稽嘲弄:用滑稽可笑的手段对人进行嘲笑、捉弄,强调行为的诙谐与调侃。
弄鬼掉猴:形容调皮捣蛋、耍弄手段捉弄人,侧重行为的戏谑与不严肃。
嬉笑怒骂:指以嘲笑、讽刺、愤怒等多种情感和方式进行表达,有时含戏谑之意。
5. 反义词:
正言厉色:形容态度严肃,言辞严厉,不带有任何戏谑成分。
不苟言笑:指不随便说笑,态度庄重严肃,与戏弄他人的行为相反。
郑重其事:形容对待事情态度严肃认真,不把事情当儿戏。
一本正经:形容态度庄重严肃,郑重其事,有时带有讽刺意味,但本质强调严肃。
庄严肃穆:形容气氛庄重、严肃,令人敬畏,与戏谑氛围完全相反。
6. 例句:
古代宫廷中,优伶常以戏弄参军的方式为帝王将相带来欢乐。
他在舞台上戏弄参军的表演惟妙惟肖,引得观众哄堂大笑。
这场戏剧中,演员通过戏弄参军的桥段,巧妙讽刺了官场的腐败现象。
文人聚会时,有人以戏弄参军的口吻调侃时事,引得众人捧腹。
史料记载,唐代的戏弄参军表演已形成较为固定的喜剧模式。
剧中角色以戏弄参军的方式互相调侃,让剧情充满了幽默色彩。
传统曲艺里,不少段子保留了戏弄参军的表演精髓,兼具讽刺与娱乐性。
他模仿古人戏弄参军的样子,摇头晃脑地说着俏皮话,逗得大家合不拢嘴。
这场文化展览通过复原戏弄参军的场景,展现了唐代的市井娱乐文化。
研究古代戏曲的学者认为,戏弄参军是中国古代喜剧表演的重要雏形。
成语词典:戏弄参军
千军万马 [ qiān jūn wàn mǎ ] 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。
弄巧成拙 [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] 本想耍弄聪明,结果做了蠢事。
毁誉参半 [ huǐ yù cān bàn ] 毁:诋毁;誉:称赞;参半:各占一半。有人诋毁,有人称赞。
故弄玄虚 [ gù nòng xuán xū ] 故:故意;弄:玩弄;玄虚:用来掩盖真相,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。故意玩弄花招,迷惑人,欺骗人。
班门弄斧 [ bān mén nòng fǔ ]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。
挤眉弄眼 [ jǐ méi nòng yǎn ] 用眼睛、眉毛示意。
败军之将 [ bài jūn zhī jiàng ] 打了败仗的将领。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。
全军覆没 [ quán jūn fù mò ] 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。也比喻事情彻底失败。
拿手好戏 [ ná shǒu hǎo xì ] 指某人擅长的本领或最擅长表演的节目,也比喻某人最擅长的技能或本事。
狗头军师 [ gǒu tóu jūn shī ] 指爱给人出主意但主意多为歪门邪道、不切实际的人,含贬义,多形容那些计谋低劣或专门出坏主意的人。
装神弄鬼 [ zhuāng shén nòng guǐ ] 指故意装扮成鬼神模样迷惑他人,也形容故弄玄虚、耍手段欺骗人。
军令如山 [ jūn lìng rú shān ] 指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,强调军令的威严和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,形容命令必须无条件服从,不得违抗。
假戏真做 [ jiǎ xì zhēn zuò ] 指原本是假装或虚假的事情,在进行过程中却演变成真实的情况,通常指情感、关系或行为从假意变为真心。
搬弄是非 [ bān nòng shì fēi ] 指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,蓄意挑拨,或在背后乱加议论,制造纠纷,含贬义,侧重强调故意制造矛盾、破坏人际关系的行为。
弄假成真 [ nòng jiǎ chéng zhēn ] 原本是假装做某事,结果却变成了真的,多指事情的发展超出预期,虚假的行为意外成为事实。
弄虚作假 [ nòng xū zuò jiǎ ] 指通过耍花招、制造假象来欺骗他人,用虚假的言行或事物掩盖真实情况,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。
残军败将 [ cán jūn bài jiàng ] 战败后残余的兵将。常带有狼狈不堪、士气低落之意,形容军事失利后的狼狈状况。
贻误军机 [ yí wù jūn jī ] 指因耽误时机而影响军事行动,多形容对军务职责的懈怠或失误导致严重后果。
参差不齐 [ cēn cī bù qí ] 形容长短、高低、大小不一致,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,可用于事物的外在形态或抽象的水平、能力等方面。
逢场作戏 [ féng chǎng zuò xì ] 指遇到合适的场合就偶尔随俗应酬、凑凑热闹,多形容人处事态度不认真,或暂时参与某事并非出于真心,含随遇而安或敷衍的意味。
孤军奋战 [ gū jūn fèn zhàn ] 指一支孤立的军队独自奋战,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在无人支援、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。
兄弟参商 [ xiōng dì shēn shāng ] 指兄弟之间如同参星和商星般难以相见或关系不睦,比喻兄弟分离不得相见,或因矛盾隔阂而疏远隔绝。
曾参杀人 [ zēng shēn shā rén ] 比喻流言可畏。
抱子弄孙 [ bào zǐ nòng sūn ] 弄:逗弄。意谓抱弄子孙,安享快乐。
疑信参半 [ yí xìn cān bàn ] 指对事情一半怀疑,一半相信,形容对事物的真假难以判断,心存疑虑。
覆军杀将 [ fù jūn shā jiāng ] 覆:消灭。消灭军队,杀死大将。
传杯弄盏 [ chuán bēi nòng zhǎn ]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。
卖弄国恩 [ mài nòng guó ēn ] 旧指官僚恃恩弄权。
参辰卯酉 [ shēn chén mǎo yǒu ] 参、辰,二星名。参星酉时出于西方,辰星卯时出于东方。参与辰,卯与酉相对立,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。
老婆当军 [ lǎo pó dāng jūn ] 比喻毫无用处,只是充数而已。
参透机关 [ cān tòu jī guān ] 参:检验,察看。机关:阴谋或秘密所在。看透了阴谋和秘密。
渔阳参挝 [ yú yáng cān wō ] 鼓曲名。亦称“渔阳掺挝”。
户曹参军 [ hù cáo cān jūn ] 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。
拈花弄月 [ niān huā nòng yuè ] 指玩赏花月。
娱妻弄子 [ yú qī nòng zǐ ] 和妻子儿女玩乐。
异军特起 [ yì jūn tè qǐ ] 另组一支军队,自树一帜。比喻突然兴起的新生力量。亦作异军突起。
造化弄人 [ zào huà nòng rén ] 指命运或自然规律捉弄人,形容事情的发展违背人意,让人感到无奈或惋惜,多用来感慨人生中无法预料的变故或错位的境遇。
参商之阔 [ shēn shāng zhī kuò ] 亲友隔绝,不能相见。
留军壁邺 [ liú jūn bì yè ] 留,使停留;壁,名词用作动词,驻扎;邺,魏地名,近赵境,故城在今河北临漳县西。
鸱鸮弄舌 [ chī xiāo nòng shé ] 鸱鸮:猫头鹰一类的鸟,比喻小人。鸱鸮卖弄口舌。比喻小人拨弄是非,得以逞强。
弄斤操斧 [ nòng jīn cāo fǔ ] 拿斧头砍东西。引申指对作品的雕琢。
愚弄其民 [ yú nòng qí mín ] 指蒙骗愚弄百姓。
犒赏三军 [ kào shǎng sān jūn ] 犒:以财物或食物慰劳、鼓励。三军:春秋时称中军、左军、右宫为三军;后统称军队。现指陆、海、空三军。指奖赏、慰劳军队将士。
戏弄参军 [ xì nòng cān jūn ] 即弄参军。宋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唐人杂记上》引《复斋漫录》:“余按《乐府杂録》云:‘戏弄参军,自 汉舘陶 令 石耽,有赃犯,和帝 惜其才,免罪,每宴乐,令衣白衫,命优伶戏弄辱之,经年,乃放为参军。’然则戏弄参军,自 汉 已然矣,不始於 唐 世也。”参见“弄参军”。
晨参暮省 [ chén cān mù shěng ] 按礼节朝暮参拜问安。
孤军独战 [ gū jūn dú zhàn ] 比喻在无援的情况下从事某项工作。
参天两地 [ cān tiān liǎng dì ] 为《易》卦立数之义。
视同儿戏 [ shì tóng ér xì ] 把事情当成小孩子玩耍一样来对待,形容对很重要的事情不严肃、不认真,极不重视。
弄璋之喜 [ nòng zhāng zhī xǐ ] 弄璋:古人把璋给男孩玩,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。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。
踢天弄井 [ tī tiān nòng jǐng ] 能上天,能入地。比喻本领极大。也形容顽皮到极点。。